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争光股份(30109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争光股份争光股份(SZ:301092)2022-04-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51亿元同比下降8.7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67.33万元同比下降42.18%[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665.76万元同比下降24.85%[20] - 基本每股收益0.70元同比下降44.88%[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47%同比下降28.99个百分点[20] - 营业收入45134.42万元,同比下降8.71%[6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67.33万元,同比下降42.18%[63]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10,185,362.49元,第二季度增长至124,728,464.53元,第三季度达128,250,318.96元,第四季度下降至88,180,012.92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23,974,275.84元,第二季度为22,839,705.47元,第三季度为23,977,794.17元,第四季度大幅下降至2,881,565.16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19,726,409.71元,第二季度为22,328,175.13元,第三季度为23,233,272.33元,第四季度降至1,369,778.04元[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材料成本1.97亿元,占营业成本64.72%,同比增长11.68%[74] - 直接人工成本1,070.82万元,同比增长33.45%[75] - 能源费用1,858.45万元,同比增长24.10%[75] - 销售费用2,362.73万元,同比增长28.28%[80] - 管理费用2,065.56万元,同比增长20.71%[80] - 财务费用-120.41万元,同比减少160.44%[80] - 研发投入金额为1766.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1%[83] - 研发投入1766.7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91%[64] 各业务线表现 - 生物医药领域销售收入2905.22万元,同比增长24.18%[68] - 环保领域销售收入3051.80万元,同比增长23.14%[68] - 电子领域销售收入2640.67万元,同比增长15.74%[68] - 工业水处理业务毛利率27.82%,同比下降7.82个百分点[70] - 食品及饮用水业务毛利率32.70%,同比下降5.50个百分点[70] - 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产品毛利率32.13%,同比下降5.17个百分点[70] - 化工产品销售量28,439吨,同比增长8.95%[73] -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水处理、食品饮用水、核工业、电子、生物医药、环保、湿法冶金等7大领域[37] - 公司产品覆盖7大应用领域[61] - 公司产品在挥发性有机物吸附处理市场增幅达40%以上[50] - 正在研发新型锂吸附材料并拓展新能源市场应用[49] 各地区表现 - 海外销售收入1.14亿元,占营业收入25.26%,毛利率31.23%[72] - 公司产品销往德国、瑞士、俄罗斯、意大利、韩国、美国、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34] - 公司产品出口覆盖德国、瑞士、俄罗斯、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6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上游原材料包括苯乙烯、硫酸、二乙烯苯、丙烯酸甲酯等数十种化工原料[46] - 下游应用中电力石化行业需求稳定,食品饮用水、核工业、电子、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带来发展空间[46] - 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兼顾安全库存"的采购模式[47] - 外购粗品树脂及白球以应对产能瓶颈和订单波动[47] - 生产模式具有"小批量、多品种、柔性化"特点[48] - 使用集散控制系统(DCS)实现自动投料、计量和工艺控制[48]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贸易商和代理商为辅[49] - 公司主要原材料苯乙烯系骨架上半年平均价格8,936.87元,下半年9,087.06元[54] - 丙烯酸系骨架原材料下半年平均价格16,904.36元,较上半年13,323.20元上涨约26.9%[54] - 碱类原材料下半年平均价格1,074.93元,较上半年568.47元上涨约89.1%[54]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54] - 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较高[117] - 主要原材料苯乙烯和二乙烯苯价格与原油价格紧密相关[117] - 原材料采购价格呈现一定幅度波动影响产品毛利率[118] - 公司采取提前预测原材料价格并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应对成本上涨[118] - 若原材料涨幅较大将相应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并与客户协商[118] - 公司存在市场份额缩小风险需持续开发新产品拓展高附加值市场[118] - 公司需大量生产管理技术营销人员人力资源成本可能持续增长[120] - 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可能对公司利润产生一定影响[120] - 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121] - 公司通过销售供应和生产等关键因素全面防控疫情经营风险[121] - 公司计划建设年产2,300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改造项目[116] - 公司规划年处理15,000吨食品级树脂生产线及智能化仓库技术改造项目[116] - 公司推进宁波争光树脂有限公司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募投项目[116] 研发与技术能力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3项,2021年新申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4项,并主持或参与制定13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35] - 研发及技术人员共42人,占员工总数的14.24%[58] - 公司共拥有17项专利,包括13项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58] - 公司主持或参与制定13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60] - 公司承担三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58] - 公司建有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58]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0.26%至43人,其中本科学历人员增长85.71%[83] 生产与产能 - 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设计产能19,750吨,产能利用率达101%[55] - 公司在建产能包括2,300吨大孔吸附树脂(完工进度80%)和15,000吨食品级树脂(完工进度7%)[55] - 年处理15,000吨食品级树脂生产线项目投资进度3.01%[106] - 年产2,300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改造项目投资进度3.67%[106] - 厂区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投资进度2.54%[107] - 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0.35%[107] -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项目承诺投资总额50,615.5万元[10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32.71万元同比下降50.86%[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10,697,255.72元,第二季度为16,760,849.28元,第三季度为14,620,393.99元,第四季度为8,248,586.48元[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0.86%至5032.7万元[8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376.67%至-4.61亿元[8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2467.61%至11.08亿元[86] 资产与募集资金 - 资产总额16.45亿元同比增长234.2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44亿元同比增长316.38%[20] - 公司总资产164462.12万元,比上年期末增长234.21%[63]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17.32%上升至49.79%,主要因上市募集资金11亿元[91]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从15.60%下降至3.88%,因12月疫情影响收入减少[91] -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从24.73%下降至6.58%,因正常折旧[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末数为430,922,602.74元,期初数为10,007,534.25元,本期购买金额470,000,000.00元,本期出售金额50,000,000.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15,068.49元[94] - 金融资产总额期末数为440,976,402.61元,期初数为16,315,013.80元,本期购买金额470,000,000.00元,本期出售金额50,000,000.00元,其他变动3,746,320.32元[94] - 受限资产总额为104,817,124.65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196,000.00元,应收票据受限6,183,100.00元,持有待售资产受限24,768,245.74元,固定资产受限64,196,476.71元,无形资产受限9,473,302.20元[95] - 报告期投资额为32,449,300.0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14,488,300.00元,同比增长123.97%[9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金额为430,922,602.74元,初始投资成本480,000,000.