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中,微软等软件股成为避风港
行业表现与市场定位 - 美国软件行业指数今年以来上涨近5% 而纳斯达克100指数下跌近1% 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4% 硬件股指数下跌近13% [1] - 软件行业因其数字化业务模式在贸易动荡中处于有利位置 主要销售数字产品和服务而非实体商品 受关税影响较小 [1][2] - 华尔街对软件行业未来表现更为乐观 预计今年盈利增长13% 高于一个月前预期的11.6% 收入预计增长10.6% 该预期在过去几周持续上升 [4] 领先企业动态 - 微软业绩超预期 人工智能产品需求强劲 创两年多来最大单周涨幅 云计算业务前景积极 股价较4月低点上涨逾25% 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 [2] - ServiceNow股价创十多年最大涨幅 需求趋势强劲 预计主要AI软件产品明年年度合同业务额达10亿美元 [2] - 甲骨文等科技巨头因数字化优势有望在贸易战中脱颖而出 [1][2] 硬件制造商困境 - 苹果等依赖全球供应链的硬件制造商面临严峻挑战 关税可能严重损害利润率 需选择吸收成本或转嫁消费者导致需求下降 [2] - 硬件公司面临利润被侵蚀风险 与软件公司形成鲜明对比 [2] 投资逻辑演变 - 关税成为投资者最大考虑因素 投资决策以受关税影响与否为关键判断标准 [5] - 科技投资者需区分面临关税逆风的公司和不受影响的公司 前者需谨慎对待 后者在不确定背景下更易持有且表现更好 [5] - 软件行业因不受关税影响被归为"非关税类别"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成为避风港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