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杰创智能(30124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杰创智能杰创智能(SZ:301248)2023-04-24 16:00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业绩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有所下滑[4] - 营业收入为7.51亿元,同比下降20.1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23.79万元,同比下降46.52%[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02.94万元,同比下降63.32%[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51%,同比下降13.9个百分点[19] - 营业收入75,056.4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18%[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3.7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6.52%[59] - 营业收入75056.42万元,同比下降20.18%[69][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3.79万元,同比下降46.52%[69]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6332.28万元,环比显著下滑[73] - 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84.08万元,显著低于其他季度[21] - 公司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623.79万元[181] - 公司2022年母公司实现净利润7636.52万元[181] - 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623.79万元[185] - 2022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7636.52万元[185] 利润分配预案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02,47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4]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包括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5股[4]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4] - 公司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含税),总计派发现金2049.4万元[181] - 公司计划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5股,总股本增加至1.537亿股[181] - 公司2022年发放现金股利2049.4万元[181] - 发放现金股利2049.40万元[185] -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0元(含税)[185] - 每10股转增5股,增加股本5123.50万股[185] - 转增后总股本增至1.54亿股[18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534.10万元,同比上升82.97%[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34.10万元,同比改善82.97%[6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82.97%至-534.1万元[9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135.66%至15.38亿元[9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飙升658.18%至7.24亿元[91]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资产总额增长至22.49亿元,同比上升47.35%[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增长至16.11亿元,同比上升158.32%[19] - 公司总资产224,873.05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47.35%[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61,107.32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158.32%[59]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5.71个百分点至29.71%[95] - 存货占比下降15.64个百分点至16.60%[95] - 固定资产占比增长13.55个百分点至14.28%[95] - 合同负债占比下降10.38个百分点至11.88%[9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6750万元,本期购买16.495亿元,出售15.32亿元,期末数为1850万元[98]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80.18万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4719.42万元,期末数达1.355亿元[98]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1764.82万元,其他变动减少284.82万元,期末数1480万元[98] - 公司部分自用房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1.267亿元较账面价值4719.42万元增值7957.87万元[98] - 货币资金受限2273.21万元,主要为保证金及票据保证金[100][101] - 固定资产受限3.047亿元,用于抵押借款[101] - 固定资产借款合同金额3亿元,实际借款余额1406.17万元[102] 成本与费用 - 直接材料成本38299.87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9.31%[80]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4.22%至4802.92万元,主要因总部大楼投入使用导致折旧费用增加[85]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542.20%至-785.98万元,主要因活期存款利息收入增长[8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1%至6372.32万元[8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85%至4472.50万元[85] 业务线表现 - 智慧安全业务收入14819.20万元,同比下降48.42%,毛利率33.82%[75] - 智慧城市业务收入60237.22万元,同比下降7.75%,毛利率24.54%[75] - 系统集成服务收入64030.96万元,同比下降17.81%,毛利率23.43%[75] - 通信安全管理产品销售收入4804.83万元,同比下降60.74%,毛利率67.75%[75] - 技术服务收入6220.63万元,同比增长60.17%,毛利率24.69%[75]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支出6,372.32万元,较去年增长2.11%,占营业收入比例8.49%[64]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取得授权专利46项(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232项[62]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183人,同比增长12.96%[89] - 研发投入金额为6372.3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49%[89] - 研发人员中本科学历111人,同比增长15.63%[89]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38人,同比增长18.75%[89]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68人,同比增长28.30%[89]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0元,资本化率为0%[89] - 身份识别芯片研发项目处于系统测试阶段,重点突破RFID和人脸双重身份认证技术[86] - 面向智能安全的FPGA视觉计算平台研发处于系统测试阶段,旨在提升视觉计算效率与识别精度[86] - 5G便携式主主动一体检测分析系统处于系统测试阶段[88] - 基于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溯源平台处于开发阶段[88] - 资产准入控制及管理平台处于系统测试阶段[88] - 私有云技术平台处于开发阶段[88] - 公司自主研发云计算平台全面兼容六大国产服务器芯片[42] - 公司通过CMMI5 2.0版评估并获最具影响力人工智能企业称号[42] 市场与客户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8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4.91%[83] - 客户1销售额为9016.4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2.01%[8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5348.2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4.02%[84] - 供应商1采购额为1673.3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39%[84] - 公司安全产品执行"以销定产,并保持适当安全库存"的生产政策[57] - 公司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并计划扩充销售团队以辐射全国业务拓展[127] 投资与募集资金 - 报告期投资额1.186亿元,较上年同期1.828亿元下降35.08%[103] - 杰创智能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累计投入4.253亿元,项目进度94.51%[104] - 募集资金总额9.115亿元,本期已使用2.26亿元,尚未使用6.855亿元[109]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不超过8亿元人民币,自有资金现金管理额度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111] - 截至2022年末,公司累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未到期余额为1.5亿元人民币[111] - 智慧城市平台升级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38亿元,实际投入2332.8万元,投资进度16.93%[112] - 智慧安全产品升级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总额9257万元,实际投入948.8万元,投资进度10.25%[112] - 杰创研究院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1亿元,实际投入1267.54万元,投资进度11.53%[112]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6亿元,实际投入1.81亿元,投资进度69.52%[112]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承诺投资额6亿元,实际累计投入2.26亿元[112] - 