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22,602.74元,报告期内购入金额470,000,000.00元,报告期内售出金额50,000,000.00元[99][100] - 募集资金总额为109,997.56万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24,410.28万元,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4,410.28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86,198.50万元[102]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109,997.56万元,发行价格每股36.31元,发行数量3,333.3334万股[104]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中40,000万元存放于理财账户,其余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102] -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109,997.56万元[105] - 本期项目投入发生额为24,410.28万元[105] - 购买理财产品金额为40,000.00万元[105] - 实际结余募集资金为46,198.50万元[105] - 超募资金总额为人民币72,305.56万元,其中21,690万元(占超募资金总额的30%)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8] - 使用超募资金人民币50,615.56万元投入功能性高分子新材料项目[108] - 募集资金先期投入及置换合计人民币2,291.70万元,其中1,973.50万元用于募投项目,318.20万元用于发行费用[109] - 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9.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021年度实际投资金额为40,000万元[10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19.86%[107] 子公司与投资 - 全资子公司宁波争光2021年营业收入4.44亿元,占合并营业收入98.38%[55] - 宁波争光树脂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4,051,782.40元,净利润71,916,489.19元[114] - 宁波争光树脂有限公司总资产604,329,462.90元,净资产355,103,083.70元[114] - 公司设立荆门争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新生产基地,报告期内尚未经营[114] - 公司新设荆门争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金额80,000,000.00元,持股比例100.00%,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募集资金[97][98]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1.1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4.47%[7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2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1.96%[78][79] - 公司为超过10,000家国内外客户提供产品[60] - 公司客户包括德国BRITA、日本三菱化学、中国石化等国内外大型企业[60] - 公司可实现多品种批量供货,满足客户集中采购需求[61] 非经常性损益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4,757,464.10元,2020年为45,548,790.98元,2019年为-1,135,930.30元[25]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561,496.16元,2020年为5,042,189.54元,2019年为1,795,956.15元[25]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7,015,705.43元,2020年为38,727,088.64元,2019年为2,701,548.94元[26] - 投资收益为158.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88%[90] - 资产减值损失为-246.2万元,主要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0] - 公司办理掉期外汇买卖业务13笔,交易总金额3,283万美元,收益总额6,818.69美元[101]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28][129] - 公司资产与控股股东完全独立无占用情况[130] - 公司财务体系独立且拥有独立银行账户[131] - 公司机构独立与控股股东无混同情形[132] - 公司业务独立无同业竞争和显失公平关联交易[132] - 公司近2年主营业务和管理团队未发生重大变化[132] - 公司不存在影响持续经营的重大风险事项[132] - 公司修订《公司章程》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128]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包括第五届第八次至第十四次会议[148]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其中沈建华和劳法勇现场出席全部7次会议[149][150] - 审计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通过2020年度财务决算和2021年度财务预算等议案[152][153] - 监事会在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且对监督事项无异议[154] - 独立董事提出的建议均被公司采纳[151]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100%[167]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比例100%[167]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68]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68]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169] - 会计师事务所未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170] - 公司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179] 股东与股权结构 - 董事长兼总经理沈建华持股69,480,000股[136] - 董事兼副总经理汪选明持股13,341,800股[136] - 董事兼副总经理劳法勇持股13,341,800股[136] - 董事王焕军持股1,180,400股[136] - 监事会主席张翼持股84,300股[136] - 监事沈渭忠持股84,300股[137] - 监事蒋才顺持股92,700股[137] - 财务负责人兼董事会秘书吴雅飞持股101,200股[137] - 副总经理汪国周持股33,700股[137]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97,740,200股[137] - 实际控制人沈建华承诺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36个月[187] - 沈建华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87] - 沈建华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88] - 沈建华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股份[188] - 股东劳法勇、汪选明、王焕军承诺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12个月[190] - 劳法勇、汪选明、王焕军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9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总数的25%[191][193][196] - 公司股票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193][195]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96]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91][193][196] - 股份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95] - 未履行股份承诺所获收益归公司所有[192][194] - 股份锁定和减持要求若发生变化将自动适用变更后的规定[193][195] - 未履行承诺事项需在股东大会及证监会指定报刊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192][194] - 公司股东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98][199] - 股东承诺若未履行股份锁定承诺,所获收益归公司所有[198][199] - 股东承诺若因未履行承诺造成公司和其他投资者损失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98][199][200] - 股东持股期间将自动适用变更后的股份锁定和减持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198][199][200] - 锁定期满后股东减持将遵守中国证监会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定[200]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未明确披露(需关注后续具体定价机制)[200] - 所有承诺状态显示为正常履行中(截至2021年11月2日)[198][199][200] - 涉及股份锁定承诺的股东包括成越操、戴文强、方伟强等21名自然人[198][199] - 减持计划需结合公司股价稳定、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需要审慎制定[200] - 股东需及时申报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及其变动情况[199] 董监高薪酬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355.51万元[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