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市场动态 - 2025年1-2月人形机器人指数累计上涨39%,灵巧手、减速器、传感器板块涨幅靠前 [1] - 北京市、深圳市提出到2027年培育千亿级具身智能产业规模 [1]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元年,宇树、Figure、1X、优必选等头部整机厂出货量均在千台以上 [1] - 车企依托智驾技术积累的算法优势,可应用于机器人导航与人机交互,技术同源具有协同优势 [1] 软件技术进展 - 大模型技术推动机器人向多模态融合与具身智能发展,从执行工具升级为自主智能体 [2] - 上海建成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动作捕捉技术(光学与惯性系统)在数据采集中有应用潜力 [2] - 物理AI虚拟训练场(如NVIDIA的CoSmos模型)突破机器人训练的时间和成本限制 [2] 硬件创新与挑战 - 特斯拉三代灵巧手有17个执行器、22个自由度,采用"空心杯电机/无刷有齿槽电机+微型丝杠+腱绳+微型减速箱+触觉传感器"方案 [3] - 手部模组、腱绳、触觉传感器是近期关注热点 [3] - PC-based路线成为小脑主流,产业落地加速催生专业化第三方企业需求 [3] - 固态电池为远期人形机器人电池路线,快充技术为中短期主要迭代方向 [3] 应用场景拓展 - 苹果研发家用机器人,通过运动方式传达意图、注意力、态度和情绪,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互 [3] - 情绪价值将重新定义智能家居定位 [3] 产业链投资建议 - 关注T链(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华为链(埃夫特、亿嘉和等)、宇树链(长盛轴承、奥比中光等) [4] - 关注Figure链(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等)、1X链(中坚科技等)及细分环节领先企业(索辰科技、凌云光等) [4]
人形机器人月报:大模型驱动具身智能加速落地 灵巧手新变化孕育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