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改善与财务韧性 - 公司2024年营收12.53亿元,同比下降16.68%,但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32.79%至-1.3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收窄41.09% [2][3] - 期间费用减少5321.34万元,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下降19.27%、10.66%、24.63%,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3] - 应收账款规模缩减21.34%至8.13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2.6亿元至3377万元,坏账风险稀释 [2][6] 业务转型与IP战略 -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52%来自景区运营,通过沉浸式场景升级(如"不倒翁小姐姐")和二次消费产品开发,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3.42天,人均消费增长1.26%至987元 [7][9][10] - 2024年注册"大唐不夜城"等13个核心商标,IP商业化尝试包括与农夫山泉联名款、周边商品开发,瞄准4300亿元文旅IP市场 [10][12] - 演艺产品矩阵(如《鼓》《梦回大唐》)带动大唐不夜城春节收入超2亿元,同比增长35% [9][13] 市场化运营与多元生态 - 降低政府依赖,形成"演艺+酒店餐饮+文创+科技"多元收入结构,酒店餐饮板块营收2.77亿元成为第二大来源 [13][15] - 主题酒店(芳林苑)、黑珍珠餐厅(彩丰楼)及非遗节事活动(长安灯会)强化差异化定位,跨区域运营突破如天津海棠花节 [15][18] - 2025年规划三大文化IP矩阵:大雁塔"诗歌长安"、大唐芙蓉园"礼乐中华"、西安城墙"家国天下",深化非遗与景区融合 [16][18] 地方政府支持与资产优化 - 政府管理酬金回款周期缩短,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4949.92万元环比增长699.48%,推动全年减亏 [5] - 剥离低效资产并采用"清偿计划书+期后回款"组合,坏账准备增幅收窄,资源向核心景区运营集中 [5][6]
曲江文旅的年报里,藏着西安文旅的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