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327.75万元,同比下降24.76%[3] - 2022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0.56万元,同比下降85.63%[3] - 2022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0.05万元,同比下降97.35%[3] - 2022年营业收入433,277,479.71元,较2021年减少24.76%[1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05,562.13元,较2021年减少85.63%[1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00,547.17元,较2021年减少97.35%[17]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50,165,333.24元,较2021年减少454.38%[17]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91,812,092.81元,较2021年末增加277.44%[18] - 2022年末总资产1,807,756,043.67元,较2021年末增加217.03%[18]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31元,较2021年减少87.24%[18]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95%,较2021年增加6.78个百分点[18]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327.75万元,同比下降24.76%[26] - 2022年公司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2120.56万元,同比下降85.63%[26]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较去年增长1772.89万元,同比增长37.68%[26] - 2022年度公司研发投入6478.10万元,同比增长37.68%;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4.95%,同比提高6.78个百分点[26] - 2022年费用化研发投入64,781,045.90元,较上年度增长37.68%;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95%,较上年度增加6.78个百分点[47]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6478.1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95%[54]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3327.75万元,同比下降24.76%[56]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0.56万元,同比下降85.63%[56]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0.05万元,同比下降97.35%[56]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3亿元,同比下降24.76%;归属净利润2,120.56万元,同比下降85.63%;扣非净利润350.05万元,同比下降97.35%[67] - 2022年营业成本316,337,352.9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15%;销售费用11,787,180.4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95%[68] - 2022年管理费用30,762,048.4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2%;财务费用 -7,310,785.2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96.99%[68] - 2022年研发费用64,781,045.9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6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450,165,333.2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54.38%[68]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393,784,264.3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8.53%;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203,158,646.9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24.34%[68] - 2022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3212.44万元,同比下降24.68%;主营业务成本31633.74万元,同比下降7.15%[74] - 2022年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6.99%,较2021年度的40.83%同比大幅下降[63]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26,330.74万元,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18.52%,存货跌价准备为816.83万元[63] - 报告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8,220.66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5.78%,应收账款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8.97%[63]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631,425,116.90元,占总资产比例34.93%,较上期期末变动132.60%,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取得募集资金[8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193,026,806.93元,占总资产比例10.68%,较上期期末变动281.29%,因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89]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82,206,596.90元,占总资产比例4.55%,较上期期末变动217.65%,因销售产品未到收款期[91]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263,307,409.04元,占总资产比例14.57%,较上期期末变动101.39%,为应对未来市场需求储备库存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资增加[96] - 其他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为240,101,917.81元,占总资产比例13.28%,较上期期末变动8,874.01%,因购买一年内到期的债权投资[97]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21,994,333.41元,占总资产比例17.81%,较上期期末变动1,489.28%,因预付武汉新芯绑定产能资金3亿元[100][101]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1,823,224.97元,占总资产比例0.10%,较上期期末变动 - 85.10%,因履行合同义务转销合同预收款[10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期期末数为3,023,790.14元,占总资产比例0.17%,较上期期末变动75.57%,因期末分期支付EDA软件许可使用费[10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初数为50,624,701.4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704,023.34元,本期购买金额为450,510,320.00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为65,000,000.00元,期末数为436,839,044.74元[115] - 2022年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20.56万元,母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2583.17万元[17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MCU产品销售收入8219.07万元,出货量达11146.09万颗,同比增长24.19%[27] - NOR