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7亿元,较上年减少24.02%[5] - 202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5435.34万元,同比下降142.62%[5] - 202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7421.17万元,同比下降182.84%[5] - 2022年下半年收入较上半年环比下降40.62%[5] - 2022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8573.60万元[5] - 2022年营业收入22.07亿元,较2021年的29.05亿元减少24.02%[2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5435.34万元,较2021年的1.28亿元减少142.62%[24]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45.71万元,较2021年的3.39亿元减少85.99%[24] - 2022年末资产总额38.77亿元,较2021年末的35.30亿元增长9.81%[2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84亿元,较2021年末的15.21亿元减少15.62%[24]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10.06万元,2021年为 - 1126.14万元,2020年为 - 441.82万元[30]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149.47万元,2021年为5177.17万元,2020年为3233.03万元[30]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995.50万元,2021年为3783.54万元,2020年为1695.24万元[31]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7亿元,较上年减少24.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35.34万元,同比下降142.62%;扣非净利润-7421.17万元,同比下降182.84%[69] - 2022年存货跌价合计计提6804.71万元[69] - 2022年销售费用为16,359,236.59元,较2021年的21,299,039.07元减少23.19%,主要系销售人员薪酬及销售服务费减少所致[86] - 2022年管理费用为155,199,717.91元,较2021年增长10.81%,主要系中介服务费及折旧增加所致;财务费用为9,794,039.25元,较2021年减少56.85%,主要是报告期内汇率变动所致;研发费用为134,295,519.38元,较2021年增长1.10%,主要系加大新项目研发投入所致[87]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342955193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08%,2021年投入金额为1.3283855862亿元,占比4.57%,2020年投入金额为1.1165454154亿元,占比4.53%[90]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227人,占比12.97%,2021年数量为443人,占比18.23%,变动比例分别为-48.76%和-5.26%[89]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8.0162896589亿元,同比减少12.42%,现金流出小计27.5417190096亿元,同比减少3.71%,现金流量净额4745.706493万元,同比减少85.99%[90]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7.002791万元,同比增加56.54%,现金流出小计7.4463009901亿元,同比增加131.17%,现金流量净额-7.419600711亿元,同比下降125.32%[90]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5.6483713746亿元,同比增加32.33%,现金流出小计12.256423603亿元,同比增加21.29%,现金流量净额3.3919477716亿元,同比增加97.26%[90]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3014859006亿元,2021年为1.9313617705亿元,同比下降270.94%[9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86.54%,系报告期内整体收入规模减少所致[90][9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25.32%,主要系报告期内新项目建设增加投资所致[90][9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上升86.71%,主要系新项目建设项目贷款增加所致[90][91] - 投资收益为 -98,468.36 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0.13%[94] - 资产减值为 -85,598,383.16 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113.97%[94] - 营业外收入为 5,238,851.33 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6.98%[94] - 2022 年末货币资金 740,349,032.63 元,占总资产 19.10%,较年初比重降 7.35%[95] - 2022 年末应收账款 528,296,823.57 元,占总资产 13.63%,较年初比重降 8.87%[95] - 2022 年末在建工程 747,321,705.13 元,占总资产 19.28%,较年初比重增 15.61%[95] - 报告期投资额 644,799,576.78 元,上年同期 109,212,546.60 元,变动幅度 490.41%[99] - 2022 年末长期借款 396,803,488.65 元,占总资产 10.24%,较年初比重增 6.74%[95] - 2022 年末固定资产 825,878,743.12 元,占总资产 21.30%,较年初比重降 2.66%[95]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背光显示模组行业收入20.69亿元,占比93.72%,同比减少25.21%;其他收入1.39亿元,占比6.28%,同比减少0.33%[73] - 2022年国内地区销售22.06亿元,占比99.94%,同比减少24.05%;国外地区销售133.16万元,占比0.06%,同比增长196.10%[73] - 2022年背光显示模组行业毛利率14.31%,同比下降1.36%;其他行业毛利率14.48%,同比增长1.58%[75] - 2022年国内地区销售毛利率14.30%,同比下降1.23%;国外地区销售毛利率41.05%,同比增长2.38%[75] - 2022年背光显示行业销售量为344,157.85kpcs,较2021年的450,687.52kpcs减少23.64%;生产量为557,252.55kpcs,较2021年的803,825.46kpcs减少30.67%;库存量为74,364.33kpcs,较2021年的78,769.38kpcs减少5.59%[76] - 