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在城市公园留出一片片“荒原”?
中国环境报·2025-07-09 00:13
城市"自然带"建设 - 北京市已在城市公园开辟558处"荒野"区域 这些区域专门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不受人类干扰的自由栖息地 [1] - "荒野"区域特点包括无游乐设施 远离游客 无园径路灯 绿化工人极少进入 最大限度降低人类干预 [1] - 管理方式采取不打药 不修剪 对轻微虫害不轻易干预 保持自然状态和野性 [1] 生态效益 - 温榆河公园监测数据显示已记录880种动植物 包括大鸨 斑头秋沙鸭 青头潜鸭等珍稀鸟类 [1] - 为城市野生动植物提供宝贵栖息地 有助于保护和恢复城市生物多样性 [1] - 形成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植物种类日益丰富 [1] - 改善城市微气候 增加绿色空间 提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 [2] 社会价值 - 为市民提供接触自然的平台 通过观察自然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 - 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自然之美 激发保护自然的热情 [2] -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举办科普活动增强市民对"自然带"的认知和认同感 [2] 发展意义 - 推动建设和谐宜居之都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1] - 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树立标杆 做法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2] - 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为后代保留宝贵生态资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