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焦准确认定“现实危险” 以法治思维推进安全生产治理
人民网·2025-05-28 00:41

最高检危险作业罪典型案例发布 -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件危险作业罪典型案例 涵盖浙江舟山普陀区 河南博爱县 湖南常德鼎城区 广西南宁邕宁区 四川成都新都区和重庆九龙坡区等地区案件 [1] - 典型案例覆盖刑法第134条之一规定的三类违反安全管理规定作业情形 涉及海上作业 金属冶炼 轻工制造及危化品经营储存运输等4类高危行业领域 [1] - 案例聚焦细化危险的现实性 紧迫性和严重性判定标准 准确认定"现实危险" 并展示检察机关办案经验做法 [1] 司法认定标准与审查方法 - 检察机关对应急管理部门出具的《现实危险性认定意见》进行实质性审查 结合事故调查报告 现场勘查 鉴定意见和被告人供述等证据判定危险属性 [2] - 在柴油危险作业案中 根据柴油易燃易爆属性 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设备及非法储存运输等情形 认定危险具有一般现实性 特别紧迫性和相当严重性 [2] - 在液化气危险作业案中 通过实地复勘现场 邀请高校教授出具专家咨询意见 组织公开听证等方式 多维度论证违法行为与现实危险的因果关系 [2] 检察机关后续工作方向 - 典型案例对统一司法办案标准和依法打击犯罪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大危害安全生产刑事犯罪打击力度 [3] - 检察机关将严格审查证据 准确认定事实 正确适用法律 并协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安全生产治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