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5.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73%[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92.0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10%[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20.4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53%[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元/股,同比下降80.29%[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8%,同比下降14.00个百分点[22]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73%[32]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392.0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10%[32]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5.3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92.04万元[51]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53676.40万元同比下降24.73%[61]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392.04万元同比下降80.10%[61] - 营业收入下降24.73%至5.37亿元,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产品价格相应下降[62][6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下降7.98%至4.57亿元,主要因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所致[62][63] - 研发费用下降37.70%至1809.50万元,因研发用原材料价格下降及研发投入略有减少[63] - 总营业成本同比下降7.97%至4.57亿元,上年同期为4.97亿元[70] - 脂肪胺产品运输费同比下降40.66%至1472万元,主要因出口海运费用减少[70] - 光学材料制造费用同比下降53.17%至278万元,主要因维修费用减少[70]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7.70%至1809.5万元,因原材料价格下降及投入减少[7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3.37%,全部为费用化投入[75] 各业务线表现 - 脂肪胺产品营业收入下降28.38%至3.52亿元,毛利率减少19.33个百分点至9.30%[65] - 光学材料产品营业收入下降16.70%至1.84亿元,毛利率减少8.85个百分点至24.92%[65] - 脂肪胺产品销售量增长15.21%至20675.29吨,生产量增长13.04%至21039.27吨[67] - 光学材料产品销售量增长25.69%至5347.28吨,库存量减少62.99%至147.84吨[67] - 精细化工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75%至5.36亿元,毛利率为14.67%[113] - 直销渠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77%至3.28亿元[112] - 经销渠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46%至2.08亿元[112] - 脂肪胺项目产能利用率达93.36%,设计产能为10000吨/年[110] - 光学材料项目产能利用率达100.14%,设计产能为5000吨/年[110] 各地区表现 - 出口业务营业收入下降25.20%至2.56亿元,毛利率减少12.47个百分点至17.61%[6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05.3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26%[21] -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79.41万元人民币,第二季度5874.30万元,第三季度1078.55万元,第四季度-1168.09万元[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0.26%至4305万元,主要因利润减少[7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9396万元,因理财产品购买减少[7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9.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2%[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61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增0.24%[21] - 货币资金增加40.41%至3.7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0.51%[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100%至0元,原因为未购买理财产品[80] - 应收票据减少91.36%至228.58万元,因票据到期托收入账[80] - 其他流动资产增加445.74%至1880.87万元,因开具银行承兑尚未支付[80] - 固定资产增加50.72%至2.86亿元,部分工程完工转固所致[80] - 在建工程减少67.03%至3649.06万元,部分工程完工转固所致[80] - 无形资产增加44.35%至4940.77万元,因子公司购买土地[80] - 合同负债减少52.71%至261.29万元,预收款减少所致[81] - 受限货币资金2240.4万元,用于银行承兑汇票质押[83] - 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达3.91亿元[116] 原材料采购与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下降4.56%至3.33亿元,占化工行业总成本比例72.91%[69] - 聚醚胺主要原材料环氧丙烷采购价格同比下降8.49%[108] - 聚醚胺主要原材料丙二醇采购价格同比下降30.45%[108] - 光学材料主要原材料莰烯采购价格同比下降20.93%[108] - 光学材料主要原材料甲基丙烯酸采购价格同比上升1.40%[108] - 环氧丙烷采购量12,148.51吨,耗用量12,145.50吨[108] - 丙二醇采购量6,036.36吨,耗用量6,026.20吨[108] - 莰烯采购量3,298.34吨,耗用量3,305.48吨[108] - 甲基丙烯酸采购量1,138.89吨,耗用量1,133.89吨[108] - 公司电力采购量和耗用量均为2183万千瓦时,价格同比上涨0.55%[109] - 