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境外发行H股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发行H股股数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5% 募集资金用于加强及拓展海外业务、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等[2] - 控股股东锦江资本曾于2006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022年10月3日因估值、股价和流动性长期低迷被私有化退市[2] - 华住集团于2020年9月完成港股二次上市 成为"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企业 以服务于品牌全球化与资本国际化[2] 全球化业务布局 - 2015年收购法国卢浮酒店集团100%股权 首次大规模进入欧洲市场并补充中高端品牌矩阵 旗下运营Première Classe、Campanile、Kyriad等七大品牌[3] - 2018年联合收购丽笙酒店集团股权 进一步强化高端及商务酒店市场[3] - 2024年12月携手马来西亚RIYAZ集团推进锦江都城、暻阁、非繁云居、麗枫、锦江之星五个品牌落地东南亚六国 计划5年内拓展超百个酒店项目[3] - 以马来西亚为核心向东南亚辐射 目标市场酒店连锁化率较低但逐步拉升 市场开拓成本低且华人比例高[4] 境外业务财务表现 - 2024年度中国大陆境外有限服务型连锁酒店业务实现合并营业收入5.56亿欧元 同比下降1.80%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5689万欧元 同比增亏339万欧元[4] - 2025年第一季度境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47%至1.03亿欧元 占公司全部酒店业务比重从30.80%下降至26.73%[5] - 卢浮酒店集团连续多年亏损 公司通过控制成本、资金优化、债务重组降低流动性风险及财务费用[4] 酒店网络规模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旗下签约酒店分布于中国大陆境外55个国家或地区 全球开业酒店总数达13,513家[5][6] - 中端酒店净开业149家 开业总数8,216家 其中麗枫酒店净开业30家达1,385家 维也纳酒店净开业27家达1,589家[6] - 经济型酒店净减少53家 开业总数5,212家 其中七天系列净减少38家至1,884家 锦江之星净增13家至977家[6] 品牌发展与战略重点 - 推动卢浮产品迭代升级 实施存量资产"精准焕新" 提高海外品牌竞争力[8] - 实施深度国际化战略 抓住东南亚市场机遇 推动产业链资源向海外延伸 重点推进海外业务整合、酒店规模拓展及亏损企业整治[9]
锦江酒店加码出海拟赴港上市,一季度境外业务收入降幅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