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昌海洋公园(0225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1:56
收入和利润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6.8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13]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6.86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7.998亿元下降约14.2%[15][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6.863亿元,同比下降14.2%[71][72]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4.2%至6.863亿元,而销售成本增长1.6%至6.146亿元,导致毛利大幅下降63.2%至7170万元[188] - 期内亏损由人民币87.2百万元扩大至人民币295.6百万元,净亏损率由10.9%升至43.0%[89][93] - 公司期内亏损同比扩大239%至2.956亿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64分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04分[18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为人民币2.95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净亏损人民币8422万元大幅增加250.4%[194]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调整前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2.956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8340万元扩大254.6%[196]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上升1.6%至6.146亿元,主要因IP运营相关成本增加[76][81] - 销售及营销费用激增92.1%至5130万元,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79] - 行政费用增加3.36%至1.725亿元[80]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由人民币26.7百万元增加92.1%至人民币51.3百万元[84] - 行政费用由人民币166.9百万元增加3.36%至人民币172.5百万元[85] - 财务成本由人民币168.5百万元减少6.8%至人民币157.0百万元[87][91] - 2025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5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685亿元略有下降6.8%[196] - 2025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人民币1.61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781亿元减少9.3%[196] - 2025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人民币3168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3500万元减少9.5%[196] 业务线收入表现 - 公园运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462亿元,同比下降[16][21] - 门票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202亿元,园内消费收入为人民币2.231亿元[16] - 文旅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010万元,同比下降[16] - 酒店运营收入为人民币8180万元,租金收入为人民币2103万元[16] - 公园运营收入为6.462亿元,同比下降12.2%,占总收入94.2%[73] - 文旅服务及解决方案收入为4010万元,同比下降37.3%,占总收入5.8%[73][74] - 公司IP业务收入达人民币7806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3%[56][58] 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10.4%,相比2024年同期的24.4%显著下降[77][82]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下降71.5%至2740万元,主因是投资性物业增值缺失[78][83] 资产、负债和资本结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人民币64.7百万元增至人民币98.4百万元[90][94] - 总权益由人民币1,815.3百万元降至人民币1,524.4百万元[95][100]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人民币5,839.3百万元[95][100] - 净负债比率为392.3%,较2024年末的337.6%上升[96][100] - 公司总资产由98.519亿元下降至95.88亿元,资产净额由18.153亿元下降至15.244亿元[191][19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6473.8万元增加至9843.4万元,增幅为52.1%[191]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31.926亿元,较2024年末的29.529亿元进一步扩大[192]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58.393亿元,其中非流动部分为41.911亿元[191][192]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4.335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5.244亿元,降幅为37.4%[194] - 公司综合储备从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3.316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4.299亿元,降幅为38.7%[19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为人民币21.95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2.515亿元扩大75.4%[194]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净现金流出为30,302千元,而去年同期为净现金流入145,343千元,同比下降120.8%[198] - 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9,124千元,较去年同期的12,290千元下降25.8%[198] - 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54,480千元,去年同期为净现金流出569,136千元,实现扭亏为盈[198] - 新增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为148,900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30,300千元下降54.9%[198] - 偿还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为208,005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67,198千元下降68.8%[198] - 其他应付款项增加270,000千元,而去年同期为减少45,000千元[19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33,302千元,去年同期为净减少411,503千元[19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0,648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82,298千元下降92.9%[199]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支出为14,691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3,951千元下降88.1%[198] - 已付利息为149,652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75,112千元下降14.5%[198] - 2025年上半年贸易应付款项增加人民币807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减少人民币1.508亿元[196] - 2025年上半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减少人民币7228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增加人民币7828万元[196] 项目拓展和未来计划 - 上海公园二期东方海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开业[34][36] - 郑州公园二期总占地面积约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开业运营[39][40] - 郑州公园2小时交通圈可辐射4.5亿人口[38][40] - 北京海洋公园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7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约42亿元人民币[43] - 北京海洋公园项目计划2026年上半年完成主体结构封顶,2027年上半年开始试运营[43] - 北京海昌海洋公园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7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约人民币42亿元[44] - 北京项目计划于2027年上半年开始试运营[44] - 福州海昌海洋公园项目计划于2026年动工[46][48] - 上海及郑州公园二期项目预计于2026年开业,将为业绩增长提供支撑[63][64] - 中期将在北京及福州落地两个大型轻资产主题公园项目,推进OAAS业务[66][68] 资本运作和融资活动 - 公司配发及发行5,100,000,000股新股,认购价为每股0.45港元,总代价为2,295,000,000港元[114]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为2,284百万港元[114] - 