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元生物(30120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三元生物三元生物(SZ:301206)2022-04-26 16:00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以134,883,80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5股[4] - 以2022年3月31日总股本134,883,8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共计派发134,883,800元,不送红股,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下一年度[162]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共计转增67,441,900股,转增后总股本为202,325,700股[162] - 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6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16.75亿元,较2020年增长113.91%[18]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5亿元,较2020年增长130.21%[18]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2亿元,较2020年增长195.39%[18] - 2021年末资产总额16.34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09.13%[18]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45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05.00%[18]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63亿元、5.23亿元、5.18亿元、3.70亿元[21]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69亿元、1.73亿元、1.98亿元、0.95亿元[21]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59.39万元[24]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54.78万元[24]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09.05万元[25]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5亿元,同比增长113.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5亿元,同比增长130.21%[57] - 销售费用为5,467,706.41元,较上一年增长40.71%[75] - 管理费用为15,400,393.83元,较上一年增长28.97%[75] - 财务费用为4,701,100.47元,较上一年减少51.37%[75] - 研发费用为59,001,226.95元,较上一年增长94.46%[75]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为49人,较2020年增长32.43%[77]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59,001,226.9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2%,较2020年的30,340,404.22元及3.87%有所变化[78]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768,588,066.63元,同比增加118.77%;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126,512,710.39元,同比增加90.5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2,075,356.24元,同比增加195.39%[80]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375,486.00元,同比减少53.85%;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49,302,027.31元,同比增加190.25%;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45,926,541.31元,同比增加202.35%[80]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000,000.00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780,943.06元,同比减少92.9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19,056.94元,同比减少106.40%[80]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0,178,621.45元,同比增加 -1,327.32%[80] - 2021年末货币资金515,719,690.44元,占总资产比31.56%,较年初比重增加2.77%;应收账款141,359,628.59元,占总资产比8.65%,较年初比重减少0.43%;存货112,157,402.58元,占总资产比6.86%,较年初比重减少1.87%[84] - 2021年末固定资产413,339,585.50元,占总资产比25.29%,较年初比重减少10.80%;在建工程357,266,059.77元,占总资产比21.86%,较年初比重增加11.33%;合同负债11,426,955.31元,占总资产比0.70%,较年初比重减少0.72%[84] - 2021年报告期投资额434,371,391.81元,较上年同期151,763,427.87元变动幅度为186.22%[86] - 投资收益 -70,300.0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0.0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27,000.0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05%;营业外收入131,119.2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02%;营业外支出5,705.3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00%[82] - 2019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7675.96万元、78318.22万元和167532.00万元,2020年和2021年分别较上年增长64.27%和113.91%[108] - 2019 - 2021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630.68万元、23257.28万元和53541.50万元,2020年和2021年分别较上年增长70.62%和130.21%[108] - 2019 - 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5.77%、42.27%和41.99%[107] - 2019 - 2021年公司对美国直接报关销售收入分别为27362.44万元、33554.93万元和60009.3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0.60%、43.43%和36.56%[103] - 