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信息 - 公司2022年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 - 2022年12月31日[7]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以108,333,234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元,送红股0股,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3] - 期末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13362075.66元,2022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送红股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48] 公司产品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IXPE、IXPP、XPE、聚氨酯发泡材料、有机硅发泡材料、陶瓷化硅胶等[7][8]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烯烃、聚氨酯、有机硅等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2022年主要产品为聚烯烃发泡材料[16] - 公司主要产品为聚烯烃发泡材料,生产流程包括造粒、挤片、辐照、发泡等工艺[25][26] - IXPE产品收入34290.59万元,占比91.78%,同比下降22.01%;IXPP产品收入2039.65万元,占比5.46%,同比增长21.01%;其他产品收入1033.41万元,占比2.77%,同比增长91.55%[45]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373,636,411.28元,较2021年调整后减少19.12%[1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665,049.94元,较2021年调整后减少35.41%[1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243,524.10元,较2021年调整后增长263.81%[10]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163,800,563.61元,较2021年末调整后增长10.50%[10]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54,830,840.47元,较2021年末调整后增长4.11%[10]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98,471,072.39元、113,276,052.12元、73,589,944.38元、88,299,342.39元[11]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758,293.14元,主要系政府扩路导致厂区围墙报废[13]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847,856.62元[13] - 2022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7,973,374.25元,主要系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14] - 2022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742,061.34元,主要系对外捐赠支出[14]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63.64万元,同比下降19.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66.5万元,同比下降35.41%[44] - 华东地区收入17939.30万元,占比48.01%,同比下降28.25%;华南地区收入8649.50万元,占比23.15%,同比增长1.02%;其他地区(不含港澳台)收入5027.00万元,占比13.45%,同比下降14.51%;境外收入5747.85万元,占比15.38%,同比下降14.84%[45] - 直销收入36110.61万元,占比96.65%,同比下降16.79%;贸易收入1253.04万元,占比3.35%,同比下降55.20%[45] - 橡胶和塑料制品行业毛利率31.10%,同比下降5.99%;IXPE产品毛利率32.07%,同比下降5.59%[47] - IXPE产品产量8957.51万平方米,销量8816.80万平方米,产品平均售价上半年较上年同期下降0.83%,下半年较上年同期下降3.88%[47] - 境外IXPE产品出口收入5704.01万元,占营收比重15.27%,报告期内税收政策无变化,对海外业务无影响[47] - 橡胶和塑料制品销售量9063.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47%;生产量9193.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47%;库存量742.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98%[48] - 2022年公司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11.41%,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别减少8.46%、15.40%、14.85%[50] - 2022年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32%,管理费用同比减少6.86%,财务费用同比减少421.27%,研发费用同比减少4.96%[52]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4.07亿元,同比增6.11%;现金流出3.27亿元,同比降9.60%;现金流量净额8024.35万元,同比增263.81%[80]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6.44亿元,同比降13.08%;现金流出5.85亿元,同比降47.81%;现金流量净额5872.36万元,同比增115.43%[80]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4494.41万元,同比降92.11%;现金流出5574.48万元,同比降27.63%;现金流量净额 -1080.06万元,同比降102.19%[80] - 2022年末货币资金3.47亿元,同比增69.51%;应收账款7415.15万元,同比降32.85%;存货4722.82万元,同比增7.35%[82] - 2022年末固定资产3.15亿元,同比增36.82%;在建工程2.01亿元,同比增164.45%;使用权资产236.48万元,同比降59.06%[82] - 2022年末短期借款4003.99万元,同比增37.92%;合同负债152.56万元,同比增108.88%;租赁负债42.53万元,同比降87.32%[83] - 2022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3029万元,同比降87.32%;其他流动资产1536.93万元,同比降87.32%;应付票据4780.63万元,同比增506.63%[83] - 2022年末应付账款5847.06万元,同比增46.06%;报告期投资额4.07亿元,较上年同期降59.17%[83][84] - 投资收益797.34万元,占利润总额13.29%;资产减值 -194.44万元,占利润总额 -3.24%[82] - 营业外收入4.25万元,占利润总额0.07%;营业外支出129.30万元,占利润总额2.16%[82] - 2022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6665049.94元,母公司净利润45206749.17元[148] 行业市场情况 - 聚烯烃发泡材料应用于建筑、消费电子等五大下游行业,国产需求预计保持较高增长率[16] - 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2686.4万辆,同比增长2.1%,新能源车销量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渗透率达25.6%[17] - 2022年欧洲30国新能源乘用车注册量258.9万辆,同比增长14.6%,渗透率22.9%;美国新能源轻型车销量91.3万辆,同比增长41.1%,渗透率6.7%[17] - 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2000万辆,中国接近1000万辆;2040年全球超7300万辆,中国超2200万辆[17] - 