Workflow
广东银行业掀“反内卷”风暴,理性“回归”时刻将至?
北京商报·2025-07-24 13:31

广东银行业"反内卷"行动 - 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召开反"内卷式"竞争专题工作会议,13家专业委员会参与,明确"1+3+N"制度体系整治行业乱象 [1][3] - "1+3+N"体系包括:监管部门出台负面清单、公会制定自律公约/倡议书/承诺书、各业务领域自律举措 [3] -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率先召开反"内卷"宣导会议,但相关文章随后被删除 [1][5] - 清远市银行业协会同步行动,讨论自律工作方案和公约草案 [4] 行业竞争现状 - 净息差持续收窄导致利率价格战:消费贷利率跌破3%,经营贷出现2.15%特惠利率 [6] - 存款端成本刚性,"存款特种兵"现象突出,月末季末存在"花钱买指标"行为 [6] - 业务层面出现客户经理互换指标、自掏腰包补贴客户等非理性竞争 [6] - 形成"利率越低→客户越多→利润越薄→风险越高"的恶性循环 [6] 内卷危害分析 - 削弱银行盈利能力,加剧系统性金融脆弱性 [7] - 可能导致风控标准放松,埋下资产质量隐患 [7] - 挤压科技投入与创新资源,导致同质化竞争 [7] - 长期将损害存款人与借款人根本利益 [7] 差异化转型建议 - 大型银行:科技赋能降本增效,发展财富管理/投行等非息业务 [8] - 中型银行:聚焦区域深耕或供应链金融等特色业务 [8] - 小型银行:依托政策支持,坚守本地小微与"三农"服务 [8] - 共同路径:严守成本底线定价,强化客户分层经营 [8] 行业转型展望 - 监管负面清单与行业自律公约可能促使大型银行率先收敛价格战 [9] - 中小银行可能因生存压力存在"隐形内卷" [9] - 有望推动从"内卷消耗"到"提质增效"转型 [10] - 需建立科学定价机制和差异化监管框架实现高质量发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