所得款项净额20%将用于支持集团日常运营及补充营运资金[117] - 所得款项净额40%将用于推动核心业务发展,预计1至2年内完成[117] - 所得款项净额40%将用于偿还部分现有债务,预计1至2年内完成[117] - 偿还债务中30%用于偿还银行及金融机构本金及利息,10%用于结算应付供应商款项及项目相关债务[117] - 截至报告日期,认购事项尚未完成[115] - 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715.8百万元[105][109] 运营资产和业务构成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并运营7个以“海昌”为品牌的大中型海洋文旅项目[12] - 公司业务包括文旅服务及解决方案输出以及知识产权运营业务[12] - 公司拥有并运营7家主题公园,总占地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18][19][20] - 官方运营账号在上半年获得超过15亿次观看[27] - 抖音平台已成为公司最大的在线销售渠道[27] - 公司在全国拥有超过100个官方私域账号,积累近2000万粉丝[27] - 抖音平台成为线上销售第一渠道,官方私域账号累计粉丝量近2000万,多个账号粉丝超百万,上半年官方运营账号曝光量超15亿[30]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公园联合文创IP品牌上新超过120个SKU[32][35] - 公司于2025年开始出租部分文旅资产以获取稳定租金[29] - 2024年签约,计划2025年开始出租重庆水公园及商业街、三亚大部分自营商业街及烟台温泉馆以获取确定性租金[31]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曲程先生被视为拥有3,837,231,048股股份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7.29%[120][1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王旭光先生实益拥有20,78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25%[1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114,002,000股[1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114,002,000股[129][131] - Cantrust (Far East) Limited作为受托人持有3,837,231,04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7.29%[127][131] - Zeqiao Holdings Limited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837,231,04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7.29%[127][131] - ORIX Corporation被视为拥有总计1,186,768,000股的权益,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4.63%[127][129]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任何中期股息[182]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与去年同期一致[185] - 公司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未违反不竞争承诺[167][169]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但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存在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的偏离情况[175][179] - 公司审计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及中期报告[181] - 公司所有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严格遵守《标准守则》[180][183] - 公司组织章程或注册地法律未规定须向现有股东提供新股的优先购买权[172][177] 股权激励计划 - 2014年购股权计划已到期,报告期内未授出或行使任何购股权,期末无尚未行使购股权[140][144] - 2024年购股权计划获采纳,可发行股份上限为811,400,200股,占计划采纳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41][142] - 2022年股份拆细后,2014年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调整为160,000,000股[137][139] - 2024年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的最高股份数目为811,400,200股,占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45] - 2024年购股权计划在报告期初及期末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均为811,400,200股[149][152] - 任何12个月期间授予每名合格参与者的购股权所涉及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的1%[148][152] - 报告期内,2024年购股权计划下未有购股权被授予、行使、注销或失效,且于2025年6月30日无未行使购股权[149][152] - 股份奖励计划的计划限额为授出股份不得超过采纳日已发行股份的10%,即4亿股,经股份分拆后,限额调整为8亿股,约占本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的9.86%[159] - 截至本报告日期,受托人持有在市场购买的9,910,000股股份可用于股份奖励计划,约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12%[161] - 自采纳股份奖励计划至本报告日期,尚未向任何选定参与者授予奖励股份[161] - 股份奖励计划可授予股份总数上限为800,000,000股,占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9.86%[163] - 股份奖励计划下,受托人持有可供授出的股份为9,91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12%[163] - 任何12个月期间内,授予单一参与者的股份数目上限不得超过授予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63] 其他重要事项 - 全职员工总数由3,449名减少至2,970名[106][110]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71][176]
橙天嘉禾(0113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1:54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减少2%至3.627亿港元(2024年:3.692亿港元)[7]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36.2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6.92亿港元略有下降[28]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从399,218千港元下降至380,708千港元,降幅为4.6%[55] 持续经营业务利润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增加1%至2.429亿港元(2024年:2.415亿港元)[16]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24.2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4.15亿港元略有增长[28]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0.5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07亿港元[28] - 持续经营业务期内溢利为13.67亿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77亿港元[28]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05085亿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337.2万港元[41]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后报告溢利从2,164千港元大幅增至34,552千港元,增幅高达1,496%[55]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136,712千港元,相较去年同期亏损17,678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63] 集团整体盈利 - 集團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轉為1.367億港元(2024年:虧損8,100萬港元)[17] - 经营业务溢利为11.5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0.88亿港元显著增长[28] - 公司本期间溢利为1.367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8104.8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31] - 公司综合除税前溢利由亏损10,731千港元转为溢利105,085千港元[55]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总额从去年同期的81,048千港元改善至溢利136,712千港元[63] 其他收益 - 其他收益为11.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4亿港元大幅增加[28] - 终止香港影院租约后录得非经常性收益1.049亿港元[8] - 租赁修改收益为8584.