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内容 - "南沙金融30条"提出30条具体举措,旨在将广州南沙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1] - 政策强调"创新",该词被提及19次,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被放在首位 [1] - 鼓励银行业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新模式,支持保险机构投资科创企业,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1]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鼓励金融机构利用自由贸易账户等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 [2] - 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积极研究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2] - 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投资者设立金融机构,优化跨境资产转让业务规则 [2] 南沙金融业发展成果 - 南沙金融业增加值GDP占比从2015年几乎为零上升至2023年的8% [2] - 累计落户持牌法人金融机构17家,本外币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658亿元、3207亿元,近3年年均增速达20%以上 [2] - 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累计办理业务超1.5万笔,交易金额超340亿美元 [3] - QFLP和QDLP试点累计12家基金管理企业获批额度超250亿元人民币 [3] - 累计开立FT账户数量超8000户,办理FT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超1.1万亿元 [3] 重点产业金融支持 - 融资租赁累计交付飞机282架、船舶103艘,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 [3] - 广州期货交易所已上市工业硅、碳酸锂品种,交易额超9万亿元 [3] - 南沙粮食通用码头仓库成为首批工业硅交割仓库之一,吸引12家期货法人机构落户 [3] 银行业机遇与行动 - 银行业需开发针对性金融产品,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供应链金融产品,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 [5] - 银行机构应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展,参与相关期货品种的交易和结算服务 [5] - 关注南沙国际金融岛等平台建设,利用公募REITs等产品满足大额资金需求 [5] - 加强跨境金融业务布局,拓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融资、跨境资产转让等业务 [6]
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金融时报·2025-05-28 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