Flash 32Mb容量产品平均单价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10%,MCU产品平均单价同比下降约15%[26][74][76] - NOR Flash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9.54%,销售成本同比减少12.22%,毛利率减少14.65个百分点;MCU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61%,销售成本同比增长26.42%,毛利率减少10.77个百分点[76] - NOR Flash生产量66744.53万颗,同比下降56.48%;销售量52639.11万颗,同比下降55.77%;库存量48205.64万颗,同比增长13.86%[77] - MCU生产量17640.68万颗,同比增长74.63%;销售量11146.09万颗,同比增长24.19%;库存量6953.52万颗,同比增长538.46%[78] - 集成电路晶圆成本254257174.70元,占总成本80.38%,较上年同期变动 -9.94%;测试、封装成本57641774.48元,占总成本18.22%,较上年同期变动3.98%;其他成本4438403.74元,占总成本1.40%,较上年同期变动49.80%[80] 公司经营与战略布局 - 公司经营模式为Fabless模式,专注研发、设计和销售,晶圆代工等委外,预计未来不变[31] - 公司产品以自主研发为主,与晶圆代工厂深入合作[32] - 公司晶圆代工厂主要是武汉新芯和中芯国际,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32] - 公司采用直销和经销两种销售模式,与客户协商定价[32] - 公司聚焦“存储 + 控制”领域,掌握55/50nm NOR Flash和55nm MCU设计技术,完成首款基于NOR Flash制程的存算一体AI芯片研发等[28] - 公司主营NOR Flash芯片和MCU芯片,未来将形成立足“存储”,发展“控制”,布局“AI”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35] - 2023年公司将围绕“产品领先”战略,加大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提升市场占有率[120] - NOR Flash中大容量产品(涵盖1Mb - 256Mb)将全线切入5xnm先进工艺制程[120] - MCU芯片硬件设计专注发展高阶高速CPU(ARM M3/M4),新增多种外设模拟组件,发展低功耗技术;软件设计优化SDK设计[120] - 公司将抓住数字经济等市场机遇,推出针对性芯片产品及完整解决方案,如车用SiP芯片与SoC芯片等[120] - 2023年公司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多方面质量管控,细化产品测试流程[120][121] - 公司将推动产品进行汽车AEC - Q100标准相关测试,完成ISO9001:2015质量体系年度审核[121] - 2023年公司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做好信息披露,全面梳理内部控制体系[121] - 2023年公司将结合发展规划引进芯片研发设计、管理和销售人才,优化薪酬水平,完善人才激励机制[121] - 公司正在推进NOR Flash中大容量产品全线切入55nm、50nm先进工艺制程[173] - 公司计划根据市场需求依托研发丰富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如开发NAND Flash业务[173] 公司治理与会议情况 - 2022年度公司召开5次股东大会、11次董事会会议、10次监事会会议[123] - 公司董事会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123]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月25日召开,议案全部审议通过[125] - 2021年度股东大会于4月6日召开,议案全部审议通过[125]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6月6日召开,议案全部审议通过[125] - 2022年1月7日第一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议案[157] - 2022年1月7日第一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津贴)方案议案[157]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11次,其中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1次,现场会议和通讯方式会议次数均为0次[160]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召开7次会议[161] - 各位董事本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11次,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均为5次[160] - 2022年1月24日和28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更正公司2018年度 - 2021年1 - 6月财务报表的议案[158] - 2022年2月26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批准报出公司2021年度审阅报告等多项议案[158] - 2022年3月15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续聘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22年度审计机构等多项议案[158] - 2022年5月20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及批准报出2022年度1 - 3月财务报表审阅报告的议案[158] - 2022年8月2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设立募集资金专户并授权签署三方监管协议及批准报出2022年1 - 6月审阅报告及财务报表的议案[159] - 2022年10月27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等议案[159] - 2022年11月14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59] - 2022年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162] 人员与薪酬情况 - 董事长、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XIANGDONG LU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10,828,156股,获税前报酬82.71万元[128] - 董事吕轶南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6,864,800股,未获税前报酬[128] - 董事、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任军未持股,获税前报酬93.90万元[128] - 董事、财务总监唐文红未持股,获税前报酬34.62万元[128] - 独立董事王艳辉未持股,获税前报酬9万元[128]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464.75万元[155]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398.06万元[155] - 2023年3月27日副总经理暨核心技术人员盛荣华协商一致离职[156]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132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12人,在职员工数量合计144人[163][164] - 行政管理人员30人,研发人员86人,销售及市场人员28人[164] - 硕士及以上学历38人,本科学历85人,大专及以下学历21人[164] - 研发人员数量本期为86人,上期为67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本期为59.72%,上期为60.36%[51][5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本期为3,334.17万元,上期为2,567.59万元;平均薪酬本期为38.77万元,上期为38.32万元[5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28.36%[2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占比为59.72%[54] - 员工持股人数为31人,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为21.53%,持股数量为1
恒烁股份(688416) - 2022 Q4 - 年度财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