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171.7万港元[41] - 恢复成本拨备之拨回为19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0[41] - 其他收益中租赁修改收益为85,849千港元,恢复成本拨备拨回为19,100千港元[56] 香港业务表现 - 香港及新加坡电影放映收益减少6%至3.368亿港元[9] - 香港票房收入急跌26%至4,280万港元(2024年:5,790万港元)[11] - 香港分部录得溢利320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1,640万港元)[11] - 香港放映业务场地成本下降至1,170万港元(2024年同期:4,100万港元)[11] 新加坡业务表现 - 新加坡市场贡献集团综合分部收益的79%(2024年同期:81%)[8] - 新加坡业务持续经营综合分部收益占比79%(2025年上半年)和81%(2024年上半年)[12] - 新加坡市场占有率为全国总票房收入的57%,占全国已安装屏幕总数的51%[12] - 新加坡入場觀眾人次減少5%至224萬(2024年:236萬)[13] - 新加坡淨平均票價上漲6%至12.8新加坡元(2024年:12.1新加坡元)[13] - 新加坡淨票房收入為2,870萬新加坡元,較2024年增加0.7%[13] - 新加坡餐飲收入增加4%至1,290萬新加坡元,每名顧客消費增加10%[13] - 新加坡業務錄得分部溢利540萬港元(2024年:2,000萬港元)[13] 电影放映业务 - 电影放映业务占总分部收益的88%[9] - 总入场人数减少7%至304万人(2024年同期:326万人)[9] - 平均票价由68港元增至70港元[9] 成本和费用 - 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为50,790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的48,311千港元增长5.1%[57] - 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为44,027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的49,469千港元下降11.0%[59] - 财务费用为10,360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9,558千港元下降47.0%[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层酬金总额为3,25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7,973,000港元下降约59.1%[92] 现金流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5074.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9622.1万港元[41]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6.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87924亿港元[41] - 出售合营企业投资所得款项为0港元,去年同期为2.9425亿港元[41] - 支付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款项为129.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84.8万港元[41] - 支付购买电影版权之款项为1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32.4万港元[41]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所得款项为30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0[4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负债比率为9.0%,较2024年末的8.0%有所上升[20] - 净资产负债比率为1.8%,较2024年末的1.7%略有增加[20] - 现金对银行借款比率为80.4%,较2024年末的78.6%有所改善[20] - 公司资产净值为14.054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1.698亿港元增长20.1%[34][35] - 公司权益总额为14.054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1.698亿港元增长20.1%[35] - 存款及现金为1.522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336亿港元增长13.9%[33] - 持作出售之非流動資產为2.714亿港元,2024年末该资产项目为零[33] - 流動資產淨額為5213.2萬港元,相比2024年末流動負債淨額1.4707億港元,流動性大幅改善[33][34] - 銀行貸款(流動部分)為1.894億港元,較2024年末的1396.5萬港元大幅增加[34] - 使用權資產為3.908億港元,較2024年末的7.261億港元減少46.2%[33] - 商譽為6.127億港元,較2024年末的5.690億港元增長7.7%[3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3,568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52,205千港元,增长约13.9%[74] - 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银行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965千港元大幅增加至189,396千港元[75] 已终止经营业务 - 已终止经营业务收益从138,256千港元降至0千港元,公司已完全剥离该业务[55] - 已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后亏损为41,659千港元[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63,370,000港元,其中出售已终止经营业务权益之收益为285,575,000港元[97] 资本和股本结构 - 公司法定股本为60亿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金额为6亿港元[78]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为2,799,669,050股,金额为2.79967亿港元[78] - 公司用于监控资本结构的经调整净债务资本比率,其经调整债务净额为债务总额减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8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执行董事伍克波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1,998,578,497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71.39%[10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799,669,050股[104] - 主要股东伍克波被视为拥有合共1,998,578,497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本约71.39%[104][105] - 公司Mainway Enterprises Limited实益拥有1,432,858,549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51.18%[104] - 公司橙天娱乐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实益拥有565,719,94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20.21%[104] - 根据购股权计划,公司可予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279,966,905股[10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任何购股权,亦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103] 重大交易及法律事项 - 公司以总对价48,000,000新加坡元出售位于新加坡的物业[66] - 租赁修改导致使用权资产减少91,638千港元,并产生租赁修改收益85,849千港元[67] - 公司于2017年出售附属公司橙天嘉禾影城的初步代价为人民币32.86亿元,后调整至32.90亿元[88] - 出售附属公司的剩余代价人民币3亿元以托管方式持有,可收回性取决于债务净额调整及最高人民币3.8亿元的退款[88][89] - 公司评估出售事项代价的公允值为人民币29.90亿元,用于厘定出售溢利[89] - 出售附属公司剩余代价为人民币252,207,000元(相当于37,384,000美元),公司已就此对美视角及南海展开法律诉讼[90] - 公司收到南海的反申索,金额分别为人民币380,000,000元及人民币82,146,000元[90] - 公司评估因南海申索产生债务的机会极微,因此未就上述申索作出拨备[91] - 公司出售台湾合营企业权益(威秀出售事项),总代价为1,249,835,000新台币[96] - 物业出售事项已于2025年8月8日完成,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所有未偿还银行贷款已全数偿还[99] 租赁安排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香港影城可变租赁付款为5,901千港元,占总租赁付款额8,858千港元的约66.6%[6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新加坡影城租赁付款总额为45,159千港元,其中固定付款占92.1%(41,577千港元)[68] 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9]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108] 审计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报告,并对会计处理方式无异议[107]
中国金融国际(00721)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29 11:38
CHINA FINANCIAL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LIMITED 中國金融國際投資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並遷冊往百慕達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72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會 就 因 本 公 告 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 任。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全年業績公告 中 國 金 融 國 際 投 資 有 限 公 司(「本 公 司」)董 事(「董 事」)會(「董 事 會」)欣 然 宣 佈 本 公 司 及 其 附 屬 公 司(統 稱「本 集 團」)截 至 二 零 二 五 年 六 月 三 十 日 止 年 度(「本 年 度」) 之 綜 合 業 績,連 同 上 一 年 度 之 比 較 數 字 如 下: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年度 | | | | | | | | | | | 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四年 | | --- | --- | --- | --- | --- ...
