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发现 - 在距离地球124光年的系外行星K2-18b大气层中检测到二甲基硫醚(DMS)和二甲基二硫醚(DMDS)的化学信号 这些分子在地球上仅能通过生命活动产生 [1][2] - 观测信号强度较2023年研究显著增强 证明相关分子存在的概率达99.7%(偶然事件概率仅0.3%)[2][4] - 该发现标志着系外行星科学领域的重大范式转变 是迄今太阳系外可能存在生命活动的最有力证据 [2] 行星特性 - K2-18b位于狮子座 质量约为地球8.6倍 体积约为地球2.6倍 属于氢海行星类型 [2][3] - 该行星处于宜居带 大气层下可能存在被海洋覆盖的宜居世界 是寻找外星生命的潜在最佳地点之一 [3] - 在已发现的5800多颗系外行星中 K2-18b属于最常见类型之一 但人类对其构成知之甚少 [3] 科学争议 - 部分建模分析显示K2-18b可能更接近海王星式气态巨行星而非岩石行星 被认为不太可能存在生命 [4] -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团队重新分析未发现生物标志分子证据 指出观测数据存在较大噪声干扰 特征可能仅是统计波动 [4] - 实验室研究表明二甲基硫醚可通过非生物过程产生 欧洲航天局曾在彗星上探测到该分子 [4] 研究进展 - 首次在处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大气层中发现碳基分子 与氢海行星的理论预测相符 [3] - 研究团队使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不同波长进行观测 获得更清晰信号 [2] - 该研究真正挖掘了韦布空间望远镜的能力极限 推动系外行星探索进入新阶段 [7] 后续计划 - 需进行16至24小时的额外观测以确认结果 并等待多个独立研究团队的验证 [7] - 必须通过非生物手段大量制造这些分子的实验来排除非生命成因 [5][6] - 科学研究需要持续积累证据 最终结论可能被排除或开启激动人心的探索旅程 [7]
热点问答|“最有力证据”能否证明系外生命存在
新华社·2025-04-23 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