超募资金金额3.12亿元,截至2022年末暂未确定用途,用于现金管理[114]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共计4907.93万元[114] - 截至2022年末,公司使用15亿元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114]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2年06月01日召开,审议通过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议案[17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均为李卓屏[4]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36,910,000股,期内无变动[154] - 董事长孙超持股14,279,000股,占期末总股本的38.7%[153][154] - 总经理龙飞持股8,269,000股,占期末总股本的22.4%[153][154] - 董事谢皑霞持股6,136,000股,占期末总股本的16.6%[153][154] - 董事朱勇杰持股6,850,000股,占期末总股本的18.6%[153][154] - 财务总监李卓屏持股335,000股,占期末总股本的0.9%[153][154] - 独立董事及监事持股均为0股[153][154] - 职工监事甘留军离任时持股120,000股,占期末总股本的0.3%[154][155] - 报告期内3名董事/监事离任:独立董事庄学彬[154]、董事刘让杰[155]、职工监事甘留军[155] - 所有管理人员本期股份增减变动均为0[153][154] - 董事会秘书李卓屏因工作调整辞任,辞任后保留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职务[156] - 独立董事庄学彬于2022年1月12日因个人工作原因离任[156] - 独立董事赵汉根于2022年1月13日经股东大会选举就任[156] - 董事刘让杰于2022年5月28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56] - 李卓屏于2022年6月17日经股东大会选举就任董事[156] - 严福洋于2022年6月1日被聘任为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156] - 职工监事甘留军于2022年8月18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56] - 职工监事邢少英于2022年8月18日经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就任[156] - 副总经理严福洋为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曾任职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及多家证券公司[164] - 董事长孙超在广东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及广州常青云科技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兼经理,未领取报酬[16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384.3万元[169] - 董事长孙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5.65万元[169] - 董事兼总经理龙飞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39.83万元[169] - 监事会主席汪旭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35.18万元[169] - 监事张海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2.48万元[169] - 独立董事刘桂雄、卢树华、赵汉根各自从公司获得税前津贴6.83万元[169] - 董事谢皑霞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8.28万元[169] - 董事朱勇杰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8.31万元[169]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卓屏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8.98万元[169] - 市场总监孙凌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38.57万元[169] - 报告期内召开6次股东大会审议24项议案[141]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召开9次会议审议55项议案[143] - 监事会召开7次会议审议26项议案[145] - 董事孙超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9次,实际出席9次,出席股东大会6次[172] - 董事龙飞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9次,实际出席9次,出席股东大会6次[172] - 董事谢皑霞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9次,实际出席9次,出席股东大会6次[172] - 董事朱勇杰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9次,实际出席9次,出席股东大会6次[172] - 董事陈小跃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9次,实际出席9次,出席股东大会6次[172] - 董事李卓屏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5次,实际出席5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172] - 审计委员会2022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内容包括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财务报告等事项[174]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59.73%[151]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61.35%[151]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36.04%[151]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41.26%[151] - 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41.25%[151] - 2022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37.65%[151]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共有员工753人,其中研发人员183名,占比24.30%[64] - 公司研发人员中本科348人、硕士及以上58人[64]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753人,其中技术人员361人(占比47.9%)[177] - 报告期末研发人员183人(占比24.3%)[177] - 员工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58人(占比7.7%),本科348人(占比46.2%)[178] - 公司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外引进人才和对内培养人才梯队力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130] - 公司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范人力资源引进、管理、晋升、调岗、辞退等工作程序[195] 风险因素 - 公司主要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研发成果不及预期等风险[4] - 公司市场拓展和项目实施进度在报告期内有所放缓[4] - 公司面临智慧安全与智慧城市领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需维持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等专业资质[132] - 主营业务收入呈现明显季节性波动,上半年收入较少,下半年尤其第四季度较高[133] - 净利润受人力成本与研发投入均衡支出影响,上半年明显少于下半年[133] - 业务区域高度集中于华南地区,存在区域经营环境变化风险[134] - 应收账款存在坏账风险,因项目周期长达数月至数年且按进度分批付款[136]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至-1282.96万元占利润总额-20.91%[93] 其他收益与损失 - 政府补助金额为1290.07万元,同比下降16.88%[24]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780.18万元[24] - 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10.55%达647.13万元[9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占利润总额12.72%达780.18万元[93] 业务模式与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智慧安全和智慧城市两大综合解决方案[45][46] - 智慧安全业务聚焦社会安全管理和通信安全管理两个细分领域[48] - 通信安全管理产品包括数据感知采集、数据传输组网和数据存储分析三大类[50] -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涵盖智慧民生、城市管理与服务和数据中心三大领域[52] - 公司业务模式提供全周期服务包括业务咨询、方案设计、设备采购、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及运营维护[45][47] - 智慧安全业务模式从项目总包转向以自研核心产品为主的综合解决方案[49] - 公司取得公安部列装合作资格并开发宽带无线电监测等系列产品[50] - 社会安全管理方案通过布设感知设备实现安全基础要素的智能感知[51] - 公司大力发展智慧安全业务,提供融合智慧民生、城市管理、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平台运维等服务的智慧城市建设整体解决方案[123] - 公司持续投入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号及协议分析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124] - 公司以广州、北京双总部为中心,完善营销管理体系与研发技术体系,建立覆盖全国及海外的销售服务网络[125] - 公司2023年将通过市场增效、研发增效、管理增效等维度提升效能,同时优化项目成本和管理成本[126] - 公司加快5G、人工智能技术在现有产品和平台上的融合与集成,推出升级产品和解决方案[128] - 公司持续投入通信安全产品研发,重点开展声、光、电等相关技术研发及电子对抗领域产品开发[129] 地区表现与拓展 - 公司在31个地区设立分公司,销售范围覆盖全国[53] - 已在辽宁、青海设立分公司拓展东北、西北地区业务[134]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2020年全国人口城镇化率为63.9%[33] - "十四五"规划目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22%[33] - 2022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5.22%[39] - 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8%[36] - 2022年国防支出预算14,760.81亿元同比增长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