福森药业(0165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1:33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收入约为111.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196.3百万元下降43.3%[7][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股东净亏损约为23.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净亏损36.9百万元减少37.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1.113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963亿元下降43.3%[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人民币2314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3695万元收窄37.4%[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亏损为人民币2019万元,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人民币3654万元收窄44.8%[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2.3136亿元[6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大幅下降至1.11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963亿元下降43.3%[7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313元,基于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2313.6万元计算[8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3分,去年同期为人民币5分[61] 毛利率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8.6%,较2024年同期毛利率53.9%下降15.3个百分点[7][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人民币4299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059亿元下降59.4%[60] 核心产品表现 - 核心产品双黄连口服液2025年上半年收益56.119百万元,占总收入50.4%,较2024年同期下降33.1%[10][11] - 核心产品双黄连注射液2025年上半年收益16.159百万元,占总收入14.5%,较2024年同期下降70.5%[10][11] - 公司核心产品双黄连口服液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5611.9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8390万元下降33.1%[76] - 公司核心产品双黄连注射液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615.9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483.6万元大幅下降70.5%[76] 成本和费用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52.2百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0.6百万元,占收益比例从26.6%微升至27.5%[14] - 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由2024年上半年约人民币36.2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21.5百万元至2025年上半年约人民币14.7百万元[15]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约人民币57.1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42.2百万元至2025年上半年约人民币14.9百万元[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488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5706万元下降73.9%[6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包含研发成本1488.3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705.9万元下降73.9%[80]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底的1,131名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045名,员工成本总额从人民币41.4百万元降至人民币31.0百万元[29] 融资成本及合营企业表现 - 公司融资成本净额由2024年上半年约人民币7.4百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约人民币7.8百万元[18] - 公司分占合营企业业绩由2024年上半年亏损约人民币0.4百万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盈利约人民币9.4百万元[19] - 合营公司江西永丰康德医药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润约为26.3百万元,归属公司股东利润约9.4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0.36百万元显著改善[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781.6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735.6万元有所增加[79] 现金流状况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约人民币76.0百万元,较2024年底的约人民币21.1百万元显著增加[24] - 于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7599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106万元增长260.9%[62]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为3.105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3837亿元下降8.2%[66]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2.2119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现金流出8.3534亿元[66]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74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8703亿元大幅下降90.7%[6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5年1月1日的2.1056亿元大幅增加至6月30日的7.5988亿元,增长5.4917亿元(增幅260.8%)[66] - 公司向其他实体垫款16.1328亿元,同时收到其他实体还款15.5336亿元[66] - 合营企业向公司还款金额为350万元人民币,此项在2025年同期未发生[10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的银行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105.6万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7598.8万元,增幅260.9%[92] 资产负债及资本开支 - 公司资本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约人民币46.0百万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约人民币7.3百万元[2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股东应占股权约为人民币346.6百万元,负债总额约为人民币887.4百万元,资产负债比率从103.9%升至105.4%[23][26] - 于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3.40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3.128亿元增加9.0%[62]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3,683.62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452.41亿元,减少231.21亿元(降幅6.3%)[63]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683.62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452.41亿元,减少231.21亿元(降幅6.3%)[63] - 公司银行及其他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7.91亿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0572亿元,增加1472万元(增幅1.9%)[63] - 公司保留盈利从2024年12月31日的49.753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6.617亿元,减少23.136亿元(降幅46.5%)[64]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有账面净值约人民币100.6百万元的应收政府相关建设实体款项[21]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出现流动负债净额3.409亿元,一年内需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2.834亿元[7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1432.2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727.6万元下降75.0%[85] - 公司用作银行借款抵押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投资物业于2025年6月30日的账面总值为1.071亿元[85] - 