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捷精工(301072) - 2022 Q2 - 季度财报
中捷精工中捷精工(SZ:301072)2022-08-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99亿元,同比下降4.07%[2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07%至2.99亿元[47]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2.99亿元,同比下降4.1%[153]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7%至2.09亿元[157]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7%至2.09亿元[1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2.38万元,同比下降52.30%[2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2.3%至1162.38万元[15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79.65万元,同比下降70.71%[21] -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69.0%至846.30万元[15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股,同比下降64.52%[21]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1元/股,同比下降64.52%[2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64.5%至0.11元[15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0%,同比下降2.60个百分点[21]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31.1%至1027.08万元[15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4.83%至2.6亿元[47] - 营业总成本为2.92亿元,同比增长2.9%[153] - 营业成本为2.60亿元,同比增长4.8%[153]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7.87%至1524.84万元[4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9%至1524.84万元[154]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从-8.23万元变为59.91万元[154]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下降16.8%,从5686万元降至4728万元[160]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63.7%,从1699万元降至617万元[16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05.56万元,同比下降32.44%[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2.44%至3705.56万元[4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7.6%,从3.02亿元降至2.79亿元[16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2.4%,从5485万元降至3706万元[160]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3.3%,从3613万元降至2050万元[16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01万元,较去年同期-6999万元有所改善[160]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下降47.5%,从7047万元降至3701万元[160]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488.3%,从50万元增至294万元[16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从期初1.95亿元降至1.71亿元,减少12.3%[150] - 货币资金为2.250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约1034万元[146] - 应收账款从期初1.88亿元降至1.51亿元,减少19.7%[150] - 应收账款为1.55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约3061万元[146] - 存货从期初1.08亿元增至1.22亿元,增长12.8%[151] - 存货为1.860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约1912万元[146] - 应收款项融资为3928.4336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约1604万元[14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14.895万元人民币,期初无此项资产[146] - 在建工程从期初3398万元增至5372万元,增长58.1%[147]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58.1%至5372.29万元[53] - 固定资产从期初1.70亿元降至1.65亿元,减少3.4%[147] - 短期借款从期初2979万元降至2879万元,减少3.4%[148] - 应付账款从期初1.34亿元降至1.22亿元,减少9.4%[148] - 流动资产合计为6.219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约1146万元[14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4,827,233.13元[26]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60,330.37元[2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449,192.00元,主要为上市扶持资金[25]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92,855.68元[25]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355,435.47元,主要为远期结售汇相关金融资产[25]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91,689.68元,主要为对外捐赠[26] - 所得税影响额为864,454.36元[26]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25,563.65元[26] - 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比例33.39%[51]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长463.2%至135.54万元[154] - 信用减值损失反转,从46.46万元收益变为161.08万元损失[154] 业务和客户 - 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减震部件,应用于底盘系统、发动机系统及车身系统[35] - 公司与天纳克、博戈、威巴克等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及长城汽车等整车厂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35] - 公司前五名客户收入占比为81.08%[73] - 报告期内新开拓客户9家(金工业务1家、注塑业务2家、涂覆业务6家)[74] - 工业隔振产品占上半年合并收入约0.3%[32] 研发和技术 - 研发人员数量85人[43] - 公司及子公司新增取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3件,另有1件专利申请正在审查中(含发明专利1项)[4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65件,其中发明专利42件,实用新型专利123件[40] - 公司产品被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评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包括汽车前桥与转向连接扭力支架等多项技术[39] - 公司拥有江苏省认定的汽车焊接冲压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无锡市企业技术中心[39] - 公司通过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获下游客户广泛认可[41] 投资和募投项目 - 报告期投资额133,408,080.02元,较上年同期156,074,977.44元下降14.52%[57] - 公司投资150万元设立控股子公司无锡市衡捷隔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75%[32] - 募集资金总额147,844,821.68元,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24,611,800.00元[60]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97,543,600.00元,募集资金余额51,233,000.00元[60] - 高强度汽车零部件智能化生产线基地项目投资进度71.29%,累计投入84,015,500.00元[62] - 灏昕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投资进度44.71%,累计投入6,706,600.00元[6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45.48%,累计投入6,821,500.00元[62]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整体进度达65.98%,累计投入97,543,600.00元[62] - 所有募投项目均未产生收益,预计2023年4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2] - 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6509万元,其中高强度汽车零部件智能化生产线基地项目投入5311.06万元,灏昕汽车零部件轻量化项目投入517.1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入680.84万元[6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5123.3万元[64] - 公开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4784.48万元,少于拟投入金额33485.48万元[64] 金融工具和套期保值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金额1,148,950.