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诚医药(30109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百诚医药百诚医药(SZ:301096)2022-03-14 16:00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74亿元,同比增长80.61%[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亿元,同比增长93.52%[3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87.54%[32] - 基本每股收益为1.37元/股,同比增长92.96%[3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52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35]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56.95万元[35] - 营业收入总额同比增长80.61%至3.74亿元[141] - 净利润为1.11亿元,同比增长93.52%[131] - 扣非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87.54%[131]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为8113.62万元,同比增长142.18%[136] - 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06.45%至3452万元[145] - 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长48.57%至5333万元[145]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42.18%至81,136,235.93元[156] - 临床前药学研究成本同比增长49.63%至53,128,997.90元[150]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44.59%至6,708,069.81元[156] - 临床服务成本同比增长20.29%至27,621,341.64元[150]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223.05%至881,166.50元[156] - CDMO业务成本为6,316,596.11元,上年无此项支出[150] - 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成本同比增长236.41%至29,677,832.10元[150]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37%至47,896,390.66元[156]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5亿元,同比增长167.52%[32] - 资产总额达到29.25亿元,同比增长357.16%[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18亿元,同比增长581.36%[3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94%,同比增加9.14个百分点[3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加主要因预收款增加及应收账款回款改善[13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因理财产品购买减少[1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145,424,030.12元,同比上升167.52%[16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激增至1,982,131,366.91元,主要因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账[166][167] - 货币资金增至2,013,001,510.85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68.82%,主要因募集资金到账[170] - 应收账款增至76,755,728.68元,但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62个百分点[170] - 在建工程减少至104,078,715.66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4.77个百分点[170] - 长期借款减少至40,436,496.84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9.15个百分点[170]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291亿元,占比7.83%[173] - 预计负债为8582.74万元,占比2.93%,同比增长6.48%[173] - 权益工具投资期末公允价值为500万元[174] 业务线表现:CRO业务 - CR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6.07%至3.65亿元,占总收入97.49%[141] - 临床前药学研究收入同比增长99.47%至1.59亿元[141] - 公司以生物等效性(BE)试验为主提供临床试验服务[66] - 公司BE/PK研究平台拥有100+BE/PK项目经验[93] - 公司累计为300多家客户提供400余项研发服务[105] - 公司临床试验平台与国内多家临床试验基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60] 业务线表现:CDMO业务 - 公司CDMO业务2021年下半年对外收入940.14万元[59] - 公司CDMO业务2021年下半年对外实现收入940.14万元[105] - CDM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0%至940万元[141] - 公司CDMO业务为内部57个受托研发项目提供服务[105] - 公司CDMO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赛默提供工艺研发和定制生产服务[71] - 浙江赛默生产基地累计投资43,780.40万元[59] - 浙江赛默定制生产服务基地累计投资4.38亿元,已建成12条生产线[129] 业务线表现: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及权益分成 - 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收入同比增长93.10%至1.06亿元[141] - 权益分成收入同比增长100%至3217万元[141] - 药品上市后权益分成收入为3217.14万元[136] - 公司与花园药业联合投资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项目在2021年度获得权益分成3217.14万元(不含税)[97] - 公司累计已实现了72个项目的研发技术成果转化[97] - 公司拥有销售权益分成的研发项目达到33项[97] 研发活动和创新能力 - 公司研发涉及创新药、原研药及仿制药等多个药品类别[19] - 公司技术能力涵盖原料药(API)、制剂及辅料的研发与生产[19] - 公司通过参比制剂研究确保仿制药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19] - 公司已建立创新药研发平台整合药物化学、生物信息学和临床医学[88] - 公司2014年建立吸入制剂技术平台配备完整吸入特性研究设备[90] - 公司2017年发展缓控释制剂技术包括骨架释放、膜控释放和渗透泵技术[90] - 公司仿制药研究平台通过光谱色谱质谱分析获取参比制剂Q&Q信息[90] - 公司透皮给药制剂技术于2017年立项[93] - 公司细粒掩味技术于2019年开始将包衣技术成功应用于味觉改善[93] - 公司相容性及杂质研究平台已完成200余项方法学研究,其中30余项研究成果通过CDE技术审评/现场核查[96] - 公司布局五个1类创新药项目,其中BIOS-0618已进入一期临床研究[165] - 公司在研创新药项目共5项其中BIOS-0618已进入一期研究[73] - 公司为10余家客户提供创新药项目受托研发服务[76] - 公司自主研发创新药BIOS-0618目前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97] - 公司已经立项尚未转化的自主研发项目250余项,完成小试阶段225项,完成中试放大阶段27项,在验证生产阶段6项[97] - 