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连重工: 合规管理工作制度(2025年6月)

合规管理目的与范围 - 公司制定合规管理工作制度旨在贯彻法治思想,落实依法治国战略,深化法治建设与合规管理,防控合规风险,保障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1] - 制度覆盖合规管理工作原则、职责、组织体系、制度建设、风险评估等全流程,适用于公司及全资/绝对控股子公司 [1] 合规管理组织架构 - 建立"三道防线"体系:职能部门与经营单位承担主体责任,风控审计本部牵头负责,纪检监察部门监督 [4] - 首席合规官由公司级系统分管领导兼任,向董事会和主要负责人负责,且本职不得与合规职责冲突 [4] - 年外销收入达5亿元人民币的经营单位需至少配备1名专职合规管理员,可兼任法律事务员 [4] 重点合规领域 - 聚焦19个高风险领域:包括"三重一大"决策、投资建设、市场交易、境外合规等,需制定专项指南或操作指引 [4] - 境外业务需明确合规负责人并配备人员,必要时聘请境外法律服务机构协助识别当地合规要求 [13] 合规义务管理机制 - 每年11月由风控审计本部组织重点领域合规义务识别更新,形成《合规义务清单》,区分强制性和选择性遵守义务 [6] - 各单位需将合规义务内嵌至业务制度和管理流程,重点岗位需明确合规内容 [6] 合规风险评估标准 - 高风险:涉及重大违法违规、单笔损失超100万元或占净资产1%以上且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9] - 中风险:单笔损失低于100万元且占净资产1%以下 [9] - 低风险:影响较小需内部管理完善的事项 [9] 合规审查流程 - 重大决策事项需提前3个工作日提交合规审查,涉及境外投资等事项需外聘律所双重审核 [11] - 合同类文件需嵌入合规审核流程,高频业务需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确保全覆盖 [12] 合规文化建设 - 将合规培训纳入年度计划,作为领导干部、新员工必修内容,通过内部宣传强化全员合规意识 [12] - 鼓励员工通过合理化建议提出合规改进措施 [12] 信息化与考核机制 - 推动合规管理信息化,将风险预警、审查、培训等纳入系统,定期通过大数据梳理业务流程风险点 [13] - 合规评价结果纳入经营业绩责任书、中层干部绩效考核及评优标准 [14] 监督问责措施 - 对违规单位实施约谈整改,严重者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领导干部问责需报党委备案 [15] - 建立员工履职违规记录,作为职级评定依据,严禁对举报人打击报复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