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坤新材科创板IPO即将上会!自产光刻材料毛利率下滑
格隆汇·2025-07-22 10:05

公司上市进展 - 上交所将于7月25日审议公司科创板首发事项 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1]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前身恒坤有限于2004年12月由恒坤工贸和陈江福共同出资设立 2005年4月易荣坤成为实控人 [3] - 公司经历12轮增资 吸引深创投、漳州高新、淄博金控等国资股东参与 [3] - 2022年12月最后一轮增资投前估值不高于45亿元 [4] - 实控人易荣坤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40.87%股份表决权 [5] 业务转型与产品结构 - 公司最初生产光电膜器件及视窗镜片 2014年开始转型 2017年通过引进SKMP产品进入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领域 [7] - 2020年实现自产产品销售 2022年自产产品销售收入突破亿元 [7] - 自产产品包括SOC、BARC、KrF光刻胶、i-Line光刻胶等光刻材料及TEOS等前驱体材料 [7] - 自产产品销售收入从2022年1.24亿元增长至2024年3.44亿元 复合增长率66.89% 占比从38.94%提升至63.77% [9] - 引进产品占比从2022年61.06%下降至2024年36.23% [10]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3.22亿元增长至2024年5.48亿元 [13] - 归母净利润2022年1.01亿元 2023年8984.93万元 2024年9691.92万元 [14]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94亿元 同比增长23.74% 归母净利润4158.45万元 同比减少5.71% [15] - 自产产品毛利率持续下滑 从2022年33.52%降至2024年28.97% [17] - 2023年净利润下滑主要因引进产品收入下降及整体毛利率降低 [17] - 2024年末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账面价值11.17亿元 占资产总额42.22% [19] 客户与市场 - 采用直销模式 主要客户为境内领先的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 [18]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97% 其中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超64.07% [18] 行业格局与竞争 - 境内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市场规模从2019年664.7亿元增长至2023年1139.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4.4% 预计2028年达2589.6亿元 [22] - 光刻材料在晶圆制造材料中占比15.3%位列第二 前驱体材料占比6.8%位列第五 [26] - 12英寸集成电路领域国产化率极低 i-Line光刻胶和SOC约10% BARC和KrF光刻胶1-2% ArF光刻胶不足1% [29] - 公司2023年SOC与BARC销售规模排名境内市场国产厂商第一位 [29]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日产化学、信越化学、美国杜邦、德国默克等境外厂商 [30] 募投项目与产能 - 计划募资10.07亿元 新建500吨KrF/ArF光刻胶及760吨TEOS等前驱体材料产能 [30] - 2024年TEOS产能利用率46.47% BARC、KrF光刻胶和i-Line光刻胶产能利用率均不足5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