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严打退保黑产正当时,平安保险紧盯退保费环节维护市场秩序
监管政策动向 - 公安部与金融监管总局联合部署为期6个月的金融黑灰产打击行动 保险领域非法代理退保理赔被列为重点打击对象[1] - 两部委联合出台《银行业保险业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规定》 为打击退保黑产提供制度支撑[1] 退保黑产运作模式 - 黑产自2018年零星出现后于2019年进入高发期 目前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呈现专业化、规模化和隐蔽化特征[1] - 主要分为两类操作模式:挂新人单(误导投保人放弃原保单购买新保单骗取新人奖励)和自买单(大量购买后恶意退保骗取退保金和佣金)[1] - 退保灰产以全额退保为噱头 误导消费者伪造证据进行恶意投诉并收取高额代理费用[1] 黑产危害分析 - 侵占正常维权资源 迫使保险公司支付高于现金价值的退保费 骗取佣金奖励 严重侵害保险公司财产[2] - 破坏保险交易秩序 扰乱市场经营环境 消费者面临保障丧失、个人信息泄露及代理费损失三重风险[2] 保险公司应对措施 - 强化退保费审核机制 坚决不向恶意投诉妥协 及时向监管部门反映无违规销售且退保理由不成立的情况[3] - 引导投保人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追回保费 增加恶意退保成本 有效降低恶意退保发生率[3] - 依据劳动法规追究存在销售误导的业务员赔偿责任 对离职业务员适用保密条款主张违约责任[3] - 持续优化退保流程 加强内部审核 同时提升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与职业道德水平从源头杜绝黑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