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滨江服务(03316) - 2023 - 中期业绩
滨江服务滨江服务(HK:03316)2023-08-25 08:30

收入表现(同比) - 公司收入达人民币11.90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43.1%[2] - 总收入为1,190,076千元,同比增长43.1%[14] - 总收入人民币11.901亿元,同比增长43.1%[42][45]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43.1%至人民币11.90076亿元,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7.1935亿元(占60.4%)同比增长34.3%[56][57] 业务线收入(同比)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人民币7.194亿元,占总收入60.4%,同比增长34.3%[2]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人民币2.795亿元,占总收入23.5%,同比增长19.1%[2] - 5S增值服务收入人民币1.912亿元,占总收入16.1%,同比增长211.9%[2] - 物业管理部门收入为719,350千元,同比增长34.3%[14]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279,492千元,同比增长19.1%[14] - 5S增值服务收入为136,078千元,同比增长588.8%[14]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人民币7.194亿元[42][45]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人民币2.795亿元[42][45] - 5S增值服务收入人民币1.912亿元[42][45] - 5S增值服务收入同比激增212.0%至人民币1.91234亿元,主要受优居服务收入增长1,764.8%驱动[56][57]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总收入7.19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3%[48][49] - 土地管理收入321万元同比减少62.6%[48] 利润与利润率(同比) - 毛利为人民币3.18亿元,同比增长21.3%,毛利率26.7%下降4.8个百分点[2] - 期内利润人民币2.375亿元,同比增长23.4%,净利率20.0%下降3.1个百分点[2] - 毛利人民币3.18亿元,同比增长21.3%[42][45] - 毛利率26.7%,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42][45] - 整体毛利率下降4.8个百分点至26.7%,主要因低毛利率的优居硬装服务占比提升[58][61] - 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下降1.5个百分点至19.2%,因公司提升服务品质并增加管理投入[59] - 非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下降5.4个百分点至40.5%,受地产行业下行影响导致服务收费调整[60] - 期内利润同比增长23.4%至人民币2.375亿元,但净利率下降3.1个百分点至20.0%[69] 成本与费用(同比) - 员工成本为446,459千元,同比增长26.7%[21] - 外包劳工成本为151,137千元,同比增长43.3%[23] - 销售成本同比上升53.2%至人民币8.72亿元,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及优居服务快速发展[62] - 销售及营销开支增至人民币760万元,因经纪业务和优居服务增长导致佣金增加[63] - 员工成本为人民币446.5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6.7%[75] 在管建筑面积表现(同比) - 在管建筑面积达48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管建筑面积达48.7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4%[36] - 在管建筑面积达到48.7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4%[42] - 总在管面积48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4%项目总数328个[48][49] 第三方在管面积表现(同比及占比) - 来自独立第三方的在管建筑面积2730万平方米,占比56.1%上升4.1个百分点[3] - 2023年上半年新增在管建筑面积670万平方米,其中62.3%来自独立第三方[3] - 第三方在管建筑面积占比达56.1%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36] - 2023年上半年新增在管建筑面积6.7百万平方米其中第三方占比62.3%[36] - 第三方在管建筑面积27.3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4%[43] 合约建筑面积表现(同比) - 合约建筑面积达74.2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4%[36] - 合约建筑面积达到74.2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4%[42] 地区收入与面积分布 - 滨江集团开发物业收入3.559亿元同比增长21.6%在管面积2140万平方米[48] - 独立开发商开发物业收入3.602亿元同比增长53.7%在管面积2730万平方米[48] - 杭州地区收入5.125亿元占总额71.3%在管面积3012万平方米[49] - 浙江省(不含杭州)收入1.799亿元同比增长52.5%在管面积1694万平方米[49] - 杭州市在管面积占比61.8%其中53.9%来源于独立第三方[50] - 浙江省外收入2698万元同比增长133.1%在管面积164万平方米[49] 现金及流动性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人民币20.196亿元,较2022年底增长3.6%[6] - 现金及等价物为人民币2,019.6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3.6%[70] 资产与负债变动 - 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011.6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14.1%[7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493.6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43.7%[7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人民币943.8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40.4%[74] - 投资物业、物业、厂房及设备为人民币32.3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20.1%[71] - 流动比率从2022年12月31日的1.6倍下降至1.2倍[70] 应收款项及减值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为3,093千元,同比下降19.7%[23]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减少20.5%至人民币310万元,因加强应收账款催收管理[65]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扣除拨备)增长54.7%至人民币4.084亿元[29] - 贸易应收款项一年内账期占比95.7%,金额达人民币3.907亿元[31] 应付款项及合约负债 - 合约负债大幅增长70.5%至人民币15.466亿元[31] - 第三方贸易应付款项增长17.8%至人民币1.51亿元,其中3个月至1年内账期款项激增265倍[32] - 合约负债为人民币1,546.6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大幅增长70.5%[71] - 应付关联方款项为人民币4587.1万元,其中预收服务费人民币4319.8万元[32] - 代表业委会收取现金增长16.3%至人民币4591.2万元[32] 税务相关 - 即期所得税为61,071千元,同比增长6.2%[24] - 中国附属公司源泉税拨备为人民币1528.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3.9%[26][27] - 递延所得税负债变动:损益扣除人民币1528.8万元,转拨至即期税项人民币2900万元[27] 每股盈利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2.31亿元,同比增长21.4%,加权平均股数2.764亿股[28] 政府补助 - 政府补助为2,296千元,同比下降50.6%[17] 融资收入 - 融资净收入增长76.0%至人民币3080万元,因定期存款增加及高收益存款产品贡献[66] 客户集中度 - 公司存在单一客户贡献超过总收入10%的情况[15] 股息分派 - 宣派末期股息每股1.001港元,总额达2.767亿港元(约人民币2.509亿元)[33]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7] 项目与荣誉 - 期内公司在管项目获得共计69项荣誉[40] - 杭州云荷廷云轩项目物业费为人民币4.5元/平方米/月[36] - 杭州中家德玺尚座项目物业费为人民币6.5元/平方米/月[36] - 宁波宁光府项目物业费为人民币5.5元/平方米/月[36] - 新增战略合作方浙江志城集团合约项目覆盖18个城市[36] - 签约南京银行杭州分行大厦及青田环球购物中心等非住宅项目[36]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动用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50.5百万港元[82] - 重新分配后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240.6百万港元[83] - 重新分配后用于更新管理服务系统及人才招募培养的未动用款项为123.4百万港元[83] - 重新分配后用于与政府及物业开发商合作设立合营公司的未动用款项为70.2百万港元[83] - 重新分配后用于运营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的未动用款项为47.0百万港元[83] - 期内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总计9.9百万港元[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成立24家合营公司[83]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2月31日前将剩余未动用所得款项使用完毕[84] - 原计划用于收购物业管理公司的159.4百万港元款项已完全重新分配[83] - 原计划用于投资资产管理平台的113.8百万港元款项已完全动用[83] 员工人数 - 员工总数10,709名,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373名[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