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赛事 - 灵宝CASBOT SE机器人首次完成半马挑战,行走8公里耗时2小时25分,电池续航和硬件稳定性超预期(原计划两台轮流走3-5公里,实际一台独立完成5公里)[1][4] - 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成为首个完赛机器人(21公里),松延动力N2机器人以3小时成绩获亚军,且是全场唯一无需人类陪跑的独立完赛选手[2][5] - 赛道设计复杂:21公里含18个弯道(最小90°转弯)、9°坡度及多种路面类型(柏油路/石板路/草地等),机器人需完成25万次精密关节运动[2][3] 参赛企业技术表现与市场反馈 - 松延动力赛后获大几十台订单并收到定金,公司2025年销售目标维持千台(当前订单700+台)[7] - 灵宝CASBOT未对SE机器人进行特殊改造,通过跑步机模拟训练验证模型稳定性,联合创始人强调"不求最快但求稳定"[2][4] - 天工Ultra技术迭代显著:1月首次半马尝试耗时8小时,本次效率提升至2小时40分[3] 行业影响与产业动态 - 优必选/乐聚机器人已进入汽车工厂实训,工作效率达熟练工人70%,优必选2025年目标量产1000台并采集场景数据[7] - 全国10余个地方政府(北京/上海/深圳等)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基金,重点投资本体/零部件/创新应用领域,多地企业密集发布新产品[7] - 资本市场活跃:2025年前3个月具身智能赛道50余家企业获超60亿元融资[8] 公众认知与产业价值 - 赛事引发舆论分化,部分质疑实用性(如"四个轮子不香吗"),但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技术积累必经阶段[5][6] - 松延动力创始人强调比赛能真实检验技术实力,避免营销导向的行业认知偏差[5][6] - 专家指出赛事五大价值:技术验证/标准制定/场景拓展/公众教育/生态构建[6]
人形机器人:一次不完美的马拉松与一场非常规的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