安全性是下游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时第二看中的因素,占比30.2%[17] - 新型泡沫塑料因环保优势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并在我国推广,未来将占更大市场份额[18] - 新型发泡材料在新兴领域广泛运用,对生产厂商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要求较高[18]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在聚烯烃发泡材料研发和生产有多年积累,将深耕领域满足客户需求[18] - 公司推动聚氨酯、有机硅材料研发等,抢占新能源新材料市场份额培育新利润增长点[18] - 公司处于产业链中游,上游为化工产品生产行业,下游包括建筑、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27] - 公司采用需求导向型与行业前沿技术研发并行的研发机制,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28][29] - 公司产品以直销为主,采用营销与推销导向并行的市场策略[30][31] - 公司采购模式分为安全库存备货采购、按实际需要采购和战略备库三种,对采购活动进行规范控制[31] - 公司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与安全库存、自主生产和委托加工相结合[31] - 公司未来将持续创新,推进核心技术及研发成果转换,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107] - 2022年公司推出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增强核心技术骨干凝聚力[108] - 公司推进新旧产业融合,紧抓新能源汽车发展契机,产品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被动热管理领域[108] - 公司坚持产品多元化发展,将产品从家用电器拓展至多个领域,未来将开拓新能源汽车等市场[108] 原材料采购 - PE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58.29%,上半年平均价格10.64元,下半年9.67元[32] - EVA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8.51%,上半年平均价格16.56元,下半年17.66元[32] - 发泡剂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7.54%,上半年平均价格20.27元,下半年19.84元[32] - 发泡剂价格上半年同期增长43.96%,下半年较上年同期增长9.13%,受多种因素影响[33]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34]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9273.3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56.71%[52] 公司技术与专利 - 电子辐照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IXPE有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电子辐照交联聚丙烯发泡材料IXPP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34] - IXPE、IXPP设计产能14589万平方米,产能利用率62.85%,在建产能11000万平方米[34] - 2022年获多个环评批复,如广德祥源新材年产8640吨新型环保聚烯烃发泡材料环评阶段性自主验收完成等[34][35][36] - 辐射安全许可证有效期更新至2028年2月2日,安全标准化三级企业证书有效期至2025年1月18日等[37] - 公司能批量生产0.06mm厚度的IXPE材料,成为OPPO、vivo重要合作伙伴[39] - 公司开发的抗菌地垫抗菌率达99.9%且达最高防霉标准[39] - 公司IXPP材料已应用到福特、长安、长城等汽车,打破境外企业供应局面[39] - 公司可生产厚度1mm - 1.5mm高阻燃聚氨酯发泡材料,阻燃等级达V - 0[39] - 公司可生产密度在150KG/m³以下的超低密度聚氨酯发泡材料[39] - 公司基本掌握建筑装饰等多领域聚烯烃发泡材料核心生产技术,为拓展市场打下基础[40] - 公司建立多学科背景研发团队,设置技术委员会等研发架构,研发工作灵活高效[40] - 公司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及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提高研发水平,在国内技术领先[4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拥有授权专利127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86项,外观设计7项[41] - 公司掌握自制全套发泡设备、优化改造辐照设备等技术,主要发泡设备均为自主设计和制造,是行业内少数能自行设计发泡设备的企业之一[43] 研发项目 - 公司有DEF/DPF/DXF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途发泡材料等多个研发项目,多处于样品验证阶段[52] - DEF/DPF/DXF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途发泡材料项目旨在适应新能源汽车行业对国产替代材料的诉求[52] - IXPP聚丙烯发泡材料项目要打破IXPP材料的国外垄断地位,替代进口材料[54] - 超薄IXPP发泡材料项目将产品应用从手持式3C电子产品向汽车内饰等领域发展[56] - 回收技术研发项目处于试产阶段,要提高原材料利用率[63] - 公司在进行生物基发泡材料、超临界聚合物发泡产品等多项材料研发,部分处于样品验证阶段,硅胶发泡材料处于量产阶段,陶瓷化硅胶材料处于试生产阶段[64][65][67][74][76] - 超柔软耐老化聚氨酯电池衬垫材料要求在50%压缩条件下<20KPa,70°C条件下50%压缩1000h变形率<5%,阻燃等级HBF [71] - 聚氨酯电子用途发泡材料开发320g/cm³密度及以下,0.5mm厚度及以下不同基材的PU泡棉 [72] 研发人员与投入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09人,较2021年的98人增长11.22% [79]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3.26%,较2021年的11.12%增长2.14% [79] - 2022年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有10人,较2021年的8人增长25.00% [79] - 2022年30 - 40岁研发人员有55人,较2021年的47人增长17.02% [79]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23,215,770.87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1% [79]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24,428,212.75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29% [79] - 2020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9,605,546.42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19% [79]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2021年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总额52,545.95万元,报告期内使用12,542.96万元,累计使用25,914.91万元,未使用27,852.75万元[87][88][89] - 年产1.1亿平方米聚烯烃发泡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承诺投资34,808.8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5,507.69万元,进度44.55%[90] - 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5,944.5
祥源新材(300980)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