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并肩“破浪”,共挑大梁——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这一年
新华日报·2025-06-05 22:58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 - 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持续提升 2023年达24 4% 2024年提升至24 7% 2025年第一季度占比超过25% [1]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打造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包括生物医药 集成电路 新材料 高端装备等领域 [3] - 长三角铁路营运里程突破1 5万公里 日均客流超200万人次 沪苏湖高铁等基础设施强化区域"硬联通" [7][8]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 - 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和12家创新联合体设立 15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构建实验室网络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G60科创走廊等平台持续建设 [3] - 大飞机集群入围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集聚全国超1/3装机配套供应商 产业链相关企业超900家 形成完整产业链 [3] - 无人机企业研发中心在上海 总装基地在苏州 测试场地在合肥 应用场景在杭州 体现跨域协同模式 [4] 区域市场与开放合作 - 长三角市场监管联席会议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 发布5项重点合作项目 实施首个区域性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地方标准 [8] -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战略能级提升 七届进博会汇聚全球近3000项创新 "大虹桥全球投资并购在线项目库"收录超1200个跨境项目 [10] - 长三角"超级环线"G8388次高铁列车开通 沪苏湖高铁首条横贯沪苏浙 强化区域交通互联 [7][8] 省际毗邻区域共建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出154项制度创新成果 其中57项全国复制推广 元荡核心区实现"四桥"跨域连接 [11][12] - 苏皖交界处顶山—汊河 浦口—南谯 江宁—博望实现联动发展"三连跨" 从示范区升格为经济开发区 [13] - 长三角区域经济总量突破33万亿元 6年新增一个"10万亿级"经济体 [14] 公共服务与民生共享 - 长三角203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全程网办超1483万件 78个居民服务事项实现"一卡通用" [19] - "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注册企业近30万家 归集岗位超500万个 日均活跃用户突破20万人次 [19] - 长三角城市旅游协会32个市(区)签订一体化合作协议 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跨越苏浙五城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