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拿中企当投名状?被特朗普威胁加关税后,加拿大将枪口指向中国

美加贸易摩擦与中企在加遭遇 事件背景 - 加拿大政府原计划对美国科技巨头征收3%数字服务税,但在美国发出贸易警告后48小时内撤回提案[1][3][5] - 同日内突然宣布以国家安全为由勒令中国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1][12] 加拿大经济结构特征 - 对美贸易依存度极高:超70%出口目的地为美国,年贸易额达数千亿美元[3][6] - 经济结构单一,缺乏对抗贸易战的缓冲能力,美国威胁加征25%关税将导致经济休克[6][10] 美国施压手段 - 特朗普政府通过停止贸易谈判、重提乳制品高关税等组合施压[5][10] - 美国科技企业(亚马逊/谷歌/脸书)作为战略资产受保护,3%税率被视作对美国全球影响力的挑战[5] 中企遭遇政治化打压 - 海康威视被禁缺乏实质证据,加方无法说明具体国家安全威胁[12][15] - 该行为被解读为向美国递交"投名状",通过牺牲第三方企业换取贸易妥协[12][15] 中方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警告将对加输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重点涉及能源/矿产/农产品领域[18][20] - 强调反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指出此举破坏双边经贸基础[18][20] 国际博弈格局 - 欧盟在关税博弈中妥协,正寻求钢铁/汽车等关键行业豁免[22][24] - 经济依赖性国家易沦为大国博弈棋子,加拿大案例凸显小国战略自主性缺失[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