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经济随笔:从库克到黄仁勋,缘何一年三度来华?
跨国公司高管频繁访华 - 英伟达CEO黄仁勋2023年三次访华,分别参加公司年会、访问京沪、出席链博会,强调中国市场的活力和创新力[1] - 苹果CEO库克2022年同样三次访华,参加第二届链博会,表示中国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技能密度"[1] - 两位高管行为表明企业自主选择市场,行政命令难以改变市场规律[1] 中国市场吸引力分析 - 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500亿美元,英伟达若被排除将面临巨大损失[2] - 英伟达最新财季中国市场营收占比12.53%,历史峰值曾达全球销售额的25%[2] - 中国被《经济学人》评价为世界研发实验室,跨国企业在华研发中心成为创新摇篮[2] 产业链深度整合 - 苹果200家主要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生产,库克承认中国供应链不可替代[3] - 特斯拉上海工厂供应链本地化率超95%,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优于美国本土[3] - 第三届链博会美国参展商数量居境外首位,同比增长15%[3] 外资持续加码投资 - 阿斯利康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3] - 巴斯夫投资5亿元人民币扩建上海工厂[3] - 瓦克化学在华特种有机硅扩建项目5月竣工[3] - 2023年前5个月全国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10.4%[3] 中国开放政策 - 中国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5] - 举办各类国际经贸展会,开放大门越开越大[5] - 外资企业与中国市场深度融合,体现工商界强烈合作意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