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连重工(002204) - 2023 Q4 - 年度财报
大连重工大连重工(SZ:002204)2024-04-18 13:1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大连重工,代码002204,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6]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孟伟,注册及办公地址为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八一路169号,邮编116013[7][8] - 董事会秘书是陆朝昌,证券事务代表是李慧[8] - 公司披露年报的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及巨潮资讯网,媒体为《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年报备置地点在公司董事会办公室[8] - 公司2008年1月16日在深交所上市,原名为“大连华锐重工铸钢股份有限公司”[9] - 2011年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更名为“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 - 2011年公司向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发行21,519.3341万股股份[10] - 2022年5月,公司控股股东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10] 年报相关会议情况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于2024年4月发布[1] - 未亲自出席审议本次年报董事会会议的董事有王国峰、孙福俊,原因均为公务[2] 利润分配预案 - 公司经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权益分派实施时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5元(含税),送红股0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2,003,144,757.85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15.89%[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3,104,519.62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26.00%[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3,186,246.89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3.91%[1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295,201.36元,较2022年调整后下降546.36%[11]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1880元/股,较2022年的0.1492元/股增长26.01%[12]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30%,较2022年的4.32%增加0.98%[12] - 2023年末总资产为24,283,008,91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12.03%[1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978,281,153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4.66%[12]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632,930,746.11元、3,594,255,666.96元、2,999,996,585.79元、2,775,961,758.99元[15]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4,174,252.42元、108,794,061.11元、92,266,748.88元、47,869,457.21元[15]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258,472,973.49元、30,119,169.66元、 -317,654,855.18元、388,713,457.65元[16]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59,918,272.73元,2022年为92,624,555.11元,2021年为54,908,370.27元[16]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26,076,532.30元,2022年为 -1,096,656.93元,2021年为11,029,496.58元[16]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0,715,155.89元,2022年为30,330,058.50元,2021年为60,272,170.63元[16]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03亿元,同比增长15.89%[35] - 2023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05亿元,同比增长32.62%[35] - 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26.00%[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42.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3%[35] - 2023年风电、冶金、港口等板块订货分别同比增长52.8%、2.9%、13.2%[35] - 2023年公司实现新产品订货24.2亿元,同比增长19.4%[35] - 2023年公司实现出口订货5亿美元,同比增长18%[35] - 2023年公司实现后服务订货30.3亿元,同比增长21.6%[35] - 2023年物料搬运、新能源、冶金等板块营收分别为25.72亿、29.28亿、24.46亿元,同比变动-11.92%、10.25%、30.41%[39] - 境内、境外销售营收分别为111.70亿、8.33亿元,同比变动18.70%、-12.03%[39] - 直接、代理销售营收分别为119.98亿、0.05亿元,同比变动15.92%、-24.33%[39] - 专用设备制造业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分别为121.57亿、120.03亿、62.78亿元,同比变动25.72%、15.89%、-2.27%[40] - 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别为87.38亿、2.83亿、5.04亿元,同比变动14.61%、6.76%、29.90%[40] - 2023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分别为4.49亿、7.53亿、 - 