2019 - 2021年公司外销收入分别为40427.54万元、55521.76万元和102943.89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9.53%、71.86%和62.72%[104] - 2019 - 2021年公司汇兑损益分别为 - 116.74万元、1134.67万元和747.33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 - 0.74%、4.20%和1.21%[104] - 2019 - 2021年公司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9.53%、71.86%和62.72%[106] - 2019 - 2021年赤藓糖醇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59.87%、78.80%和93.54%,毛利占综合毛利比重分别为57.06%、78.59%和92.59%[100] -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72.64%、67.69%和66.90%[10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赤藓糖醇及其复配糖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97.97%[32] - 食品添加剂行业营业收入16.41亿元,占比97.97%,同比增长112.44%;其他业务营业收入3392.87万元,占比2.03%,同比增长221.75%[62] - 赤藓糖醇营业收入15.67亿元,占比93.54%,同比增长153.93%;复配糖营业收入7424.32万元,占比4.43%,同比下降52.25%[64] - 国内市场营业收入6.46亿元,占比38.55%,同比增长183.33%;国外市场营业收入10.29亿元,占比61.45%,同比增长85.41%[64]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7.14亿元,占比42.61%,同比增长134.48%;经销模式营业收入9.61亿元,占比57.39%,同比增长100.83%[64] - 食品添加剂行业销售量81117.65吨,同比增长69.81%;生产量82731.65吨,同比增长49.24%;库存量1095.09吨,同比下降29.35%;自产自用2069.02吨,同比下降68.13%[68] - 食品添加剂行业直接材料成本8.18亿元,占比84.21%,同比增长116.88%;直接人工成本2195.62万元,占比2.26%,同比增长46.41%[70] - 食品添加剂行业制造费用4071.87万元,占比4.19%,同比增长25.25%;运输保险及港杂费9074.44万元,占比9.34%,同比增长256.49%[70] 行业与市场环境 - 中国成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为6.8%、肥胖率为3.6%;6 - 17岁青少年超重率为11.1%、肥胖率为7.9%;中国超重和肥胖人口达6亿[41] - 公司所属产业符合多项政策支持方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30] - 赤藓糖醇生产行业周期性、季节性特征不强,部分企业夏季可能停工检修[31] - 国家多项政策支持公司赤藓糖醇产品发展[39][40] - 市场“减糖”“降糖”理念成共识,推动代糖甜味剂产品发展[41] - 中国赤藓糖醇消费量从2018年约5500吨增长至2020年约4.1万吨,全球赤藓糖醇总产量从2016年约5.0万吨增长至2020年约12.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5.6%,中国产量2020年增长至约8.7万吨,2016 - 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7.3%[94] - 国内无糖饮料市场规模2020年达117.8亿元,较2014年翻7倍,2025年将增至227.4亿元,2027年将攀升至276亿元[95] - 2010 - 2020年天然甜味剂添加占比由8.16%提升至29.41%,人工合成甜味剂使用占比逐年降低[96]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企业,采用“以产定购”采购模式、“以销定产”生产模式和“经销为主、直销为辅”销售模式[32][34][36][37] - 公司赤藓糖醇产品应用于餐桌糖、饮料等多个领域[33] - 公司产品质量获客户好评,行业认可度不断提升[42] - 公司拥有两项核心专利及多项专有技术,生产工艺等具较强竞争力[43][44] - 公司是世界赤藓糖醇行业产能、产量、出口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45] - 公司所用发酵菌株合成赤藓糖醇实验室转化率可达53.0%以上,高于此前公开信息可见的32.9%-47%[46] - 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赤藓糖醇转化率最高可达61.2%,高于传统配方的44.4%-46.3%[47] - 公司可将母液中残留赤藓糖醇的纯度从低于50%提高到70%以上[48] - 改进后控制器对温度控制的精确度可达0.1℃,高于传统手工控制的3 - 5℃[52] - 公司所在地区葡萄糖供应充足,可执行少量葡萄糖库存周转策略[54] - 公司获得质量管理(ISO9001:2015)、环境管理(ISO14001:2015)等国内外权威资质认证[55] 公司发展规划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建设年产5万吨赤藓糖醇募投项目[58] - 公司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推进莱鲍迪苷M、阿洛酮糖等新一代甜味剂产品工业化生产的技术研发工作[59] - 公司2022年计划扩充赤藓糖醇产能,巩固行业优势地位[98] - 公司2022年将推进与科研院校及机构合作,开发新型甜味剂产品,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意识[98] - 公司2022年积极拓实、拓宽销售渠道,打造功能糖领域知名品牌[98] - 赤藓糖醇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将完善布局、加大技术投入、提升客户粘度维持优势[99] - 公司产品结构单一,将加快新产品研发,拓展产品种类[100][101]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人,其中独立董事3人,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114]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人,其中职工监事1人[115] - 公司指定《中国证券报》等报纸和巨潮资讯网作为信息披露渠道[119]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无重大差异[121] - 公司资产独立,无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违规占用资金、资产及资源情形[122] - 公司人员独立,高级管理人员专职工作,财务人员无兼职[123] - 公司财务独立,有独立核算体系和银行账户[124] - 公司业务独立,有完整采购、生产、销售和研发系统[125] - 公司机构独立,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作体系[126] - 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情况[127] 股东与股权 - 董事长聂在建持股61,964,000股[130] - 董事、总工程师李德春持股1,920,000股[130] - 董事曹颖持股140,000股[130] - 董事韦红夫持股50,000股[130] - 董事郑海军持股80,000股[130] - 董事崔鲁朋持股10,000股[130] - 监事会主席崔振乾持股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