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48,950.00元[59] - 报告期远期结汇衍生品投资初始投资金额1722.4万元,期末投资金额1722.4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2.19%[66] - 报告期衍生品投资实际损益金额为114.9万元,其中宁波银行无锡分行远期结汇亏损10.67万元,宁波银行锡山支行远期结汇盈利125.57万元[66] - 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采用远期结汇类型,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66] -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遵循稳健原则,以规避汇率风险为目的,非投机性交易[68] - 公司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以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75][76] - 报告期委托理财发生额4180万元,其中募集资金委托理财3000万元,自有资金委托理财1180万元[67] - 所有委托理财未出现逾期未收回情况,且未计提减值金额[67] 子公司表现 - 主要子公司灏昕汽车零部件制造无锡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622,346.69元[72] - 主要子公司无锡绿缘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净利润为912,048.38元[72] - 主要子公司烟台通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80,183.54元[72] 行业和市场数据 - 2022年6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9.9万辆和250.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9.7%和34.4%,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3.8%[34] - 2022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累计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3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首次公开发行网下配售限售股1,357,656股于2022年3月29日解除限售上市流通,占总股本比例1.29%[126]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80,148,756股减少至78,791,100股,占比从76.29%降至75.00%[125]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24,906,044股增加至26,263,700股,占比从23.71%升至25.00%[125] - 境内法人持股数量从28,553,244股减少至27,215,300股,占比从27.18%降至25.91%[125]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从51,583,188股微降至51,575,800股,占比从49.10%微降至49.09%[125] - 国有法人持股数量从7,741股减至0股,占比从0.01%降至0.00%[125] - 外资持股数量从4,583股减至0股,占比保持0.00%[125] - 魏鹤良持有25,500,000股首发前限售股,拟解除限售日期2024年9月30日[128] - 魏忠持有24,500,000股首发前限售股,拟解除限售日期2024年9月30日[128] - 无锡普贤投资持有12,000,000股首发前限售股,拟解除限售日期2024年9月30日[12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3,578户[131] - 第一大股东魏鹤良持股25,500,000股,占比24.27%[131] - 第二大股东魏忠持股24,500,000股,占比23.32%[131] - 国有法人股东持股12,000,000股,占比11.42%[131] - 国有法人股东持股6,000,000股,占比5.71%[131] - 无锡宝宁投资持股3,700,000股[131] - 无锡市玄同投资持股3,151,600股[131] - 无锡金投持股2,363,700股,占比2.25%[131] - 股东无锡东明天昱持股数量未明确披露[131] - 特别表决权股份持有股东总数为0[131] - 股东王建明持股比例为0.75%,持有787,900股[132] - 股东张丽华持股比例为0.63%,持有662,663股[132] - 股东王鹏飞持股比例为0.37%,持有393,950股[132] - 股东林柱英持股比例为0.37%,持有393,950股[132] 利润分配和股利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8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向所有者分配利润4,727,466.00元[176] - 利润分配金额为-4,727,466.00元[167] 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 公司废气排放口总数14个,其中表处理车间有组织废气主要排放口1个,其他分布点13个[85] - 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核定排放总量为9.52吨/年,实际排放量为1.514011吨/年[85] - 废水总氮(以N计)核定排放总量2.503吨/年,实际排放量0.030961吨/年[85] - 废水总磷(以P计)核定排放总量0.008吨/年,实际排放量0.000601吨/年[86] - 废水氨氮(NH3-N)核定排放总量1.335吨/年,实际排放量0.011303吨/年[86] - 废水化学需氧量核定排放总量23.18吨/年,实际排放量10.045788吨/年[86] - 废水总铬核定排放总量0.083吨/年,实际排放量0.000187吨/年[86] - 废水六价铬核定排放总量0.00165吨/年,实际排放量0.000012吨/年[86] - 废水总镍核定排放总量0.00036吨/年,实际排放量0.00021吨/年[86] - 所有污染物排放均符合国家标准且无超标情况[85][86] - 废水排放口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66mg/l,悬浮物浓度为83mg/l,氨氮浓度为15.9mg/l[87] - 废水排放口总氮浓度为18.2mg/l,总磷浓度为0.09mg/l,pH值为7.2mg/l[87] - 废水排放口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为3.42mg/l,石油类浓度为6.18mg/l,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为78.3mg/l[87] - 废水年排放总量中化学需氧量为2.6吨/年,总氮为1.281吨/年,氨氮为0.598吨/年[87] - 废水年排放总量中总磷为0.106吨/年,悬浮物为0.93吨/年[87] - 厂界噪声昼间值为57.5dB(A),夜间值为47.2dB(A),符合2类标准[87] - 危险废物年产生量为227.397吨,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87] - 公司综合废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600吨/日[89] - 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且无环保行政处罚记录[87][95] - 公司为员工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并提供多项福利保障[96] 公司治理和合规 - 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05] - 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01] - 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02]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03] - 报告期未发生重大关联交易[107][108][109] - 租赁项目损益未达利润总额10%[116] - 公司及控股股东无失信被执行记录[106] - 无重大合同履行异常情况[118]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8.25%[79] - 公司于2021年9月2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1072)[1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7家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180]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要求[184]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87]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涵盖全部子公司[189]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量[188]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9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和可随时支付的存款,以及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且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93] - 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资本化[194]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需满足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利息支付[195]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需满足业务模式兼顾收取现金流量和出售目标[196] - 金融资产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消除会计错配[196] - 金融负债初始分类后不进行重分类[19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9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后续计量,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或减值时计入当期损益[197] - 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除非造成会计错配则全部计入当期损益[198]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报价,次选估值技术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199][20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会计政策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无调整[173]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为9.8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9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7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9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