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标准出台!首次明确“全固态电池”判定标准 业内人士:可有效避免概念炒作

行业标准发布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标准 首次明确定义全固态电池为离子传递完全通过固体电解质实现 与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形成严格技术分界 [1] - 标准通过破口目视检测无液体渗出定性排除显性液态残留 再通过120℃真空干燥6小时后的失重率<1%定量检测判定为全固态电池 [2] - 标准提出基于失重率的液态物质含量试验方法 经多轮验证试验确定以真空条件下加热测试失重率作为判定基础 [2]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新标准为全固态和半固态定义混乱局面划清技术边界 有效避免概念炒作并规范市场 [1] - 为材料开发、工艺优化、设备适配等环节提供统一衡量指标 有助于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协同并加速成果转化 [1] - 标准为国标制定和国际标准化提供参考 有利于国内固态电池相关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并提升国际市场话语权 [1] 企业技术布局 - 东风公司2022年1月全球首发固态电池示范运营 获得国内首款固态电池乘用车公告 已在6省10市示范运营超220万公里 [9] - 东风实现固态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kg 低温性能优异 正加快350Wh/kg固态电芯产业化落地 同步开展400Wh/kg以上固态电芯研发 [9] - 宝马集团启动全球首辆搭载全固态电池的BMW i7测试车型道路实测 采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直接达到标准要求 [10] 产业化时间表 - 丰田计划2025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 2030年前实现稳定量产 [9] - 日产计划2025年建立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厂 2028年首次应用在汽车上并逐步实现量产 [9] - 大众集团计划2025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 福特预计2026年推出搭载固态电池车型 比亚迪有望2026年实现商业化应用 [9] 技术发展前景 - 全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核心方向 [2] - 多家车企预测2027年至2030年间全固态电池将进入小规模装车阶段 2030年后实现广泛应用 [10] - 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尚未就全固态电池出台同类标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