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旨在加强市值管理行为规范,提升投资者回报,依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1] - 市值管理定义为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提升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的战略管理行为[1] - 制度适用范围涵盖公司及控股子公司[1] 市值管理目的与原则 - 核心目标包括保护投资者利益、专注主业经营、培育新质生产力,并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信息披露推动价值合理反映[4] - 实施原则包括规范性(依法合规)、系统性(统筹业务体系)、科学性(方法工具完善)、常态化(持续工作机制)[6] 职责分工 - 董事会负责领导市值管理工作,重大决策需考虑投资者利益[7] - 董事长协调推动制度完善,董事及高管需参与投资者关系活动,董事会秘书主管信息披露及舆情管理[8] - 董事会办公室为市值管理执行部门,其他单位协同配合[9][10] 市值管理方法 - 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合规手段提升价值[11] - 通过兼并收购强化主业竞争力,获取关键技术及市场[12] - 灵活运用再融资策略满足资金需求,结合周期开展股权/债权融资[13] - 股权激励用于提升团队凝聚力,回购及增持措施可稳定市值[14][15] - 持续稳定利润分配政策保障投资者回报[16]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 - 健全信息披露内控制度,确保内容真实完整,可自愿披露价值判断相关信息[17] - 定期举办业绩说明会,通过多渠道(电话、e互动)回应投资者问题[18] - 完善ESG治理架构,定期发布ESG报告[19] 监测与合规要求 - 董事会办公室需监测市值,低于行业均值80%时启动预警及应对措施[21] - 严禁操控信息披露、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违规行为[22] 制度实施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由董事会解释修订[24]
中邮科技: 中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