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用海 上光下渔 我国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全面转入商运
项目概况 - 华能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全面转入商业运营一个多月,日发电量较之前提升50%以上 [1] - 项目用海面积1.58万亩,采用立体分层用海方式,是我国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 [1] - 项目2023年4月纳入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清单,2024年4月取得自然资源部用海批复,2025年3月全容量并网 [1] - 项目是山东省已建成最大的单体新能源项目之一 [1] 技术特点 - 光伏支架采用超级耐候钢,C4及以上腐蚀环境下耐腐蚀性能高于普通耐候钢两倍 [2] - 组件选用专用于海上的光伏组件,采用双层镀膜玻璃,双面POE/EPE封装胶膜,铝合金边框氧化膜厚度不低于18μm,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 [2] - 电池组件选用高效N型单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4%以上 [2] - 箱变壳体按照高防腐设计,满足C5环境防腐要求和IP54防护等级 [2] - 送出工程单跨跨距1273米,塔高163米,居山东省首位 [2] 运营管理 - 项目全流程应用华能智慧基建管理系统,实现技术资料共享 [3] - 电站采用"无人机+导轨机器人"建设无人化自动巡检系统,借助AI技术及大数据智能运维平台,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运维 [3] - 项目采用"上光下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5月20日至6月5日期间完成增殖放流工作,海域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得到良好修复 [3] 经济效益 - 项目投产以来累计完成发电量3.8亿千瓦时,预计每年可发电12.86亿千瓦时,年等效利用小时数1312小时 [3] - 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38.5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1.7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7455.51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