天然气采购量和耗用量均为464万立方米,价格同比下降4.50%[109] - 蒸汽耗用量为132910吨,价格同比下降3.93%[109]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55.14%达2.96亿元,其中最大客户占比20.27%[7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67.47%达2.70亿元,最大供应商占比25.41%[7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项美国发明专利1件[57] -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57] - 研发投入用于新产品开发和提高生产效率[56] - 研发团队共28人占员工总数10.11%,其中博士1人、硕士5人[76] - 研发部门在研项目11个,含1个市级攻关项目和4个产学研合作项目[99] - 公司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项,美国专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101] - 公司聚醚胺制备技术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89] - 公司已实现了不同链段结构、不同反应活性聚醚胺产品的设计与生产[89] - 公司已取得环烯烃单体及其聚合物相关专利并有中试样品在下游客户验证[92] 产品与市场 - 公司产品聚醚胺属于脂肪胺的一种,是主链为聚醚结构、末端为氨基的聚合物[11] - 公司环烯烃聚合物(COC/COP)产品具有高透明性、高耐热性,应用于药品包装、医疗器械等领域[11] - 公司产品已通过欧盟REACH认证和美国TSCA认证[11] - 公司客户包括全球最大化工企业之一巴斯夫和特殊化学品制造商亨斯迈[11] - 公司为斯伦贝谢(全球最大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的供应商[11] - 公司聚醚胺MA223出口量占该品种销售量40%,总销售量约3600吨,与2022年基本持平[51] - 公司光学级聚合物材料用树脂产品销售量约4800吨,较2022年增长15%[51] - 公司光学级聚合物材料产品包括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和脂环族丙烯酸酯,为国内该系列产品规模领先的生产商[90] - 公司高透光材料(COC/COP)将于2024年实现年产千吨级生产线试车投产[92]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醚胺、光学级聚合物材料、高透光材料等化工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92] - 脂环族丙烯酸酯是国家支持发展的高固体份、低粘度、低VOCs环保涂料的关键原材料[90] - 公司为国内丙烯酸异冰片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领先生产商,产品以出口为主[122] 行业趋势与竞争 - 中国风力发电用聚醚胺需求量预计2025年达8.4万吨,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5.19%[38]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3年产销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和37.9%[43] - 中国COC/COP 2021年进口量约2.1万吨,预计2025年需求达4.5万吨,复合增长率18.9%[50] - 国外聚醚胺总产能截至2023年为22万吨,国内企业计划到2025年新增产能约20万吨[40] - 日本企业垄断COC/COP生产,瑞翁公司产能47600吨,宝理塑料产能35000吨[50] - 中国聚醚胺需求量从2017年2.4万吨增长至2020年6.2万吨,复合增长率26.78%[38] - 全球聚醚胺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的7.1936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11.21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47%[124] - 亨斯迈在亚洲拥有5万吨聚醚胺产能,巴斯夫在亚洲拥有0.8万吨产能[119] - 公司聚醚胺设计产能为2万吨,采用连续化生产工艺[119] - 国内聚醚胺新建产能近20万吨,建成后全球产能将达到约50万吨[124] - 正大新材料聚醚胺产能为3.5万吨,晨化股份产能为1.8万吨,皇马科技产能为0.8万吨[121] - 万华化学聚醚胺产能为0.6万吨,岳阳昌德产能为1万吨[121] - 环烯烃聚合物(COC)全球市场价值预计2025年达40.3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32%[126] - 公司光学级环烯烃原料生产线产能为5000吨[122] - 国内聚醚胺供应主要由亨斯迈、巴斯夫、阿科力、正大新材等企业提供[130] - 晨化股份、皇马科技、万华化学、岳阳昌德等建成中试及大生产线加剧行业竞争[130] - 公司是极少数采用连续化生产工艺生产聚醚胺的企业之一,产品质量同国外企业相当[130] 投资与产能扩张 - 公司投资10.5亿元建设年产2万吨聚醚胺、3万吨光学材料项目,2023年底完成地下施工[52] - 全资子公司阿科力科技(潜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8亿元,总资产3782.94万元[117] - 全资子公司阿科力潜江工程完工量约20%[174] - 公司环烯烃聚合物(COC)千吨级生产线将于2024年建成投产[122] - 推进千吨级高透光材料(环烯烃共聚物 COC)生产线试生产准备工作,争取2024年实现量产[128] - 完成潜江公司整体土建及一期1万吨聚醚胺生产线建设,争取2024年底前建成投产[1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产品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加剧及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22] - 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因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导致毛利率下降[23] - 公司存在行业、经营等风险,具体内容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章节[7] - 重要原材料包括环氧丙烷、丙二醇、甲基丙烯酸、莰烯等基础化工产品[129] - 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及盈利水平受影响[129] - 新产品开发试生产成本高,市场接受度不足可能影响盈利增长[130] - 环保政策可能要求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增加生产经营成本[131] - 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受意外事故影响可能造成停产[131]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拟从2023年度净利润中提取10%法定盈余公积金[5]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5]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 