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汽协柳燕:中国汽车应跳出“单打独斗” 共塑中国品牌
中国经营报·2025-07-12 09:41

行业痛点与长期主义 - 汽车行业面临"内卷"式恶性竞争困境,企业常陷入短期利益与长期主义理念的冲突[1] - 长期主义的核心在于品质坚守、创新倡导、品牌持续投入和用户价值深度挖掘[1] - 中汽协指出坚持长期主义是汽车行业破局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1] 营销模式演变与问题 - 过去5年行业营销从"新势力崛起"演变为"流量大战",2020年社交媒体"种草"成为标配[2] - 2024年行业陷入"流量内卷",车企高管直播成常态,价格战加剧[2] - 短期竞争导致品牌价值稀释、用户信任度下降、行业生态恶化[2] 品牌建设重要性 - 品牌是企业重要资产和竞争软实力,需要日积月累培育[2] - 短期销量增长不可持续,强大品牌才能支撑企业长远发展[2] - 中国汽车品牌要成为世界级品牌必须持续深耕品牌建设[2] 三大坚守原则 - 用户为本:始终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为中心[2] - 底线为界:坚守法律法规及社会道德底线[2] - 品牌为基:持续投入培育品牌,避免急功近利追逐短期流量[2] 国家品牌建设 - 单一品牌代表企业实力,行业品牌集合彰显国家实力[3] - 中国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先,但海外认知仍停留在"性价比"层面[3] - 中汽协认为当前是塑造"中系车"国家品牌形象的关键窗口期[3] 品牌建设核心问题 - 需明确中国汽车大品牌的形象、标签和人设定位[3] - 需厘清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差距和优劣势[3] - 需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远景和实现路径[3] 行业协同发展 - 中汽协启动《"中国汽车"大品牌形象建设报告》研究项目[3] - 推动行业从"单打独斗"转向"集体向上"发展模式[4] - 促进行业从"价格内卷"回归"价值创造"的发展轨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