公司拥有250余项已立项尚未转化的自主研发项目[109]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550人,同比增长47.06%[160] - 研发投入金额增至81,136,235.93元,同比增长142.18%[16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1.68%,同比增长5.51个百分点[162] 知识产权和技术装备 - 公司拥有66项已授权知识产权,包括15项发明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24项商标权和2项作品著作权[119] - 公司主要发明专利为15项,申请在审的发明专利为26项(含2项PCT发明和24项中国发明)[120] - 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25项[123] - 专利组合包含原始取得专利9项和受让取得专利6项[121][123] - 受让专利包括从实际控制人邵春能无偿受让1项专利[123] - 公司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机构受让4项糖尿病治疗领域相关专利[123] - 母公司百诚医药于2021年5月25日授权1项专利并于2021年11月29日无偿转让给子公司浙江赛默[123] - 浙江工业大学于2017年5月3日授权1项专利并于2021年12月23日转让给浙江赛默[123] - 研发管理系统包括百诚医药研发效能管理系统V1.0等3个自主研发系统[123] - 研发过程实施QA定期现场监督检查和稳定性考察箱温湿度在线监测系统[118] - 研发中心配备141台液相色谱仪和36台溶出仪[111] - 公司拥有1319台气相色谱仪和1218台液相质谱联用仪[111] - 公司配备3台气相质谱仪和2台离子色谱仪[111] - 公司引进2台二维液相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用于杂质研究[111] - 公司配备4台三重四级杆质谱用于痕量杂质分析[111] 市场趋势和行业前景 - 全球CRO市场规模预计2023年达952亿美元[45] - 中国CRO市场规模预计2023年达214亿美元[48] - 全球医药CDMO市场规模2020年达555亿美元[52] - 中国医药CDMO市场规模2020年达317亿元[56] - 仿制药CRO市场预计空间约为340亿元[192] - 仿制药注册申请由2016年714件增长至2019年1,047件[193]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申请由2016年0件增长至2019年1,038件[193] - 全球医药CDMO市场规模从2016年353亿美元增至2020年55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98%[197] - 全球化学药CDMO市场规模从2016年259亿美元增至2020年37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69%[197] - 中国医药CDMO市场规模从2016年105亿元增至2020年31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1.82%[198] - 中国化学药CDMO市场规模从2016年80亿元增至2020年22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9.64%[198] - 预计全球医药CDMO市场2025年达1,06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3.94%[197] - 预计全球化学药CDMO市场2025年达60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07%[197] - 预计中国医药CDMO市场2025年达1,23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1.26%[198] - 预计中国化学药CDMO市场2025年达77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8.02%[198] 公司治理和业务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邵春能、楼金芳[16]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杭州百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百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至少8家实体[16] - 公司业务涵盖CRO(合同研究组织)及CDMO(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服务领域[16] - 公司业务涵盖药物发现、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定制研发生产、注册申请全链条[64] - 公司盈利模式包括受托研发、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和定制研发生产服务[77] - 公司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省级企业研究院等荣誉[61]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直接与国内制药企业和药品研发投资企业签订合同[87] - 公司营销通过参加论坛、拜访企业和品牌效应开发新客户[87] 项目注册和申报成果 - 公司报告期内完成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相关研发工作[19] - 公司专业领域包括生物等效性(BE)试验及新药申请(NDA)/仿制药申请(ANDA)申报[19] - 公司提供仿制药注册申请(ANDA)和创新药临床注册申请(IND)等服务[69] - 公司引进Cune-eCTD注册申报系统支持全球40多个国家/机构药品注册申报[60] - 报告期内公司项目注册申报62项并获得批件23项[106] - 公司报告期内项目注册申报62项,获得批件23项,其中2个项目为全国首家获批,5个项目为全国前三家获批[97] 采购和供应链 - 公司采购主要包括研发生产物料如试剂、参比制剂、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83] - 公司采购包括研发生产所需的仪器设备如机器设备和分析仪器仪表[84] - 公司采购涵盖临床试验服务包括方案设计、伦理审批、受试者招募及血样处理运输[85] - 公司采购涉及动物试验服务包括安全性试验、药效学试验和组织样本运输[8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24.34%,合计63,079,235.38元[153] 客户和销售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33.40%,合计124,986,039.72元[153] - 在手订单金额为8.93亿元(不含税)[136] - 新增订单金额为8.08亿元(含税)[136]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8,193,766.56元[41] - 政府补助金额为9,603,466.29元(2020年)[38]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收益为256,458.91元(2020年)[38]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69,981.43元(2020年)[38]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募集资金总额为21.52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18.634亿元[177] - 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0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0元[177]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8.634亿元[177] - 承诺投资项目总额为6.505亿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6.505亿元[178] - 超募资金总额为12.129亿元[181] 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08,166,667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00元(含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