使用权资产抵押的土地使用权账面总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8273万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79.5万元,降幅达95.4%[86]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8264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63924亿元,降幅4.9%[94] - 有抵押银行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2865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845万元,降幅31.2%[94] - 公司未履行合约承擔为2.754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52328亿元人民币下降21.8%[100] 资产项目变动 - 于2025年6月30日存货为人民币1.13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371亿元下降17.0%[62] - 存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7082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3691亿元,降幅17.1%[88]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13878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4701亿元,降幅8.1%[89] - 应收账款中四至六个月账龄的金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096.9万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23.5万元,降幅46.4%[90]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23466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36846亿元,增幅10.8%[93]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924.3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927.5万元人民币略有下降[104] - 公司所有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均被分类为使用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的第三级估值[104] 关联方交易 - 公司向关联方出售商品收入为65.6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下降19.7%[101] - 公司从关联方购买商品支出为731.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1.7%[101] - 公司接受关联方服务支出为20.7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42.8%[101] 股权及激励计划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員持股情況為:曹智銘先生持有334,831,000股,權益百分比為45.29%;侯太生先生持有13,399,165股,權益百分比為1.81%;孟慶芬女士持有11,809,433股,權益百分比為1.60%;遲永勝先生持有12,944,956股,權益百分比為1.75%[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主要股東持股情況為:Full Bliss持有206,457,000股,權益百分比為27.93%;Rayford持有180,180,000股,權益百分比為24.37%;TCT (BVI) Limited和匯聚信託有限公司各持有185,180,000股,權益百分比均為25.05%;致凱持有154,651,000股,權益百分比為20.92%[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購股權為16,000,000份,相當於公司已發行股本約2.16%[3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購股權計劃下可予授出的購股權數目為64,000,000份,其相關股份相當於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8.66%[39] - 公司於2021年11月8日採納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旨在透過提供股權機會激勵合資格人士為公司作出貢獻[42] -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本10%即76,993,400股股份[4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供授予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总数为71,993,400个占已发行股份总数9.74%[4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的受限制股份单位相关股份数目为3,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406%[45] - 两名雇员于2022年7月8日获授5,000,000个受限制股份单位授予日期前股份收市价为0.97港元[45] - 每名合资格人士12个月内获授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46] -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有效期为自首次授出日期起计十年[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授出任何购股权或受限制股份单位[49]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739,301,000股,金额为617.9万元人民币[99]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除第C.2.1条及第C.6.1条外在报告期内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50] - 曹智铭先生自2024年11月4日起兼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职责未按守则要求分离[5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双黄连口服液及双黄连注射液已中标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预计下半年起对销售产生积极影响[8] - 公司研发平台嘉亨(珠海横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在研项目44个,其中15个项目正在评审,预计未来三年将带来至少20款新产品上市[9] - 公司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股息[5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净额为亏损297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收入308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78]
中华汽车(00026)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29 11:24
海德園,柴灣柴灣道 391 號,柴灣內地段 178 號(該「物業」) 董事局將於 2025 年 12 月 5 日星期五召開的股東週年常會上,建議派發末期股息 每股港幣 1 角,董事局同時建議派發特別股息每股港幣 1 元 7 角,此兩宗股息連 同本年度已派發的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港幣 1 角,特別股息每股港幣 4 元 9 角, 及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港幣 3 角,本年度將共派息每股港幣 7 元 1 角,而去年則 為每股港幣 3 元 2 角。 集團之主要物業發展及投資開列如下:-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文件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 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文件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有關內容 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026)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年度 全年業績公告 董事局主席報告書 集團業績及股息 董事局宣佈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的會計年度,本集團之營業盈利為港幣 7,700 萬元,而去年則為港幣 9,500 萬元,主要反映租金收入減少,其主因為於年中出 售了一項投資物業 ...
大唐发电(0099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1:23
