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支付“免密”,方便了谁?
北京商报·2025-03-25 11:15

电商平台免密支付功能普及情况 - 淘宝、拼多多、滴滴、美团等主流电商平台普遍提供免密支付服务 [4] - 拼多多设定单笔免密支付上限为100元以内 支持微信和支付宝渠道 [4] - 滴滴要求支付宝芝麻分350分以上可开通 500元以内免密支付 覆盖微信、QQ钱包、Apple Pay等多渠道 [4] 平台营销策略与用户认知差异 - 平台在推广免密支付时强调便利性 拼多多宣称"安全有保障、无忧退货、抢购更迅速" [4] - 美团声称小额免密支付"安全可靠 不会对用户资金安全造成任何风险" [4] - 用户反馈平台对功能解释不清晰 部分用户误认为免密支付仅适用于主动支付 实际具备自动扣款特性 [6] 用户投诉与售后问题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超50,000条投诉涉及免密支付 主要反映不知情开通、无法取消功能、平台乱扣费等问题 [5] - 存在用户被私自扣款案例 如支付平台未经授权扣款16元至视频网站 [5] - 售后退款过程困难 用户遭遇支付平台与商家相互推诿 例如128元消费信贷产品退款纠纷 [5] 安全风险与盗刷案例 - 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时风险激增 不法分子可直接通过免密支付消费虚拟服务且无需二次验证 [3] - 不法分子采用高频次小额盗刷策略 尽管单笔金额设限仍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 - 盗刷交易多通过游戏充值、App订阅等虚拟服务完成 或在凌晨时段进行 隐蔽性强难以及时察觉 [3] 个人信息安全隐忧 - 开通免密支付需向平台提供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等敏感信息 [6] - 平台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不足可能导致用户信息泄露 [6] - 部分平台可能将用户信息共享给第三方合作伙伴用于精准营销或其他商业目的 [7] 行业监管与平台责任 - 专业人士建议平台应明确告知免密支付开通条件、风险及取消方式 并提供醒目提示信息 [6] - 平台需简化取消操作流程 确保用户能轻松关闭功能 [6] - 应加强技术手段保障用户资金和个人信息安全 严格遵守法规禁止滥用或泄露用户信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