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文科人才?
新华社·2025-07-11 09:59
人工智能对文科教育的影响 - 美国哈佛大学2024年取消了30多门秋季课程,历史与文学类课程受冲击最大,国内高校也撤销或合并了部分文科学部,停办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广播电视学等人文社科专业 [1]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智联招聘联合研究显示,编辑/翻译、人事/行政/财务/法务等职业受大语言模型影响较大,部分基础工作可被AI工具替代,但仍需从业者具备创造力、沟通能力等"人"的技能 [1][2] - 文科学生反映课程内容与时代脱节,部分学生使用AI工具快速完成数千字结课论文,文科教师面临甄别"AI味儿"作业和自身职业危机感 [2] 高校新文科教育改革 - 教育部2020年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推动跨学科交叉课程、实践教学,促进文科与理工农医及现代信息技术融合 [2] - 浙江大学开发人文知识问答辅助系统"云四库",将通用大模型与人文数据结合,支持批判性思考和学术探讨 [3] - 苏州大学文科生选修《智能计算与前沿应用》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人工智能教育专业,30余所"双一流"高校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交叉专业 [3] 文科与AI融合的职业新方向 - "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需掌握AI工具使用与美学设计能力,中影年年公司指出未来内容需求将爆发式增长 [4][5] - 新兴职业如人工智能伦理顾问、科技传播专家、用户体验研究员涌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设立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推动学科融合 [5] - 网易伏羲游戏AI产品负责人指出,游戏AI产品经理需市场洞察力和创意设计能力,全国从业者仅约百人,建议高校培养复合型非技术人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