根据您的要求,我已对提供的财报关键点进行了分析和归类。以下是严格按照主题分组、使用原文关键点并附上文档ID引用的结果。 收入和利润表现 - 经营收入约为人民币571.93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约1.93%[6][7][12] - 税前利润总额约为人民币76.71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约37.92%[6][7][9][15] - 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48.74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约50.30%[6][7] - 股东应占基本每股盈利约为人民币0.2215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人民币0.0901元╱股[6][7] - 经营收入为571.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3%[52] - 经营利润为89.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04%[52] - 本期间利润为63.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72%[52] - 归属于本公司权益持有者的利润为48.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30%[52] - 每股基本及稀释收益为22.15人民币分,同比增长68.57%[5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总收入为571.9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83.18亿元下降1.9%[71] - 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76.7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5.62亿元增长38.0%[7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40.9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4.32亿元增长68.5%[87]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稀释收益为0.221元,较2024年同期的0.131元增长68.7%[8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0.9995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4.32323亿元人民币增长68.5%[60][58] - 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人民币6,467,425千元,财务费用为人民币2,650,577千元[106] - 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人民币5,561,873千元,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1,122,267千元[106] 成本和费用 - 经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482.6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约6.91%[13] - 财务费用约为人民币22.6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约14.52%[14] - 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22.6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6.51亿元下降14.5%[82]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12.9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1.22亿元增长15.0%[83] - 2025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74.3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9.93亿元增长6.3%[84]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51,850,141千元,折旧费用为人民币7,132,426千元[105] 业务板块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售电及售热收入为542.0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52.96亿元下降2.0%[71] - 2025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入为29.8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0.21亿元下降1.1%[71] - 2025年上半年发电及售热板块分部利润为699.0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51.15亿元大幅增长54.9%[74][76] - 2025年上半年其他板块分部利润为29.3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3.90亿元下降65.0%[74][7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合计分部利润为728.4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35.05亿元增长36.1%[74][76] 现金流状况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55.6361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11.30036亿元人民币增长39.8%[6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为104.83904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111.57794亿元人民币[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6.7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25.07%[55]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1.1456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103.89452亿元人民币下降12.3%[62]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3,249.93亿元,比2024年底增加约人民币23.69亿元[16] - 负债总额约为人民币2,218.88亿元,比2024年底减少约人民币73.01亿元[17] - 资产负债率约为68.27%,净债务权益比率约为166.78%[18] - 短期借款为353.3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4.06%[55] - 权益总额为1031.0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10.35%[56] - 长期借款为1140.3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2.61%[56]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26.02亿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248.92亿元,增长0.7%[78][80]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91.18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217.43亿元,减少3.2%[78][8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净流动负债约为人民币477.99亿元[66] - 公司未动用的借款信贷额度不少于人民币1500亿元[66]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权益合计数为1031.0460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949.86541亿元人民币增长8.5%[60][58] 融资活动 - 公司发行中期票据总额人民币164亿元[33] - 公司发行超短期融资券总额人民币55亿元[33] - 公司发行公司债券总额人民币91亿元[33] - 公司赎回超短期融资券及中期票据本息合计人民币208.24亿元[35][38] - 2025年1月发行超短期融资券票面利率1.56%[33] - 2025年5月发行超短期融资券票面利率1.48%[33] - 2025年6月发行中期票据票面利率2.48%[33] - 2025年8月发行科技創新可續期公司債券票面利率2.29%[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发行永续债券134亿元人民币,并赎回70亿元人民币,净增发64亿元人民币[60][62] - 2025年上半年发行永续债券本金总额为人民币134亿元(13,400,000千元),票面利率介于1.95%至2.48%[10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永续债券本金总额为人民币519亿元(51,900,000千元),较期初增长14.1%[101] - 2024年度发行永续债券本金总额为人民币35亿元(3,500,000千元),票面利率介于2.59%至2.83%[103] - 报告期后公司发行永续债券本金总额为6,600,000千元,票面利率介于1.92%至2.29%[125] - 报告期后公司发行短期债券本金总额为1,500,000千元,票面利率为1.66%[125] 股东回报和股权信息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利每股人民币0.055元[26] - 公司总股本为18,506,710,504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25] - 控股股东大唐集团持有公司A股6,540,706,520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的35.34%[27] - 控股股东大唐集团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公司H股3,275,623,820股(好仓),约占公司已发行H股总数的53.61%[27] - 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A股1,281,872,927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的6.93%[27] - 天津市津能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A股1,214,966,500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的6.57%[27] - 控股股东大唐集团的间接全资子公司质押其持有的公司3,275,623,820股H股股份,作为5,300百万港元贷款的担保[31] - 公司计划增派中期分红,以提高股东回报和资本市场认同度[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向永续债券持有人分配8.5987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分配7.65687亿元人民币增长12.3%[60][5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现金股利分配总额为11.4926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388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728.0%[60][58] - 