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庭信息(30122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光庭信息光庭信息(SZ:301221)2022-04-1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32亿元,同比增长29.2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25.91万元,同比增长0.34%[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354.67万元,同比下降2.40%[2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55亿元,环比增长42.8%[24]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06.62万元,环比增长73.8%[24]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为43219.70万元,同比增长29.26%[6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25.91万元,同比增长0.34%[60] - 2021年营业收入为4.32亿元,同比增长29.26%[76] - 第四季度收入1.55亿元,占全年收入比重较高[78] - 公司2021年报告期内实现近30%增长速度[6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54.74万元,同比下降70.08%[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57%,同比下降1.95个百分点[22] - 整体毛利率44.83%,同比下降5.09个百分点[80] - 营业成本中职工薪酬同比增长60.80%,金额达192,310,286.11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71.41%升至80.65%[83][85] - 技术服务成本同比下降9.80%,金额为23,650,826.36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15.66%降至9.92%[83][86] - 交通差旅成本同比增长21.45%,金额达12,064,114.05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5.93%微降至5.06%[83][8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4.74%,达24,913,779.89元,主要因人员规模扩大导致职工薪酬增长[92]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579.15%,达8,938,456.34元,主要因日元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损益增加[9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80%,金额为35,772,061.24元[92] - 报告期内汇兑损益为-1051.04万元人民币[168] - 研发投入金额2021年为35,772,061.24元,同比下降3.80%[11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021年为8.28%,2020年为11.12%[1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0.08%至2454.74万元[128][12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26.80%至-1.205亿元[128][12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6863.93%至14.905亿元[128][1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上升792.57%至13.835亿元[12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智能座舱业务收入17667.43万元,占营业收入40.88%,同比增长56.17%[40] - 智能电控业务收入5842.81万元,占营业收入13.52%,同比下降26.04%[40]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业务收入7858万元,占营业收入18.18%,同比增长43.24%[41][42] - 移动地图数据服务收入5814.27万元,占营业收入13.45%,同比增长52.46%[42] - 智能驾驶业务收入1266.18万元,占营业收入2.93%,同比增长27.48%[42] - 定制软件开发占营业收入43.96%[43] - 软件技术服务占营业收入40.52%[44] - 第三方测试服务占营业收入12.21%[45] - 智能电控业务下降主要因日本电产组织架构调整导致订单短期波动[40] - 移动地图数据服务增长主要因华为智驾业务订单增长[42] - 软件技术服务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74.70%[76] - 定制软件开发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17.56%[76] - 第三方测试服务收入0.53亿元,同比下降0.94%[76] - 公司主营业务与汽车电子软件相关收入占比保持上升趋势[35] - 公司产品涵盖智能座舱、智能电控和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166] 各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61.52%[76] - 境外收入1.09亿元,同比下降18.72%[76] - 日本地区收入0.90亿元,同比下降30.79%[76] - 公司外销业务主要结算货币为日元[168] - 公司先后在东京和名古屋设立全资子公司开拓日本市场[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朱敦尧先生[13] - 公司参股电装光庭汽车电子(武汉)有限公司[13] - 公司参股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13]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日本电产集团(通过日本電産エレシス等开展业务)[13]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南京)有限公司[13]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佛吉亚歌乐(通过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等开展业务)[13]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电装集团(通过电装株式会社等开展业务)[13]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NTT DATA MSE(电装持有其15%股权)[14] - 公司业务涉及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及APA自动泊车辅助系统[14] - 