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为4.33亿元,同比下降29.91%[27][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下降5,183.46%[27][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7亿元[27][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6.13万元,同比改善[27][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15亿元,同比下降16.57%[27][29] - 总资产为14.52亿元,同比下降14.63%[27][29]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7.31%至3.106亿元[108][110] - 综合毛利率下降11个百分点至28.26%[1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1486万元[109]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7.13%至3.11亿元[116] - 原材料成本占比66.62%同比下降18.41%[11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下降5,135.33%[98]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91%至4.329亿元[108][110] 业务线表现 - MCU芯片销售额为1.95亿元,同比下降32.66%[28] - 模拟信号链芯片销售额为7,644.96万元,同比下降55.29%[28] - 健康测量AIOT芯片销售额为1.54亿元,同比上升4.90%[28] - MCU芯片营收下降32.66%至1.946亿元[112] - 模拟信号链芯片营收下降55.29%至7645万元[112] - 健康测量AIOT芯片营收增长4.90%至1.538亿元[112] - 健康测量AIOT芯片销售量同比增长56.49%至17,394.49万颗[114] - MCU芯片销售量同比下降28.02%至19,779.09万颗[114] - 模拟信号链芯片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5.59%[117] - 含ADC技术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较高[99]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5.83%,同比增加15.70个百分点[28] - 研发投入总额为1.984亿元,同比增长6.60%[80][8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5.83%,同比增加15.70个百分点[80] - 研发人员数量370人,同比增长7.25%[82][89]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1.534亿元,同比增长24.76%[82][89] - 研发辅助材料及测试费用同比增长64.52%[8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60%至1.984亿元[108][10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60%至198,421,384.95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同口径增长27.00%[124]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9842.14万元,占营业收入45.83%[41] - 研发投入较上年度增长6.60%[41] 研发成果与知识产权 - 新申请发明专利125项,获得发明专利批准39项[41] - 新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7项,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批准33项[41] - 新申请软件著作权3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批准41项[41] - 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25个,累计发明专利申请725个[78] - 累计申请发明专利725项,获得发明专利批准214项[94] - 累计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8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28项[94] - 累计申请软件著作权22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24项[94] - 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125项,获得发明专利批准39项,新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7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批准33项,新申请软件著作权3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批准41项[77] - 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725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批准214项,累计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82项,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28项,累计申请软件著作权224项,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224项[77] 技术与产品进展 - 公司2-5节BMS产品在头部客户端实现小批量出货[62] - 公司高可靠性工业级传感器调理芯片实现批量出货[62] - 公司通用MCU在工业控制通信电动工具等领域销售规模迅速扩大[63] - 公司12-18节BMS AFE芯片符合ASIL-D功能安全等级[62] - 公司压力触控方案在汽车应用领域开始头部客户导入[61] - PD系列MCU产品在储能市场和电动工具市场实现批量出货[64] - 公司第一代EC芯片在计算机头部客户端实现大规模量产[64] - 公司EC产品成为大陆首个通过Intel国际认证的产品[64] - 公司完成225个鸿蒙智联项目商机导入[66] - 公司完成28个品类83个SKU产品接入鸿蒙智联[66] - 多款车规级MCU芯片通过AEC-Q100认证并开始量产[65] - 公司通过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65] - ADC产品最小可测量信号达到42nV,最大线性误差不超过10ppm[52] - ADC最大增益温漂小于3ppm,温度传感器精度达正负2摄氏度[52] - 高精度ADC技术实现1%量级人体阻抗测量精度[71] - 人体阻抗测量相角精度达到±0.5度[71] - 公司ADC产品价格较国外产品有明显优势[71] - 专业级多频算法与黄金标准DEXA的相关系数高达0.97[72] - ESD性能达到8KV且EFT性能达到4KV的高可靠性MCU技术[72] - 通过0.1ohm高精度动态人体阻抗测量实现双脚心率及HRV测量功能[72] - 压力传感器信号测量架构支持uV级别微弱信号的高速低功耗检测[73] - 蓝牙应用技术将产品开发周期缩短至7-15天[73] - 前级放大器结合高速低功耗SARADC架构实现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73] - 多参数测量功能扩展包括心率、相位角、重心及平衡度[72] - 惠斯通电桥检测技术通过分时控制参考电压显著降低传感器功耗[73] - 高可靠性MCU技术完成对国外产品的替代并提升终端产品国产化率[72] - 蓝牙技术标准化推动传统体重秤转向智能体脂秤并带动行业升级[73] - 公司电池电量监测芯片在VBAT模式下功耗低于6微安,超过国外竞品水平[75] - 公司嵌入式控制器EC芯片最高频率60兆赫兹,DMIPS/MHz为1.05,Cormark/MHz为2.24,超越竞争对手[75] - 公司车规级MCU设计技术满足ISO 26262 ASILD功能安全等级,可靠性达到AEC-Q100 Grade0/1标准[75] - 公司发明专利"可编程增益放大器、集成电路、电子设备及频率校正方法"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77] - 公司电池电量监测芯片实现高精度、高集成度、宽工作电压和广环境温度适应性,价格较国外产品有较大优势[74] - 公司EC芯片的推出打破了海外公司对我国电脑产业核心芯片的垄断,实现了国产替代[74]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6.02%至29,055,516.81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实际下降9.07%[124]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4.00%至48,940,602.92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实际增长5.74%[124] - 晶圆、封装及测试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94.22%[101] 销售与客户 - 境内营收占比97.7%达4.228亿元[112] - 经销模式营收占比84.6%达3.664亿元[112] - 经销模式销售额同比下降32.49%[113] - 境外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3.00%[11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40.27%达1.74亿元[119][120] - 与头部客户A合作项目十余个[96] 采购与供应商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26,396.27万元,占采购总额比例67.35%[10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67.35%达2.64亿元[121][12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2023年为128,782.19元,较2022年1,597,073.66元下降91.9%[3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23年为14,745,535.90元,较2022年39,269,234.04元下降62.5%[33]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22年为7,494,759.52元,2021年为15,568,057.68元[33] - 委托资产管理损益2023年为65,343.56元,较2022年145,183.56元下降55%[3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23年为13,708,940.15元,较2022年42,935,387.96元下降68.1%[3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变动减少94,161,187.22元,对利润影响161,187.22元[36]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按新规调整后减少5,637,745.30元至37,297,642.66元[35] - 债务重组损失2023年发生376,000.00元[33] - 其他营业外收支2023年实现收入100,898.39元,2022年亏损1,243,763.13元[34] 资产与现金流 - 