公司建议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055元,总额约10.18亿元[86] - 2025年上半年向永续债券持有人支付分派人民币859,874千元,同比增长12.3%[101][102] - 公司股本总额保持稳定,A股和H股股本均为人民币18,506,711千元[100] 战略与运营重点 - 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0.87%,较2024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10] - 公司致力于通过“1+9”成本领先方案全力降本节支,提升创效能力[21] - 公司业务主要在中国,外币借款数额较小,未采用汇率对冲措施[20] 资产减值和处置 - 呼和浩特铝电闲置资产减值至可收回金额6334万元,确认减值亏损27171万元[89] - 下花园热电3号燃煤机组关停,资产减值至可收回金额2256.6万元,确认减值亏损23570.6万元[91] - 陡河热电闲置资产减值至可收回金额2040.5万元,确认减值亏损14456.4万元[92] - 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因闲置或损坏计提减值损失57万元(2024年同期为57907.9万元)[93] - 2025年上半年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成本为65.9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5.24亿元下降22.6%[88] - 2024年上半年注销三家子公司产生亏损人民币69,944千元[108] - 出售子公司净收益为110.4万元人民币,总代价为49.7203亿元人民币[111]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 2025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总额2210.395亿元,减值拨备2.44035亿元,净额为2185.9915亿元[94] - 2025年6月30日应收票据总额22.5207亿元,较2024年末的48.6818亿元下降[94] - 2025年6月30日一年以内账龄的应收账款为1410.3854亿元,占总额63.9%[96] - 2025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总额190.63969亿元,较2024年末的234.58737亿元下降[99] - 2025年6月30日应付账款总额182.17445亿元,较2024年末的223.86324亿元下降[98] -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减值亏损转回11.7万元,期末减值拨备为2.44035亿元[97] 金融资产和关联方交易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权益工具价值为41.4088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0.12%[113][116]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价值为8.1065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5.32%[113][116] - 第三级金融资产估值采用市场比较法,缺乏市场销售性折让率为29.41%[113] - 关联方交易中,向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采购生产、基建物资达20.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激增309%[118] - 向大唐环境产业集团支付烟气环保设施特许经营服务费12.339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118] - 向大唐国际燃料贸易有限公司采购煤炭70.630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3%[119] - 向大唐环境产业集团提供烟气环保设施水、电供应服务收入为2.93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119] - 与关联方交易总额显著,其中向大唐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取得保理业务服务支出达2,078,920千元[120] - 与上海大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回租交易金额为1,082,100千元,较去年同期的209,000千元大幅增加[120] - 向中国大唐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采购物资及服务的支出为1,077,643千元,较去年同期的2,319,405千元下降53.5%[120] - 公司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3,231千元,较去年同期的3,830千元下降15.6%[122] 承诺和或有事项 - 公司已签订但尚未支付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诺为21,531,411千元[123] - 公司为借款抵押资产的账面总金额为19,452,490千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额为10,965,066千元[124] - 公司大部分银行存款存放于政府相关金融机构,并从中获得利息收入[121] - 公司大部分借款的债权方为政府相关金融机构,并相应产生利息费用[121] 公司治理与其他 - 2025年6月27日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38] - 公司于报告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40] - 本期间综合收益总额为64.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05%[5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收入为人民币58,317,566千元,其中被收购实体贡献人民币7,725千元[105]
HKE HOLDINGS(01726)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29 11:18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 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HKE Holdings Limited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726) 截 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 年度業績公告 HKE Holdings Limited(「本公司」,連 同 其 附 屬 公 司 為「本集團」)董 事(「董 事」)會(「董 事 會」)欣 然 呈 列 本 集 團 截 至2025年6月30日 止 年 度(「回顧年度」)的 綜 合 財 務 報 表, 連同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可比較金額,現載述如下: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截 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 | | | 2025年 | 2024年 | | --- | --- | --- | --- | | | 附 註 | 新加坡元 | 新加坡元 | | 收 益 | 5 | 22,977,219 | 18,433,408 | | 提供服務╱銷售成本 | | (13,807,467) | (9,596, ...
新天地产集团(0076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1:14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管理層之討論及分析 BUSINESS AND FINANCIAL REVIEW (Incorporated in Bermud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 760) * 僅 供 識 別 Add 地址 : Unit A704, 3rd Floor, Tower A, New Mandarin Plaza, No. 14 Science Museum Road, Tsim Sha Tsui East, Kowloon, Hong Kong 香港九龍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十四號 新文華廣場 A 座 3 樓 A704 室 Tel 電話 : 2620 6028 Fax 傳真 : 2620 6098 目錄 CONTENTS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2 | | --- | --- | | 管理層之討論及分析 | | | Other Information | 10 | | 其他資料 | | | Condensed ...
百望股份(0665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1:07
中期報告 2025 目 錄 2 公司資料 4 業績摘要 5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20 企業管治及其他資料 33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審閱報告 35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入表 37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39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40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42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69 釋義 公司資料 董事會 執行董事 陳杰女士 (主席) 付英波先生 鄒岩先生 金鑫女士 非執行董事 黃淼先生 刁雋桓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田立新先生 武長海博士 宋華博士 吳國賢先生 監事 李雲峰先生 史海霞女士 羅文宏先生 審核委員會 吳國賢先生 (主席) 田立新先生 宋華博士 薪酬與考核委員會 武長海博士 (主席) 付英波先生 吳國賢先生 提名委員會 陳杰女士 (主席) 宋華博士 田立新先生 公司秘書 趙明璟先生 註冊辦事處 授權代表 陳杰女士 付英波先生(於2025年6月3日獲委任) 替任授權代表 趙明璟先生 核數師 容誠(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執業會計師 註冊公共利益實體核數師 香港金鐘 金鐘道89號 力寶中心 2座3203A-05室 合規顧問 國泰君安融資有限公司 香港 皇后大道中181號 新紀元廣場 低座26樓至2 ...
