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银行股表现 - 中国银行股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PPoP)和利润同比增速分别加快至6.8%和2.5% [2] - 净息差(NIM)收窄幅度减小(第四季度同比收窄9个基点,第三季度同比收窄14个基点) [2] - 非利息收入增长强劲(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0%,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1%),但手续费收入表现疲软(同比-3.0%) [2] 资产质量分析 - 零售贷款不良率同比上升18个基点,公司贷款不良率同比下降15个基点 [3] - 零售贷款在贷款组合中占比从2023年的34%降至2024年的33% [3] - 不良贷款/总贷款比率从2023年的90%降至2024年的81%,但小型银行不良贷款率同比上升4个基点 [3] - 减值/平均资产比率呈下降趋势,部分因非贷款拨备转回及拨备覆盖率(LLR)同比下降9个基点 [3] 2025年营收增长展望 - 预计2025年净息差收窄幅度可能小于2024年(同比收窄16个基点),贷款增长保持稳定 [4] - 银行普遍预计2025年手续费收入将好于2024年,资本市场和消费相关手续费有望回升 [4] - 零售资产质量可能继续恶化,银行或通过释放拨备确保盈利稳定增长 [4] 四大行优势分析 - 四大行非住房零售贷款占比为12%,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1%)和中小银行(26%) [5] - 四大行非利息收入仅占营收的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5%)和中小银行(18%) [5] - 住房贷款不良率平均同比上升16个基点,非住房零售贷款不良率同比上升21个基点 [5] 银行股投资偏好 - 偏好顺序:四大国有银行 > 招商银行 > 中信银行 > 其他银行 [1][6] - 建设银行因盈利稳定和资产负债表强劲为首选,其次是中国银行(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超预期) [6] - 避开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因其对非住房零售贷款风险敞口较高 [1][6] 估值比较(H股上市银行) - 工商银行(1398 HK):目标价6.30港元,较当前价潜在涨幅14%,市值3180亿美元 [7][8] - 建设银行(0939 HK):目标价7.55港元,潜在涨幅10%,市值2240亿美元 [7][8] - 招商银行(3968 HK):目标价56.00港元,潜在涨幅22%,市值1500亿美元 [7][8] - 中信银行(0998 HK):目标价6.25港元,潜在涨幅3%,市值520亿美元 [7][8]
小摩:投资中国银行股,选择风险敞口较低的四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