0.18亿、8.47亿元,同比变动57.33%、7.34%、未提及、17.15%[43][44][45]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029,966,551.38元,较2022年的10,598,512,746.97元增长4.07%[58]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1,187,261,752.74元,较2022年的10,563,272,903.39元增长5.91%[5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57,295,201.36元,较2022年的35,239,843.58元减少546.36%[58]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214,348,042.96元,较2022年的414,446,179.98元增长434.29%[58]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420,299,599.57元,较2022年的743,643,444.11元增长359.94%[58]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84,159,396.97元,较2022年的409,950,000.00元增长188.85%[58]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614,636,598.13元,较2022年的123,404,259.85元减少598.07%[58]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小计比上期增加26.77亿元,因购买结构性存款及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支出[6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期减少8.77亿元,因购买结构性存款及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支出[6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比上期增加7.74亿元,因增加银行贷款[6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比上期增加3.82亿元,因偿还银行贷款[6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期增加3.92亿元,因增加银行贷款[6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比上期减少7.38亿元,因生产投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加[61] - 投资收益2053.8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07%,为结构性存款理财收益[63] - 应收账款期末金额48.2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9.85%,较年初增加3.63%,因产品销售量增加[66] - 合同资产期末金额8.9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69%,较年初增加1.32%,因营业收入增加,应收质保金增加[67] - 在建工程期末金额17.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06%,较年初增加6.77%,因投资项目投入增加,未达预定可使用状态[68] - 报告期投资额为4,532,339,379.7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1,596,984,506.42元,变动幅度为183.81%[79] 业务订单情况 - 公司新增订货同比增长12.3%,出口订单同比增长17.5%[30] - 2023年公司风电产品订单同比增长近6成[30] 客户情况 - 公司长期稳定合作客户中,央国企占比37%,海外客户占比8%[31]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20.5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7.09%[42]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4.9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3.31%[43] 业务板块构成 - 公司主要从事物料搬运、新能源、冶金等设备及核心零部件开发、研制和销售[19] - 物料搬运设备板块包括装卸、起重、港口机械等产品[21] - 新能源设备板块包括风电零部件、核电站专用起重机等产品[23][24] - 冶金设备板块用于原料冶炼、钢坯铸造等作业[26] - 核心零部件板块包括传动与控制系统、船用设备等产品[27] - 工程总包项目板块包括环保、冶金、其他总包工程[28] 技术研发成果 - 公司自主研制国内首批8.X兆瓦海上半直驱风电齿轮箱样机成功下线[3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专利711项,其中发明专利392项,国际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84项[3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9个、大连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3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培养各类高端人才205人,其中国家级高端人才18人,省级高端人才61人,市级高端人才126人[3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与70多家重点顾客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3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出口订货50,009万美元,同比增长18%[3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产品和服务累计远销94个国家和地区[34] - 公司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由1个设计研究总院、12个专业设计院、1个电气技术研发中心、4个研究所及3个实验室等院所组成[33] - 公司拥有1个海外(德国)技术研发中心[33] - 铁路平车运输顶开式集装箱及铁路敞车两用一体式双车翻车机等3个主要研发项目已完成[46][47][48] - 大吨位铸造起重机专项提升,整机产品自重降低8%,成本降低6%[51]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768人,较2022年的724人增长6.08%[57]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846,817,270.54元,较2022年的722,841,117.43元增长17.15%[57] 成本控制情况 - 2023年公司全年采购降成本超3亿元,设计降成本1.4亿元[36] 公司荣誉 - 深交所2700余家上市公司中仅占比3.8%的企业获信息披露考核最高A级评价,公司连续六年获此殊荣[37] 子公司情况 - 本年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大连重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注销[41] 投资项目情况 - 大型高端风电核心部件项目本报告期投入1,493,197,763.55元,期末累计实际投入1,493,378,612.60元,项目进度为80.48%[79] - 中革基地“齿轮箱+”风电核心部件研制项目本报告期投入169,333,660.28元,期末累计实际投入170,930,358.39元,项目进度为31.42%[81] - 射阳基地风电塔筒项目本报告期投入254,768,346.95元,期末累计实际投入261,053,306.46元,项目进度为94.09%[82] - 智能部件制造项目本报告期投入1,917,299,770.78元,期末累计实际投入1,925,362,277.45元[83] 证券及衍生品投资情况 - 证券投资中,重庆钢铁最初投资成本7,890,147.40元,期末账面价值695,178.84元;*ST海核(现更名“融发核电”)最初投资成本1,782,016.92元,期末账面价值28,105.61元,合计期末账面价值723,284.45元[84] - 衍生品投资中,远期结售汇初始投资金额70.32万元,期末投资金额117.94万元;远期锁汇初始投资金额0.00万元,期末投资金额24.23万元,合计期末投资金额142.17万元[85] - 报告期套期保值业务本期产生实际收益为 - 3,299,147.92元[87] - 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88] - 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面临市场、交易违约、法律和其他风险,并采取明确交易原则、制度保障、产品选择和交易对手选择等风险控制措施[88][92] - 公司报告期内已投资衍生品仅限于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