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市6周年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赋能生物医药企业加速成长:近半数公司“摘U” 步入研发成果兑现、商业化阶段
中国经营报·2025-07-22 09:29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成效 - 已有20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IPO筹资428.71亿元 截至2025年7月中旬A股总市值超3200亿元 [1] - 20家企业中16家为创新药企 3家疫苗企业 1家高端医疗器械企业 11家公司市值超百亿元包括艾力斯、泽璟制药、君实生物等 [2]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公司约占2018年以来国产创新药获批总数的12% 累计推出20款1类新药 其中2024年新增9款 [2][4] 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2024年20家企业平均研发投入约5亿元 远超A股整体水平 [2] - 19家企业自研的45款药品/疫苗获批上市 1家公司产品上市申请已受理 [2] - 迪哲医药的舒沃替尼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在美获批的EGFR exon20ins NSCLC中国创新药 获中美双突破性治疗认定 [3] 财务表现与摘U情况 - 2024年20家企业合计营收143.39亿元 同比增长45% 较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61.33% [4] - 16家公司营收超1亿元 其中4家超10亿元 艾力斯、神州细胞推出年销售额破15亿元的重磅单品 营收分别突破35亿元、25亿元 [4] - 截至2024年报披露 仅11家适用第五套标准的公司尚未实现摘U 近半数企业已扭亏 [4] 制度创新影响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为未盈利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提供特殊上市条件 支撑生物医药等硬科技行业发展 [1] - 上市融资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推动企业从研发投入期迈向商业化兑现期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