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一线评论|搞形象工程就是挖地方“发展陷阱”
新华社·2025-07-09 12:10
形象工程问题现状 - 部分地区投资数千万元建设的全民健身中心和上千万元建设的政务信息系统长期闲置或停用,成为"发展陷阱" [1] - 形象工程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违背建设初衷,同时挤占民生改善和产业升级资金 [1] - 这类工程忽视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合理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阻碍地方发展 [1] 形象工程危害 - 大量资金投入华而不实的项目,使用效率低下 [1] - 重面子轻里子,影响民生改善和产业升级 [1] - 群众对地方治理能力产生质疑,影响政府公信力 [1] 形象工程屡禁不止的原因 - 个别干部政绩观扭曲,将个人升迁或非法利益凌驾于地方长远发展和群众利益之上 [1] - 热衷追求"显绩",忽视发展质量和民生改善等"潜绩" [1] - 地方考核"唯GDP论",助长对数字和面子的功利化追求 [1] 根治形象工程的措施 - 扭转片面考核导向,将民生改善、债务风险防控、生态可持续性等指标放在更重要位置 [2] - 强化对重大工程项目全流程、穿透式监管,确保决策阳光透明 [2] - 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追责制度,减少短线思维和草率决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