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未来已来:中关村论“机器人总动员”背后的故事

科技办会与机器人应用 - 2025中关村论坛构建八大类应用场景,包括智慧会议、低碳办会、机器人迎宾和AI互动体验,科技贯穿论坛每个细节 [2] - 无感参会系统取消纸质证件,电子桌签和会场导航提升效率,"小关咖啡"机器人咖啡师每日服务超200位嘉宾,AIGC互动区两日生成2400余幅数字画作 [2] - 论坛成为新产品试验场,人形机器人、AI同传等技术接受真实场景考验,推动技术迭代与产业落地,形成从技术验证到场景应用的闭环发展 [2] 机器人技术与表演 - 乐聚通研"夸父"机器人与加速进化T1机器人联袂出演开幕式科技秀,完成刚柔并济的太极和灵动舞蹈动作,展现科技与艺术融合 [2][5] - 乐聚通研通过动捕数据采集、运动轨迹重定向及仿真迁移,克服柔性地毯稳定性等挑战,历时百余次训练迭代,一个月内完成动作训练 [5] - 加速进化T1机器人在论坛承担四大任务:科技秀机械舞、展馆足球赛与特技表演、迎宾引导、AI论坛主持人,产品已远销欧美十余国 [5][7] 机器人核心技术 -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提出"价值驱动"技术范式,采用"小数据、大任务"路线,区别于传统大数据模型,强调类人类智能成长 [8] - 通研院CDM-MPC控制框架解决机器人动态平衡难题,实现复杂动作稳定,并与乐聚通研联合研发高动态奔跑技术,通过虚拟训练优化真实表现 [8][9] - 通研院发起"通智大脑联盟",吸纳七家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涵盖多形态机器人,加速具身智能产业化与多场景落地 [9] AI同传技术 - 火山引擎豆包同传模型为论坛提供现场同传与双语字幕服务,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架构避免传统级联方案错误累积,智能优化翻译流畅度 [10] - 豆包同传支持5秒音色采样复刻,提升沉浸感,未来将优化模型准确性、降低延时并扩展多语言跨语种能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