全球汽车软件占比预计从2016年的10%提升至2030年的30%[32]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目标为20%[32] - 公司具备智能座舱、智能电控、智能驾驶等全域全栈软件开发能力[37] - 公司客户包括日本电产、延锋伟世通、佛吉亚歌乐等全球知名零部件供应商[35] - 公司与西门子围绕AUTOSAR工具平台开展域控制器开发合作[35] - 公司建立两级研发体系,由公司层面的先端技术研发中心和各事业部层面的研发部门共同构成[48] - 先端技术研发中心专注于前瞻性与先进性技术研究,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预研、硬件虚拟化技术、智能座舱虚拟化软件平台、高帧率视觉识别及应用、自动驾驶场景仿真平台等项目[49] - 各事业部研发部门聚焦业务领域,研发高度可复用的基础软件平台、通用组件、核心算法及辅助工具[49] - 研发人员配置包括专职研发人员和兼职研发人员,公司根据研发项目进展对兼职研发人员岗位职能进行调整[48] - 公司采用基于敏捷理念的迭代开发流程进行研发[50] - 研发项目通过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评估后提出立项申请,经立项评审会审议通过后进入实施阶段[51] - 项目实施分为多个迭代开发阶段,每个阶段实施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活动[51] - 研发项目负责人通过会议和可视化管理对研发进度进行管控[51] - 公司积极承接国家级、省级、市级各层面关于汽车电子软件及移动地图数据应用等方向的科研项目[48] - 公司通过申请专利、著作权等方式对技术成果进行保护[48] - 公司与日本电产发生的销售额合计55246214.32元人民币,日本电产为报告期内第一大客户[56] - 公司拥有国际软件能力成熟度认证评估最高资质CMMI2.0 5资质及多项专业资质[58] - 公司被评选为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55][58] - 公司与黑莓QNX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其全球范围战略合作伙伴[57] - 公司与日本瑞萨展开全方位合作,产品覆盖智能座舱等领域[57] - 公司参与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智能网联汽车项目[59] - 前五大客户实现收入18,455.31万元[62] - 公司与电装合作产品被应用在9款车型[62] - 公司具备全域全栈开发能力覆盖座舱域、车身域、驾驶域等核心功能域[64] - 公司引入工厂化标准操作流程SOP提高软件开发准确率[67] - 公司基于SCRUM敏捷开发流程实现测试自动化和文档轻量化[68] - 公司建立两级研发体系由先端技术研发中心和事业部研发部门构成[69] - 公司在人机交互图形化引擎领域早期投入驱动业务快速增长[69] - 公司基于SOA软硬分离架构设计孵化智能座舱新竞争力[69] - 公司可视化平台利用数据结果对软件开发进行量化管理[68] - 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187项,授权专利50项[73]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184,553,096.05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2.70%[88] - 最大客户日本电产销售额55,246,214.3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2.78%[88]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0,873,122.73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6.68%[90] - 公司在重庆设立全资子公司重庆光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87] - 构建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ADSceneLib,支撑公司现有超过100万公里公道测试数据的再利用[95] - 高速摄像头辅助系统Hinagiku将感知输出频率从10HZ提高数倍,以应对突发情况[95] - 自动驾驶仿真平台Komulator已完成支持测试部30个场景库回放及动态车流创建[95] - 域控制器开发项目Cactus_xinxi-ADAS已结项,核心技术复用率可达90%以上[96] - 域控制器项目成功受理13篇专利并完成20+算法设计文档[96] - 基于AUTOSAR的软件解决方案Lily-EV已结项,实现基于TC397芯片的软件定制开发[98] - AUTOSAR&MBD新能源电控解决方案可缩短软件开发周期并降低人工成本[98] - Udumbara项目完成ADAS系统定义、核心算法开发、仿真和实车测试,并完成基于视觉SLAM的MPA PoC[100] - Udumbara项目完成23件专利申请和5件软著登记[100] - Udumbara项目预计向2家OEM和2家Tier1展示ADAS、MPA实际成果[100] - Ilex项目完成交通场景正向仿真平台构建,形成5篇专利[100] - YAM平台实现液晶仪表自动化测试覆盖率达65%,提交2件专利申请和1件软著[101] - KDMS项目完成40%进度,目标构建PB级数据中心和GPU集群管理技术[103] - KoAIVision平台实现AI辅助标注,提升综合效率30%以上[103] - Malt项目完成demo开发并优化工具,支持自动驾驶路试测评[101] - Hyacinth项目掌握EHP数据组织方式及ADASIS_v3协议解析能力[100] - 公司累计在智能驾驶领域完成23件专利申请和5件软著登记(Udumbara项目)[100] - 驾驶仿真平台二期项目已完成架构搭建和道路编辑工具开发 实现座舱仿真方案应用[104] - 智能手表地图引擎开发项目已完成 在小内存64M以内华为智能穿戴设备上实现软绘制地图常规显示和导航功能[104] - 硬件分离项目使用瑞萨R-Car M3/芯驰X9H硬件平台 仪表端采用FreeRTOS操作系统中控娱乐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104] - 数据治理底座平台已完成第一阶段建设 2021年11月至2022年02月完成基础规划功能[106] - 数据治理底座平台第二阶段推进中 2022年03月至2022年06月推进项目落地优化应用场景[106] - 大卫片智能监测监管平台已完成图斑处理 地块填报 移动端App 月清确认功能模块开发[106] - 高精地图呈现平台已实现高精度地图基本要素的3D渲染[106] - 空间综合治理智能决策平台已完成全功能测试及上线运行[108] - 空间治理AI解译平台已完成全功能测试及上线运行[110] - 智能数据生产平台已完成全功能测试及上线运行[110] - Vicia移动一张图专项调查数据采集系统已完成开发[112] - 耕地卫片监督管理平台已完成全功能测试及上线运行[112] - 卫片执法监察智能客服平台已完成主体功能并投入使用[112] - 空间治理AI平台旨在通过AI技术处理法律法规文本提升工作效率[110] - 智能数据生产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替代传统人工数据处理方法[110] - 移动一张图系统支持多类图层显示及空间分析功能[112] - 耕地卫片平台通过内外业协同作业有效收集基层数据[112] - 智能客服平台通过智能问答等功能减少人工重复劳动[112] - 设施农业用地监管系统项目已完成主体功能并投入使用[113] - 无违建升级项目已完成主体功能并投入使用[113] - 闲置土地管理系统已完成主体功能并进入上线运行[113] - 