2022年背光显示模组行业主营业务成本为1,772,557,855.90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3.73%,较2021年减少24.00%;其他主营业务成本为118,508,256.22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27%,较2021年减少2.14%[79] - 2022年直接材料成本为126,464.37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1.35%,较2021年减少25.34%;直接人工成本为16,904.93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54%,较2021年减少30.77%;制造费用为33,886.49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19.12%,较2021年减少14.07%[80] 公司业务发展与技术相关 - 公司所在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34][35] - 公司是半导体显示面板重要零部件背光显示模组一站式综合方案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多类终端产品[40] - 2022年下半年显示行业低迷,随着库存出清,有望见底复苏[37] - CINNO Research预测2025年Mini - LED背光模组年出货量可达1.7亿片,基板面积可达5000万平方米[38] - Omdia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OLED面板市场规模为433亿美元,预计2027年可达577亿美元,CAGR为5.9%[39] - 公司积累了多项与Mini - LED和OLED显示技术相关的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化进程[41] -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发拓展车载市场,成功设计开发多种车载应用背光产品[42] - 公司车用Mini - LED背光产品与众多Tier1供应商及整车厂展开合作[42][43] - 公司掌握6代Open Mask国产化技术,已通过多家客户验证,实现批量供货[43] - 公司在成都建成6G OLED open mask精密再生生产线,已通过多家客户验证并拿到稳定订单[43] - 2022年7月公司中标华星光电T9项目,扩大中尺寸背光领域市场份额[45] - 全球Mini - LED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23.2亿美元,CACR高达149%[46] - 公司控股子公司博晶科技占地约400亩,规划总投资50亿元,新建厂房及配套用房约28.7万平米[47] - 公司已研发15.6寸及12.8寸Mini - LED产品,预计23年Q2左右实现Mini - LED车载背光模组小批量出货[48][49] - 公司是国内自主研发导光板并实现量产的背光显示模组企业之一[61] - 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掌握FMM及Open Mask设计及制造技术的企业之一[61] - 公司已实现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用背光显示模组的自动化生产[64] - 公司为半导体显示面板重要零部件背光显示模组一站式综合方案提供商[6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已申请专利555项(含发明专利187项),其中已获授权383项(含发明专利32项)[68] - Mini - LED相关领域有效申请专利84项,其中发明专利55项,已获授权专利42项(含发明专利5项)[68] - OLED相关领域有效申请专利16项(含发明专利8项),已获授权专利12项(含发明专利4项)[68] - 公司已掌握6代Open Mask国产化技术,在成都建成6G OLED open mask精密再生生产线并获稳定订单,滁州FMM项目积极建设中[71] - 前光导光板项目预计2023年Q3季度开始小批量生产,Q4增量扩大市场份额[88][89] 公司子公司相关 - 2022年4月14日新设立滁州信冠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博晶科技(滁州)有限公司持股65.00%;5月30日新设立拓维光电材料(滁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成都拓维高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00%;7月27日注销翰博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12月12日新设立合肥博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欧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0.00%[81][82] - 重庆博硕光电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3231万元,总资产900948001.53元,净资产399702178.29元,营业收入881240295.02元,营业利润34896390.05元,净利润33921249.09元[116] - 合肥星宸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0万元,总资产160194758.43元,净资产90052287.12元,营业收入190977365.17元,营业利润21081023.77元,净利润19206312.37元[116] - 重庆星宸光电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总资产127386874.35元,净资产84255676.46元,营业收入152356209.04元,营业利润21720076.64元,净利润20650625.13元[116] - 合肥领盛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总资产138980470.59元,净资产92774491.28元,营业收入170487975.42元,营业利润22094349.54元,净利润19822942.79元[116] - 重庆步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总资产101521626.24元,净资产91391667.69元,营业收入47991688.45元,营业利润19521258.95元,净利润16794161.74元[116] - 博讯光电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1192.4万元,总资产1184069415.71元,净资产246662811.46元,营业收入813636178.14元,营业利润77047290.14元,净利润60551217.18元[116] - 博晶科技(滁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4150万元,总资产667489790.04元,净资产229897165.39元,营业收入439754.81元,营业利润15646703.5元,净利润11602833.5元[116] 公司募集资金相关 - 2020 - 202
翰博高新(301321)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