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摒弃车贷“高息高返”背后
北京商报·2025-06-03 14:57
行业变革背景 - 监管主导叫停汽车金融"高息高返"政策 行业乱象纠偏与转型序幕拉开 [1][4] - 传统模式依赖银行返佣支撑车价折扣 例如贷款10万元可获1万元车价优惠 [4] - "长贷短还"政策盛行 客户选择贷款后提前还款以获取优惠 实际存续期仅2-3年远低于预测的5年 [4][8] 政策影响分析 - 银行上调提前还贷违约金 新政策或要求还款满四年才能免违约金 [5] - 经销商获客能力受冲击 客户因优惠减少转向全款购车或观望 [4][5] - 部分地区银行仍执行旧政策但随时可能停止 不同银行细则存在差异 [5] 商业模式痛点 - 银行利润受提前还贷冲击 佣金成本不变但利息收入减少 [8] - 经销商诱导客户虚报收入或夸大贷款金额以获取高返佣 增加银行信用风险 [8] - 行业获客成本高企 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依赖经销商渠道垄断资源 [6] 转型方向建议 - 构建良性生态圈 通过审批效率提升和增值服务替代返佣竞争 [10] - 银行需加强自营场景经营 优化存量客户息费定价与还款方式 [11] - 实施差异化策略 避免价格战 以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吸引客户 [12] 典型案例数据 - 客户贷款41万元一年费率5% 利息2.05万元但车价节省3.6万元 净省1.55万元 [5] - 车贷平均存续期仅2-3年 远低于银行预测的5年周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