基于CKAF的软件开发项目已完成[114] - CameraEcu自动化软件开发项目已完成[114]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1.14%至768人[116]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同比下降10.95个百分点至40.34%[116] - 本科学历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2.8%至571人[116]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9.72%至79人[116] - 大专及以下学历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1.88%至117人[116] - 研发人员30岁以下人数440人,同比增长38.36%[117][118]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2021年为3,032,010.46元,资本化率8.48%[117] -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当期净利润比重3.96%[117] - 自动化测试统合平台研发资本化金额1,860,892.91元[122] - 自动驾驶公共道路测评研发资本化金额1,171,117.55元[124] - 公司首次将两个研发项目资本化[119] - 30-40岁研发人员数量296人,同比仅增长2.78%[117] - 40岁以上研发人员数量32人,同比增长14.29%[117] - 研发支出资本化需通过技术经济可行性评审[126] - 资产总额为21.54亿元,同比增长299.1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79亿元,同比增长346.72%[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7949.62万元,同比增长346.72%[6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2.92个百分点至74.75%[135]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下降9.31个百分点至7.80%[135] - 长期股权投资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8.57个百分点至6.02%[135] -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02个百分点至6.91%[135] - 长期借款增加至26,582,500元,占总资产比例1.23%,主要因固定资产购建借款增加[136] - 报告期投资额128,171,789.94元,较上年同期21,366,467.35元增长499.87%[138] - 汽车电子产业园一期项目投入128,171,789.94元,项目进度达73.30%[143]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47,855.79万元,其中超募资金109,123.93万元[146] - 应付账款增至73,838,774.16元,但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96个百分点至3.43%[136] - 其他应收款减少至2,607,651.14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59个百分点[136] - 开发支出新增3,032,010.46元,占总资产0.14%,因研发费用资本化[136] - 长期应收款新增4,220,568.16元,因融资性质销售业务增加[136] - 所有权受限资产包括无形资产抵押10,958,632.50元及履约保证金421,800元[137] - 新设重庆光庭公司投资20,000,000元,持股比例100%[140]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38,731.86万元,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0元,投资进度为0.00%[149] - 超募资金总额为109,123.93万元,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0元,投资进度为0.00%[149] - 基于域控制器的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平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3,008.33万元,本报告期投入0元,进度0.00%[149]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和模拟平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1,007.55万元,本报告期投入0元,进度0.00%[149] - 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4,715.98万元,本报告期投入0元,进度0.00%[149] - 子公司光庭信息技术株式会社总资产1,813.18万元,净利润314.67万元[157] - 子公司武汉乐庭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4,096.61万元,净利润732.96万元[157] - 子公司山东光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861.67万元,净利润654.41万元[157] - 重庆光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新设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报告期内尚未开展经营活动[158] - 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均存储于专户,未出现资金使用异常情况[151] - 公司IPO募投项目包括基于域控制器的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平台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和模拟平台建设及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研发中心建设[164] - 公司在中国及日本设立多个分子公司形成市场营销基础体系[160] - 光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一期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161]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客户包括日本电产、电装、延锋伟世通等[167] - 主营业务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较高[168] - 公司聚焦车厂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头部客户[163] - 将打造万人软件产业园区驱动创新发展[161] - 公司2021年12月27日接待创金合信基金等6家机构调研[169]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172]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