应收款项融资增加2,899,541.54元,期末余额3,658,067.54元[3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177,771,208.43元改善至7,199,222.17元[1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537,300,492.21元转为净流出108,937,858.38元,同比下降120.28%[125][126] -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41.07%至150,552,186.62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5.02%降至10.37%[130]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70.83%至38,028,5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从7.66%降至2.62%[130] - 在建工程同比大幅增长745.73%至36,921,083.54元,主要因可转债发行后资本化利息及基建投入[1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下降100%至0元,主要因资金理财到期赎回[130]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229亿元人民币[142][143] - 银行理财产品期末数为9416.12万元人民币[144]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365.81万元人民币[14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2800万元人民币[144]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145][147] 子公司与投资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西安芯海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康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14]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合肥市芯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香港芯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4] - 合肥芯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17.13万元人民币[149] - 成都芯海创芯科技净利润-4,159.35万元人民币[150] - 上海芯海创芯科技净利润-2,220.30万元人民币[150] - 深圳市芯崛科技净利润-1,006.96万元人民币[150] - 深圳市芯海创芯科技净利润-716.89万元人民币[150] - 成都芯海创芯科技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150] - 上海芯海创芯科技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150] 融资与募投项目 - 公司变更首发上市募投项目实施方式,将9384万元人民币用于购置房产的资金改为购买土地并自建办公场所[140] - 报告期内支付深圳项目建设款及相关税费共计1349.65万元人民币[140]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1亿元人民币[141] - 报告期内支付成都项目建设款及相关税费共计922.66万元人民币[141]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2023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上市时已实现盈利[4] - 公司股东包括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和深圳力合新能源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13] - 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为盐城芯联智合企业咨询顾问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3] - 公司治理架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管理层组成[161] - 董事会下设战略提名薪酬与考核及审计四个专门委员会[164]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包括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12项制度[162] - 2023年公司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包括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163] - 董事会2023年共召开12次会议[164] - 监事会2023年共召开7次会议[165]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2项议案[167]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项议案[167]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项议案[167] - 公司2023年共召开12次董事会会议[191] - 所有董事2023年均亲自出席全部12次董事会会议[191]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共召开8次会议[194] - 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董事出席次数为3次[191]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3年3月29日审议通过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187]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3年3月29日审议通过2023年度财务预算报告[187]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3年3月29日审议通过2022年度利润分配议案[187] -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23年8月29日审议通过2023年半年度报告[190] -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7日审议通过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190]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3年4月28日审议通过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18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经审计委员会确认真实准确完整无欺诈舞弊行为及重大错报[195]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经审计委员会确认真实准确完整无欺诈舞弊行为及重大错报[195]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议案获审计委员会通过[195] - 公司续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担任2023年度财务审计及内控审计机构[195]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经审计委员会确认真实准确完整无欺诈舞弊行为及重大错报[196] - 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获薪酬与考核委员会通过旨在建立长效激励机制[198] - 公司向董事长兼总经理卢建国授予限制性股票议案获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批准[198] - 公司2023年度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标准议案获薪酬与考核委员会通过[198]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万巍任职资格经提名委员会审查通过[197]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于2023年12月进行调整[196] 董事、监事及高管变动与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卢国建年度内减持股份199,945股,减持比例0.5%,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172] - 副总经理杨丽宁年度内减持股份30,000股,减持比例23.8%,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174] - 离任董事会秘书黄昌福年度内减持股份8,400股,减持比例25%,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174] - 离任副总经理丁京柱通过股权激励归属增加持股63,000股[174] - 公司所有董事、监事及高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023.26万元[174] - 董事长卢国建年度税前报酬为103.62万元,占高管总报酬10.1%[172] - 财务总监年度税前报酬为83.19万元[172] - 独立董事年度税前报酬均为12万元[172][174] - 副总经理郭争永年度税前报酬最高,为94.70万元[174] - 公司高管持股总数从40,320,315股减少至40,144,970股,净减少175,345股[17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实际获得报酬合计948.85万元[183]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2023年实际获得报酬合计278.28万元[183] - 公司原董事会秘书黄昌福于2023年6月20日因工作安排原因离任[177] - 公司原副总经理丁京柱于2023年9月25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78] - 万巍于报告期内被聘任为公司董事会秘书[184] - 卢国建持有员工持股平台盐城芯联智合30.4789%出资份额[180] - 独立董事丘运良同时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等4家单位任职[181] - 独立董事蔡一茂同时担任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181] - 独立董事陈军宁同时担任合肥宁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181] 员工与激励 - 公司员工总数达到51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92.74%[47]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177人,占员工总数34.71%[47] - 公司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提升员工主人翁意识[159]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44.07万元,同口径同比增长11.50%[89] - 研发技术队伍占公司总人数72.55%[95] - 硕士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65.41%,同比提高3.38个百分点[90] 审计与合规 - 公司已聘请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3]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
芯海科技(688595)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