隽泰控股(0063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1:02
收入和利润表现 - 集团收入为27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200万港元增加510万港元或23.2%[4] - 收入同比增长23.3%至2714.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200.7万港元[82]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入为2714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201万港元增长23.3%[116] - 集团毛利为8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80万港元增加160万港元或23.5%,毛利率为30.9%(2024年同期:30.8%)[5] - 毛利同比增长23.5%至837.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78.2万港元[8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整体溢利为110万港元,由2024年同期亏损2540万港元扭亏为盈[11] - 期内溢利为114.8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2542.9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82] - 集团业绩扭亏为盈,从亏损2188.9万港元转为盈利543.7万港元[107][10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除所得税前溢利115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2543万港元,业绩显著改善[116]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2港仙,相比去年同期每股亏损2.63港仙[82]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0012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每股亏损0.0263港元[130] 成本和费用 - 行政开支增加50万港元至6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5%[10] - 财务费用为180万港元(2024年同期:120万港元)[11] - 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178.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5万港元增长55.2%[116][120] - 2025年上半年已确认存货成本为1877万港元,占当期收入的69.2%[123] - 董事及主要管理层薪酬从2024年上半年的40.8万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2.6万港元,增加1.8万港元(4.4%)[159]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在报告期内折旧开支为零港元,与去年同期相同[137] 业务线表现 - 医疗产品业务收入为22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630万港元增加58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81.3%[12] - 医疗产品业务分部溢利为330万港元(2024年同期:170万港元)[15] - 医疗设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2%,从1632.7万港元增至2208万港元[107][109] - 医疗设备业务利润同比增长94.8%,从168.8万港元增至328.8万港元[107][109] - 放贷业务贷款利息收入为5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70万港元减少60万港元或10.5%,占集团总收入18.7%[16] - 放贷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8%,从568万港元降至506.4万港元[107][109] - 放贷业务亏损扩大90.6%,从亏损68万港元增至亏损129.6万港元[107][109] - 塑胶产品业务在报告期内无收入和利润贡献[107][109] 证券投资业务表现 - 证券投资录得未变现及已变现净收益340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2290万港元)[20] - 证券投资分部溢利为340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2,29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2] - 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持作买卖投资录得未变现及已变现收益净额3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290万港元[22] - 于2025年6月30日,集团持有27只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之公允价值为7,560万港元[22] - 证券投资业务业绩大幅改善,从亏损2289.7万港元转为盈利344.5万港元[107][109] - 2025年上半年持作买卖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44.5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2289.7万港元[11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集团综合净资产约为6,13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010万港元增加约120万港元[33] - 资产净值为6127.6万港元,相比去年底6012.8万港元增长1.9%[84] - 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62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60万港元增加160万港元[35]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60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20万港元,增加了160万港元[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35.8%至622.6万港元,去年底为458.3万港元[84][87] - 持作买卖投资增加27.4%至7561.4万港元,去年底为5937.3万港元[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79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93亿港元增长39.1%[114] - 证券投资分部资产从2024年6月的2532万港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的7561万港元,增长198.7%[114] - 集团于2025年6月30日有应付债券3,30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3,000万港元[36] - 公司应付债券为330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00万港元有所增加[3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26.5%至8642.9万港元,去年底为6830.2万港元[8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6830.2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642.9万港元,增加1812.7万港元(26.5%)[148]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4547.7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337.2万港元,增加1789.5万港元(39.3%)[148] - 超过6个月的贸易应付款项占比极高,2025年6月30日为5317.0万港元,占总额的83.9%(5317.0万/6337.2万)[150] - 集团负债比率为43.8%,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37]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于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均保持在43.8%[39] - 公司流动比率为2.1,较2024年12月31日的2.3有所下降[40][45] - 集团总借贷为零,与2024年12月31日相同[3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中产生现金净额50.4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动用现金净额335.8万港元有所改善[87]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亏损(扣除其他收入及收益)录得溢利340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为亏损2290万港元[6] - 集团于中国投融资的权益账面金额约为1,030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约5.7%[27] - 集团总资产中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占比为41.8%,其中中国投融资占5.7%,其他投资占36.1%[23]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8396.5万港元微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291.9万港元,下降约74.6万港元(0.9%)[140] - 来自客户合约之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末的757.5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46.5万港元,下降311万港元(41.1%)[140] - 应收贷款净额从2024年末的7438.5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744.9万港元,增加306.4万港元(4.1%)[140] - 应收贷款年利率区间从2024年末的4%-12%变为2025年6月30日的6%-12%,最低利率有所提高[145]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9.675亿股,金额为4837.8万港元,在报告期内无变动[156] - 购股权失效导致购股权储备减少506.8万港元,并相应增加累计亏损506.8万港元[85]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44][49] - 公司未就截至2025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或建议派付任何中期股息[127]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无需要申报的权益及淡仓[52][53] - 公司员工人数为30名,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43][48] - 公司未就银行信贷及其他借贷抵押任何资产,且无重大或然负债[41][46]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均无重大资本承担[1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后无重大报告期后事项[1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后无重大期后事件[161]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74] 购股权计划 - 根据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61][63] - 任何12个月内授予单一合资格参与者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授予日已发行股份的1%[65][67] - 授予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购股权超过授予日已发行股本0.1%且价值超过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65][67] - 购股权计划已于2025年6月29日营业时间结束时届满[66][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96,755,179份[70][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根据购股权计划可予发行股份为48,360,000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的5.0%[71][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可予发行股份为182,355,179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的18.8%[71][72] - 2020年5月4日授予董事及员工的购股权已于2025年6月30日前失效/没收,涉及数量37,240,000份[70] - 2022年4月21日授予员工的48,360,000份购股权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