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内容 - 自6月1日起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标志着光伏发电告别固定上网电价时代 [2] - 该变化源于2025年2月发布的“136号文”即《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2] 政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 政策使光伏项目投资决策和收益模型面临重大变化 投资商变得更为谨慎 更加重视项目收益率和企业盈利能力 [2] - 中能建(北京)能源研究院指出 新政策将直接影响新能源投资项目评估 企业需精细研判市场规则 电力供需 负荷及出力曲线等因素 合理预估交易电价 理性设置投资预期收益 [3] - 投资商对市场化电价感到不确定 缺少测算条件 短期内无所适从 对电价的研判需要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4] 项目终止案例 - 广州发展终止新疆1GW农光互补光伏及配套储能项目 投资额37亿元 终止原因为考虑当地政策 消纳 电价等多方面影响 [2] - 国家能源集团山东公司终止12.69MW光伏项目EPC招标 原因为受电网政策和电价政策影响 [3] - 中国电建终止51GW光伏组件框架入围集中采购项目 原因为新能源电价政策调整 [3] - 港能新能源300MW分布式光伏项目及国电电力22.8MW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招标终止或废标 受《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影响 [4] - 未在5月1日前并网投产的分布式项目在并网模式和收益模型上可能发生变化 若收益不理想或来不及并网 企业选择终止项目建设 [5] 对盈利能力的预期 - 新能源电价存在不确定性 结算电价存在下降风险 [6] - 考虑光伏电站造价下降 上网电价向下是必然趋势 新政确定了电价下降趋势 [6] - 东南沿海新能源比例较低省份价格下降空间有限 长期在可预测区间波动 西北新能源比例高省份价格风险较大 [6] - 投资企业需做好风险评估和防控 合理安排发电计划和销售策略 加强技术研发与成本管理以应对电价波动 [6] 企业战略调整 - 部分电力央企暂停开发光伏项目 转向政策影响偏小的陆地风电和海上风电项目 [7] - 三峡能源2024年新增并网光伏装机规模较前年大幅下降 公司侧重更具投资价值的光伏项目 综合考虑电力交易市场化进程 区域电价差异和消纳情况 [7] - 晶科科技在新投建项目上聚焦消纳和电价确定性高的项目 严格评估自投机会 对存量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精细化运营 加强电力交易能力建设 并拓展源网荷储一体化 海上风电等新模式 [7] 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新政将重塑新能源收益模式并改变投资竞争格局 [8] - 头部企业将通过精细化管理 提高资产运营和电力交易能力 形成更高竞争壁垒 [8]
新能源全面入市:光伏项目为何接连终止?
中国经营报·2025-05-23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