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标假标并存 充电宝治理不止于3C认证
北京商报·2025-06-29 15:46

政策影响与市场反应 - 中国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乘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2] - 电商平台3C认证充电宝搜索量同比激增120%,头部品牌占据销量前列 [3] - 华为授权体验店充电宝因全系通过3C认证,销量日均增长20% [4] 行业格局与竞争动态 - 2024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中国市场占比达38.7% [4] - 新规加速行业洗牌,罗马仕、安克创新分别召回49万和71万个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部分品牌3C认证证书被暂停 [4] - 产业观察家指出新规将推动行业安全标准提升,形成"强者恒强"格局 [4] 非合规产品乱象 - 非3C认证充电宝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例如20000mAh产品售价较合规产品低100元,商家用CE认证误导消费者 [6] - 二手平台出现大量"机场拦截"充电宝,售价15-30元,卖家暗示"日常使用无问题" [7] - 电商平台低价充电宝(19-50元区间)存在认证编码不符或拒绝提供认证信息的情况 [6] 伪造认证违法行为 - 二手平台出现伪造3C标识贴纸,售价7.92元/张,700多人标记"想要",商家声称"安检仅看标签" [8] - 部分商家支持定制虚假功率信息贴纸,100张起订价150元 [8] - 法律专家指出伪造3C认证贴纸属严重违法,商家可能面临最高20万元罚款或刑事责任 [8][9] 消费者行为变化 - 线上选购充电宝时,"3C认证"和"可上飞机"成为消费者首要关注点 [3] - 线下门店出现消费者集中咨询合规充电宝的现象 [3] - 部分消费者因贪图低价购买非认证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