公司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 2023年政府补助金额为347.89万元人民币[2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28.53万元人民币[27]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471.61万元人民币[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变动对利润影响为140.05万元人民币[29] - 公司属于化工新材料产业,受多项国家政策支持包括《中国制造2025》和十四五规划[87] - 公司为国内主要聚醚胺生产厂商之一,在研发上处于领先地位并掌握全技术链环节[89]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57] - 公司产品通过欧盟REACH注册并取得德国劳氏船级社GL认证[60] - 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风电页岩气海洋石油等能源领域[59] - 采用直销模式面对境内客户境外通过贸易商销售[54] - 公司采购模式为以产定采,通过市场行情查询平台了解价格并与供应商协商确定[92] - 公司遵循向生产厂家直接采购与通过贸易商进行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方式[92] - 公司给予客户信用期一般不超过90天[55] 董事会与股东大会 - 2023年4月20日召开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等议案[137] - 2023年11月15日召开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4年度申请银行综合授信额度等议案[137] - 2023年12月25日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等议案[137] - 公司2023年召开董事会会议6次,其中现场会议5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1次[145] - 公司2023年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147]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于2023年3月29日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2年度财务审计报告的议案》等二十三项议案[144]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7日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等五项议案[144]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3年11月29日审议通过《关于修订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议案》等七项议案[144]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月4日审议通过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锁条件成就的议案[144]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于2023年4月28日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144]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3年8月30日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的议案》等两项议案[144]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3年度财务预算方案的议案》[144]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144] 高管与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学军持股21,912,700股年薪酬66.23万元[139] - 董事兼副总经理尤卫民持股2,517,500股年薪酬102.94万元[139] - 董事兼副总经理崔小丽持股9,217,700股年薪酬51.91万元[139] - 董事兼副总经理张文泉持股860,064股年薪酬51.31万元[139] - 董事会秘书常俊持股234,400股年薪酬26.63万元[139] - 财务负责人冯莉持股40,000股年薪酬22.11万元[139]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合计持股34,782,364股年薪酬总额440.79万元[139]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总额为440.79万元[142] - 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支付报酬、津贴等总额为440.79万元[142] 员工结构 - 公司2023年员工总数为277人,其中母公司268人,主要子公司9人[153] - 生产人员172人,占员工总数62.1%[153] - 行政人员55人,占员工总数19.9%[153] - 技术人员28人,占员工总数10.1%[153] - 销售人员17人,占员工总数6.1%[153] - 财务人员5人,占员工总数1.8%[153] - 大专以下学历员工169人,占员工总数61.0%[153] - 大专学历员工57人,占员工总数20.6%[153] - 本科学历员工41人,占员工总数14.8%[153]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10人,占员工总数3.6%[153] 利润分配与分红 - 公司2023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164] - 现金分红金额为17,587,500元[168] - 分红金额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73.53%[168] - 公司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合并报表口径下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可供分配利润的20%[160] - 公司2023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23,920,372.62元[168] - 公司采用股票股利分配需考虑成长性及每股净资产摊薄等合理因素[160] - 利润分配预案需经董事会全体董事过半数及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表决同意[160
阿科力(603722)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