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全国新设经营主体606.3万户 其中民营企业同比增长7.1% 外商投资企业增长4.3% [1] - 民间投资由下降转为同比增长0.4% 显示经营主体发展活力提升 [1] - 国务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各地推行"亮码入企""扫码检查"等精细化监管方式 [2] - 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 通过调研座谈、外资企业圆桌会等形式问需于企 [4] 政务服务升级 - 福州推出32组企业类"一件事"和16组个人类"一件事"服务 实现一网通办 [7] - 海南构建自贸港"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体系 推出12个以上特色主题服务 [7] - 北京市昌平区打造"昌通办""昌快干"数字化政务品牌 [7] - 企业信息变更、信用修复、开办餐饮店等关键事务办理效率显著提升 [7] 法治环境建设 - 国务院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形成全过程闭环监管 [9] - 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将于2025年6月1日施行 [9] - 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 整治"内卷式"竞争 破除市场准入障碍 [9] - 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 破解地方保护问题 [10] 创新监管模式 - 安徽推行"容错机制" 对非主观轻微违规免予行政处罚 [11] - 完善信用修复制度 试行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 [11] - 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为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发展空间 [11] - 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开展差异化检查 信誉好企业检查频次减少 [2] 要素保障措施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 [4] - 海南创新土地供应方式 支持混合开发利用和用途转换 [4] - 安徽建立省市县三级协调机制 创新数据化服务模式破解融资难题 [4] - 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 外资企业信心增强 [5]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以营商环境更优,让经营主体无忧——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五
新华社·2025-04-21 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