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管理办法总则 - 为规范公司融资行为 降低融资成本并控制融资风险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制定本办法 [1] - 融资包括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两种方式 权益性融资如发行股票、配股、增发、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务性融资如银行借款、保理融资、融资租赁、发行公司债券 [1] - 短期债务性融资期限不超过一年 长期债务性融资期限超过一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 [1] 融资管理与决策机制 - 融资业务实行公司统一管理、子公司授权融资原则 所有融资需严格按权限履行审批程序 [1] - 董事会办公室负责权益性融资议案提出和评估 财务管理中心负责债务性融资策划与监管 [2] - 资金使用后需由使用部门和财务管理中心监督运行情况 发现与经营需求不符应及时上报并调整 [2] 融资文件与计划管理 - 董事会办公室和财务管理中心需指定专人保管融资相关文件、合同及协议 [4] - 权益性融资需编制书面计划书 包括融资金额、理由、财务状况变化、未来收益影响及融资方式比较建议 [4] - 权益性融资方案由董事会办公室会同中介机构拟定 经董事会审议后报股东会批准 [4] 债务性融资审批权限 - 单笔融资金额或额度500万元以下由总经理审批 [4] - 单笔或同一对象12个月内累计融资占净资产10%以上且超1000万元由董事长审批 [4] - 单笔或同一对象12个月内累计融资占净资产50%以上且超5000万元由董事会审议 [4] 内部融资管理 - 财务管理中心是内部融资管理部门 负责审核子公司借款需求并执行报批手续 [8] - 内部融资遵循按需申请、计划执行、有偿使用、防范风险原则 资金仅用于主营业务 禁止用于证券期货等投资 [8] - 内部融资500万元以下由财务总监和财务副总裁审核执行 500万元以上需总裁和董事长批准 [8] 内部融资流程 - 子公司需提交规范借款资料 经子公司总经理审批后报财务管理中心 按权限审批后方可借款 [8] - 每年初可根据子公司经营目标制定年度内部融资最高额度 经财务副总裁、总裁及董事长审批 [9] - 审批通过后需签订正式借款合同 明确金额、期限、利率及用途 最高额度内可签最高额合同并按实际金额补签协议 [9] 融资监督与检查 - 审计中心对融资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评估岗位设置、审批执行、方案合法性及文件保管等情况 [11][12] - 审计委员会对违规行为提出纠正意见 重大问题需提专项报告并提请处理 [12] - 独立董事对融资事项进行监督 相关人员不得干预其独立行使职权 [12]
创意信息: 融资管理办法(202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