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850,860,924.49元,较2022年412,546,067.20元增长106.25%[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479,628.66元,较2022年-45,815,365.15元增长347.69%[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3,432,942.70元,较2022年-49,819,701.26元增长327.69%[2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446元/股,较2022年-0.1801元/股增长346.86%[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00%,较2022年-4.59%增长15.59个百分点[26]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475,457,221.77元,2023年较2021年增长78.96%[26] - 营业收入从第一季度1.0亿元增长至第四季度4.36亿元,季度环比增幅最高达136.6%[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第一季度64.0万元大幅提升至第四季度9435.3万元,第四季度环比增长316.5%[28] - 2023年营业总收入8.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25%[8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7.69%[88] - 基本每股收益0.44元,同比增长346.86%[88]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8.51亿元,同比增长106.25%[9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4.55亿元,同比增长83.02%[101][106] - 原材料成本为3.26亿元,占营业成本71.54%,同比增长95.41%[106] - 研发投入金额为6667.9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84%[119] - 研发人员数量251人,同比减少0.79%,占比35.55%[116] - 资产减值损失为-16,108,464.63元,占利润总额-12.90%,主要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合同资产减值损失[126] - 信用减值损失为-14,668,410.09元,占利润总额-11.74%,主要因计提坏账准备[12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642,702.54元,较2022年-25,678,053.47元增长219.33%[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第四季度转为正数,达到1.36亿元,较第三季度-6610.6万元改善206.4%[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64.27万元,同比改善219.33%[1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366.97万元,同比激增1412.26%[1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8617.94万元,同比改善308.01%[1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219.33%,从-25,678,053.47元转为30,642,702.54元,主要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1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8.86%,从-10,138,339.35元降至-18,133,039.22元,主要因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增加[1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1,412.26%,从-5,613,942.72元转为73,669,712.38元,主要因借款增加和偿还债务减少[12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308.01%,从-41,430,335.54元转为86,179,375.70元[12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机载设备研制业务占公司总营收58.53%[58] - 航空维修业务占公司总营收21.51%[60] - 机载设备研制业务营业收入49,803.54万元人民币,占比58.53%,同比增长293.07%[92] - 航空维修业务营业收入18,303.26万元人民币,占比21.51%,同比增长22.55%[93] - 测控设备研制业务营业收入11,905.24万元人民币,占比13.99%,同比增长9.60%[94] - 机载设备收入为4.98亿元,占营业收入58.53%,同比增长293.07%[99] - 航空维修收入为1.83亿元,占营业收入21.51%,同比增长22.55%[99]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6.47%,同比增长17.11个百分点[101] - 机载设备毛利率为54.75%,同比增长27.03个百分点[101]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收入为3.59亿元,占营业收入42.22%,同比增长211.82%[99] 资产和负债状况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1,589,594,818.29元,较2022年末1,240,929,929.88元增长28.10%[26]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85,395,207.11元,较2022年末970,780,054.18元增长11.81%[26]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从38.80%增至47.42%,金额增加272,246,813.60元至753,776,650.95元,主要因收入增长[131]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下降4.41个百分点至18.42%,金额为292,875,768.57元,主要因存货转化为销货成本[131] - 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增加3.69个百分点至10.39%,金额增加81,999,347.84元至165,156,581.91元,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131] - 公司应收账款净额约7.54亿元,其中防务客户占比较高[17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拟以总股本254,696,45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6] - 公司完成第三代95%抗坠毁座椅研制工作[92] - 公司确定5个新型号航空座椅配套关系[92] - 