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顺科技(301237)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和顺科技和顺科技(SZ:301237)2022-04-18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6.396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调整后的3.77亿元增长69.6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调整后的7417.44万元增长66.76%[20] - 公司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06元/股,较2020年调整后的1.24元增长66.13%[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13%,较2020年调整后的23.80%提升6.33个百分点[20]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63,962.38万元,同比增长69.66%[8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69.54万元,同比增长66.76%[8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为6.3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66%[88]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69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收入[22] - 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达3745.07万元人民币[22] - 公司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4亿元[178]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聚酯薄膜直接材料成本为3.1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53%,占营业成本74.29%[9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2.65%至23,455,575.55元[96]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5.79%至25,156,556.92元[9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8.84%至5,020,911.46元[96]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52.66%至2346万元,但占营业收入比例下降0.41个百分点至3.67%[99] - 能源采购成本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7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80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调整后的5045.9万元增长66.08%[20] - 第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最高,达3654.63万元人民币[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6.08%至8380万元,主要因营收增长69.66%且应收账款未大幅增加[100][10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15.92%至-5144万元,因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38.34%[10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160.54%至-2294万元,主因银行融资及拆借款减少[101]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总额达到6.62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调整后的5.336亿元增长24.0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724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调整后的3.487亿元增长35.47%[20] - 货币资金增加111万元(2.6%)至539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微增0.12个百分点[105]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48.1%至600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47个百分点[105] - 存货同比增长38.7%至9027万元,因销售规模扩大备货增加[105] - 在建工程激增1689.8%至4071万元,主因仁和项目投入[105] - 资本公积为1.13亿元[178]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为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薄膜)[12] - 公司产品涵盖功能性聚酯薄膜包括电子产品用膜、电工电气用膜等[13] -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柔性电路板、烫印转移等工业场景[13] - 公司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透明膜及其他功能膜三大类[80] - 聚酯薄膜业务收入为6.303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8.54%,同比增长68.30%[88] - 其他功能膜收入为1.3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3.91%[88] - 公司2021年推出太阳能背板用膜产品并实现规模化生产[84] - 有色光电基膜已研发销售23μm特种光电基膜和12μm有色膜[40] - 窗膜产品紫外线阻隔率最高达99%以上红外线阻隔率最高达90%以上[47] - 阻燃膜产品通过美国UL认证阻燃等级达到UL94 VTM-0级厚度范围25μm-100μm[47] 生产与产能 - 公司拥有5条全自动化BOPET薄膜生产线,其中4号和5号线为德国布鲁克纳生产线[39] - 公司拥有五条生产线,其中第四、五号生产线为德国布鲁克纳生产线[76] -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设计产能为4.2万吨[71] -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产能利用率为100%[71] - 在建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产能为7.3万吨(预计2023年达产)[71] - 产品销售量50,293.18吨,同比增长63.49%[92] - 产品生产量51,493.43吨,同比增长64.90%[92] - 库存量6,179.46吨,同比增长35.24%[92] - 公司采用熔融挤出工艺生产聚酯薄膜[13] - 公司生产涉及电晕处理等表面改性工艺[1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中心2016年被认定为杭州市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取数十项专利,共有3项产品获得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奖项[75] - 公司已获取数十项专利技术[45] - 透明膜厚度公差控制在±1.5%以内,38微米及以上薄膜MD方向收缩率低于1%[40] - 窗膜对360-400nm波段紫外线阻隔率达到100%,23μm厚度时最低透光率为1%[42] - 阻燃膜阻燃等级最高达VTM-0水平,最薄厚度为25μm[42] - 太阳能背板用膜通过48小时快速老化测试后力学性能和绝缘性能达标[42] - 透明型太阳能背板膜项目处于小试阶段,目标透光率≥86%[97] - 高透光率薄膜项目目标雾度小于1.0,透光率大于90%[97] - 有色哑光阻燃薄膜项目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目标达到UL94 VTM-0级标准[97] 采购与供应链 - 聚酯切片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79.91%[70] - 功能性母粒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10.63%[70] - 聚酯切片上半年平均采购价格为5.23元/单位[70] - 聚酯切片下半年平均采购价格为6.23元/单位[70] - 功能性母粒上半年平均采购价格为19.55元/单位[70] - 功能性母粒下半年平均采购价格为16.93元/单位[70]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288,227,909.77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77.45%[95] - 最大供应商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采购额为132,382,611.48元,占比35.57%[95] - 聚酯切片主要采购自万凯新材料和三江化纤,采购集中度高[123] - 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超过50%[119] 销售与客户 - 境内销售收入为6.22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7.31%,同比增长69.53%[88]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157,281,924.65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4.59%[95] - 最大客户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销售额为57,461,195.14元,占比8.98%[95]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世华科技、斯迪克、凯仁精密及DYT等国内外知名企业[8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0年聚酯薄膜行业需求量为265.2万吨,较2011年115万吨增长130.61%[32] - 2011-2020年聚酯薄膜需求量年复合增长率为8.71%[32] - 2019年聚酯薄膜出口量52.9万吨,较2015年增长123.2%[34] - 2019年聚酯薄膜进口量32.8万吨,较2015年增长41.4%[34] - 单向拉伸聚酯薄膜约占聚酯薄膜领域5%左右[31] - 2020年因全球疫情导致聚酯薄膜出口数量下滑[34] - 近十年聚酯薄膜进口均价显著高于出口均价[36]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020年为12.92亿部2016年曾达14.73亿部峰值[53] - 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渗透率达87%[53] - 消费电子产品技术创新推动上游光学材料及保护类薄膜需求显著增加[52] - 聚酯薄膜上游原材料为石油化工产品产能总体处于扩产阶段[50] - 聚酯薄膜下游终端领域包括消费电子电工电气光学光伏汽车建筑等均为政策鼓励发展行业[51] - 2020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164.1亿台 同比增长13.6%[55] - 2019年全球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量1.89亿片 