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亿宁德时代:破界!

企业定位与战略转型 - 公司定位为新能源行业开拓者而非电池制造者 突破企业定位边界 [2] 钠电池技术突破 - 推出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钠电池品牌"钠新" 打破资源边界并降低对锂资源依赖 [4][5] - 钠资源地壳含量达2.74% 为锂资源421倍 有效解决资源稀缺性问题 [6] - 钠电池实现零下40℃至零上70℃全温域适配 零下40℃环境下保持90%可用电量 [6][8] - 乘用车钠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 支持5C充电速率与500公里续航 循环寿命超1万次 [8] - 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寿命突破8年 全生命周期成本较铅酸电池降低61% [8] - 乘用车钠电池2025年12月量产 重卡钠电池2025年6月量产 合作伙伴为一汽解放 [8] 双核架构技术创新 - 推出骁遥双核电池 采用双核架构与自生成负极技术 具备五大双核功能保障安全稳定 [8][11] - 自生成负极技术使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 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 适配多种材料体系 [11] - 三元材料搭配自生成负极时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000Wh/L以上 [11] - 推出三种跨化学体系双核解决方案:钠-铁双核/铁-铁双核/三元铁双核电池 [11] 行业影响与市场前景 - 双核电池突破单一化学体系技术瓶颈 实现不同成本区间与应用场景的性能定制化 [8] - 多核技术将应用于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工商业等全领域 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 [12] - 多核技术推动行业从"参数推动"进入"需求引领"阶段 加快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应用进程 [12] - 截至4月2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31.36元/股 涨幅2.62% 总市值达1.02万亿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