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具备全系列航空厨房插件研发与取证能力的企业[89] - 多款航空座椅完成鉴定试验并交付客户[115] - 多款复材构件处于工程研制阶段,部分已交付试用[115] - 航空厨房插件系列完成全系列产品适航取证[115] - 导航设备国产化项目部分产品交付试飞[115] - 模拟训练系统完成联试及地面鉴定试验[115] - 公司计划2024年启动天津园区建设,产生较大资金需求[174] - 公司2024年1月31日董事会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议案[165] - 公司2023年存货水平较高因客户采购延迟及民航维修集中备货[171] - 公司推进航空厨房插件产品FAA/EASA适航取证及空客供应商添加[159] - 公司开发eVTOL系列产品及LVC联合训练系统等重点项目[159] - 公司加强低成本设计、供应商招采比价等成本控制措施[163] - 公司2024年销售收入目标设定为9-10亿元人民币[156]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23年金额为574.7万元,较2022年3496.4万元下降83.6%[34]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2023年金额为4.7万元,较2022年400.4万元下降98.8%[37] - 产品退税被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2023年涉及金额803.1万元[37] - 维修退税被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2023年涉及金额257.9万元[37] - 软件退税被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2023年涉及金额88.1万元[37] - 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金额为4.67万元[88] - 其他收益为12,194,293.34元,占利润总额9.76%,主要来自政府补助[126] 子公司表现 - 航设公司净利润为7,926.77万元,是主要子公司中对净利润贡献最大的主体[144] - 机械公司营业收入为8,332.58万元,但净利润仅为121.43万元,利润率较低[144] - 民技公司净利润为709.11万元,净利润率达22.2%[144]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4年全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6655.4亿元,同比增长7.2%[42] - 中国现役民航飞机数量为4186架[48] - 预计到2041年中国将新引进9284架民航飞机[48] - 2023年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98.3%[48] - 2023年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146.1%[48] - 2023年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1%[48] - 2023年运输总周转量恢复至2019年的91.95%[48] - 2023年旅客运输量恢复至2019年的93.9%[48] - 2023年货邮运输量恢复至2019年的97.6%[48] - 2024年中国国防预算约16,65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147] - 中国民航2023年运输指标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91.9%-97.6%[149] - 波音预测中国民航维修市场未来需求达3,900亿美元[149] - 国产C919干线飞机储备订单突破1,200架[152] - 2022年中国工业数字化与软件市场规模2,407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16%[153] - 预测2027年中国工业数字化市场规模将达4,363亿元[153] 公司业务和能力 - 公司业务涵盖机载设备研制、航空维修服务、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等领域[41] - 公司航空维修业务拥有2600余项维修项目能力覆盖30多种机型[79] - 公司是国内排名前列的航空座椅与飞机客舱设备制造商[78] - 智能设备业务覆盖航空航天与防务领域包括智能工具柜/车/顶装车等产品[64][81] - 工业软件SIPDM系统集成IPD研发管理思想与解决方案销售方法论[65][81] - 复合材料业务已承接航天/航空/无人机/舰船等领域构件委托制造[78] - 公司采用直销与渠道结合模式销售智能设备及工业软件[71] - 测控设备业务覆盖航空器研发生产全过程含LVC训练等平台化产品[80] - 公司掌握95%生存率抗坠毁技术及动态仿真等核心航空座椅工艺[78] - 维修业务获CAAC/FAA/EASA及防务维修服务商资质认证[79] - 生产模式专注总装/系统集成/试验验证/适航取证等环节[72] - 销售量同比增长162.24%至2,625台/套[104]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战略新兴业务增长未达预期风险[168] - 公司存在高端人才缺失风险需加强引进和保留[169] - 公司存在重点项目未中标风险需保持产品竞争优势[170] 公司治理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股东大会3次包括年度股东大会1次和临时股东大会2次[179] - 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82]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9次会议[182] - 公司监事会由3人组成包括股东代表监事2名和职工代表监事1名[185] - 公司未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且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行为[181] - 公司资产与股东资产严格分开独立拥有生产经营相关资产所有权或使用权[194]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企业担任除董事监事外的职务[194] - 公司财务人员未在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企业兼职[194] - 公司治理状况与证监会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90] - 公司建立完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187]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7.92%[198] - 股东大会于2023年03月23日召开[198] - 股东大会于2023年03月23日披露[198] - 公司拥有独立银行账号和独立纳税资格[195] - 公司资金使用按公司章程独立决策[195] - 公司建立独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治理结构[196] - 公司具备独立完整业务体系和自主经营能力[197] - 控股股东出具避免同业竞争承诺[197]
安达维尔(300719)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