同比增长2.43%[56] - 2020年全球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量2.28亿片 同比增长20.22%[56] - 2009-2019年中国居民消费水平从9,226元增至27,563元 累计增长198.75%[58] - 2020年中国居民消费水平27,438元 与2019年基本持平[58] - 2010-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从1,806.19万辆增至2,887.89万辆 累计增长59.91%[59] - 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2,808.05万辆 同比下滑2.76%[59] - 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2,572.07万辆 同比下滑8.23%[59] - 2019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64,040万平方米 较2010年增长60.41%[61] - 2020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67,501.26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2.11%[6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包括杭州一豪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等多家投资机构[12] - 董事长兼总经理范和强持有公司股份18,850,000股[149] - 董事张静持有公司股份10,150,000股[149] - 董事兼副总经理张伟持有公司股份550,000股[149] - 董事吴锡清持有公司股份200,000股[149] - 董事何烽持有公司股份862,500股[149] - 离任董事范顺豪持有公司股份8,000,000股[15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合计持股39,400,000股[150] - 公司实际控制人范和强、张静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99] - 股份锁定期满后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的25%[199] -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99]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99]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将触发稳定股价措施[200] - 公司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及业务独立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140] - 公司不存在与控股股东的同业竞争及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145]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证监会规定且无重大差异[139] - 公司设有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132] - 公司拥有独立财务会计部门且无资产被关联方占用情况[143] 管理层与人员结构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范和强、姚惠明深耕聚酯薄膜行业超过二十年[77]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伟于1996年12月至2016年5月任南方贸易副董事长[152] - 公司董事吴锡清于2004年5月至2015年6月任和顺有限技术部经理[152]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及研发总监陈正坚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和高级工程师职称[153] - 公司董事何烽曾任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1998年8月至2010年10月)[153] - 独立董事林素燕现任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2003年4月至今)[154] - 独立董事许罕飚现任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2003年1月至今)[154] - 监事会主席姚惠明于2004年1月至2015年6月任和顺有限生产部经理[155] - 监事范军于2010年2月至2015年6月任和顺有限销售主管[155] - 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谢小锐为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156] - 董事何烽在杭州远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及总经理(2020年1月2日至今)[158]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361人,其中母公司78人,主要子公司283人[171] - 生产人员220人,占比60.94%;技术人员72人,占比19.94%;行政人员49人,占比13.57%;销售人员12人,占比3.32%;财务人员8人,占比2.22%[172] - 员工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43人,占比11.91%;大专44人,占比12.19%;大专及以下274人,占比75.90%[172] 薪酬与激励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14.95万元[160][161] - 董事长兼总经理范和强2021年税前报酬为89.89万元[160] - 董事兼副总经理张伟2021年税前报酬为126.47万元[160] - 监事会主席姚惠明2021年税前报酬为82.02万元[160] - 监事范军2021年税前报酬为108.32万元[161]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谢小锐2021年税前报酬为70.9万元[161] - 独立董事报酬范围为2.5-6万元[160] - 公司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使高管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134] - 公司薪酬政策规定人力资本投入总额控制在营业总收入的10%以内[173] - 公司总体薪酬水平定位市场50分位,中高层及关键技术岗位目标75分位[173] 利润分配与投资者回报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8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00元(含税)[5] - 公司总股本基数为8000万股[5] - 公司现金分红总额5600万元,占可分配利润2.927亿元的19.13%[176] - 每股派息0.7元(含税),以8000万股为基数进行分配[176] -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5600万元(含税)[179] - 年末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93亿元[178] - 提取盈余公积17.31万元[178] 非经常性损益与政府补助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108,566元,较2020年1,480,654.89元增长42.4%[25] - 2021年政府补助金额为2,322,342.52元,较2020年1,233,353.32元增长88.3%[25] - 2021年税收返还及减免金额为129,052.80元,较2020年292,934.90元下降56%[25] 子公司与投资活动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为浙江和顺新材料有限公司[12] - 子公司浙江和顺新材料实现净利润1.21亿元,总资产5.30亿元[110] - 浙江和顺已入选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84] - 募投项目年产功能性聚酯薄膜1.8万吨和光学膜基膜2万吨[112] - 公司计划建设年产11.5万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基地项目[162] - 股东大会批准建设年产11.5万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基地项目[146] 风险因素 - 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大幅下滑的风险[119] - 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120] - 存在新增产能无法及时消化的市场风险[122] - 聚酯薄膜产能将从4.2万吨/年增长至8.0万吨/年,增幅90.48%[122] - 新增产能占2019年国内聚酯薄膜年需求量240万吨的1.58%[122] 内部控制与合规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比100%[182]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比100%[182] - 公司及其子公司先后通过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81] - 公司取得杭州市应急管理局和湖州市应急管理局颁发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证书[195]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196]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环境污染和疫情事故[195] - 公司为在职未退休员工购买工伤保险[196] - 公司为退休返聘人员购买雇主责任险[196] 股东大会与投资者关系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90.42%[146]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出席率为82.08%[147]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出席率为88.75%[147]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出席率为75.42%[147] - 公司通过多渠道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137] - 公司完整披露2020年财务决算及审计报告[146] 董事会与委员会运作 - 公司2021年共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162][163][164] - 所有董事均未缺席董事会会议[164][165] - 审计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2020年内审报告及2021年半年度关联交易[168]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确认2020年度董监高薪酬及调整独董津贴[168] - 战略决策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2020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169] 公司背景与资质 - 公司前身为杭州和顺塑业有限公司[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