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业科技(30096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通业科技通业科技(SZ:300960)2022-04-25 16:00

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 - 2021年营业收入为2.94亿元,同比下降7.3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36.7万元,同比下降38.43%[18] -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94,389,353.24元,同比下降7.36%[6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367,038.94元,同比下降38.43%[6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345,912.82元,同比下降48.66%[68]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1.17亿元,占全年营收39.7%[20]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03.45万元,占全年净利润72.8%[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04%,同比下降14.26个百分点[18]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94亿元,同比下降7.36%[78]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 - 直接材料成本1.14亿元,同比下降2.45%,占营业成本73.85%[8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15%至2655.03万元[89]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31.26%至3430.73万元,主要因IPO相关咨询及招待费用增加[89][91]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上升89.75%至-8.53万元,主要受贷款增加及新租赁准则影响[91]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30.02%至4401.65万元,主要因材料费、开发服务费及研发人员薪酬增加[91] - 薪酬支出上涨因未裁员且为核心员工加薪并新增养老保险支出[70] - 原材料成本上涨因芯片短缺价格成倍上涨及人工成本增加[70] - 整体毛利率47.74%,同比下降3.25个百分点[82] 业务线表现:产品收入 - 电源类产品销售收入53,415,211.51元,占营业收入18.14%[68] - 智能控制类产品销售收入83,682,290.05元,占营业收入28.43%[68] - 电机风机类产品销售收入38,239,541.21元,占营业收入12.99%[68] - 检修服务销售收入93,944,801.05元,占营业收入31.91%[68] - 电源类产品收入5341.52万元,同比下降29.72%,占比降至18.14%[78] - 智能控制类产品收入8368.23万元,同比增长3.56%,占比升至28.43%[78] - 检修服务收入9394.48万元,同比增长13.28%,占比升至31.91%[78] 业务线表现:地区及客户 - 华中地区收入8720.02万元,同比下降28.35%,占比降至29.62%[80] - 直销模式收入2.55亿元,同比下降9.6%,占比86.64%[80]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72.44%,其中最大客户占比49.56%[87] - 直销客户主要为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铁路局、地铁公司等轨道交通运营单位[53] - 下游客户高度集中,主要为中国中车及其下属整车制造企业以及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各铁路局[149] 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51.93万元,同比下降163.09%[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46.20%至1.86亿元[99][10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63.09%至-4851.93万元[10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74.85%至-3472.49万元[10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上升284.65%至4.42亿元[100] - 资产总额达9.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14%[18] - 货币资金占比增至34.20%,同比上升8.14个百分点[106] - 应收账款占比降至20.93%,同比下降6.69个百分点[106] - 应收账款为194,615,752.41元,占资产总额的20.93%[151] - 应收款项融资大幅增加至86.8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6.99%升至9.34%,主要因票据回款增加[108] - 资本公积显著增长至320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2.04%升至34.42%,主要因上市募集资金增加[10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50百万元,期间购买金额935百万元,出售金额910.1百万元[110][111] - 受限资产总额36.9百万元,包括货币资金8.9百万元(保函/投标保证金)及应收票据12.1百万元(银行质押)[112] - 其他非流动资产增至6.4百万元,主要因募投项目预付设备及软件款增加[108] - 其他流动负债下降至23.3百万元(占比2.5%),主要因已背书未到期票据减少[108] - 股本增至102.4百万元,因发行公众股份导致[10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1,193.6百万元,期末金额136.8百万元[115]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646.4万元,同比增长100.5%[23] - 金融资产投资收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512.97万元[24] - 投资收益为512.97万元,占利润总额10.69%[103] - 其他收益为831.15万元,占利润总额17.32%[103] 研发与产品 - 公司研发人员约占公司总人数的三分之一[61] - 公司目前拥有49项专利和2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1] - 公司拥有超过40种型号各类电源[59] - 公司拥有超过30种型号各类逻辑控制单元[59] - 公司拥有超过300种型号的各类电机风机[59] - 公司产品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TS22163铁路质量体系认证、CRCC认证等权威认证[59]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130人,同比下降2.26%[97] - 研发投入金额增至4401.6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4.95%[97] - 鼓形车列车供电柜项目已实现批量装车运营,目标实现直流600V稳定输出[92] - 平台化空调控制盘项目已批量装车运营,采用ETH接口提升维护效率[92] - 鼓形车电源柜采用碳化硅器件及"n+1"冗余设计,已批量装车运营[92] - EDS低压电器检测系统已在广州完成试装车,实现低压电器实时在线监测[92][93] - LCU型地铁逻辑控制单元已批量装车运营,支持双机热备冗余和故障自诊断[93] - PMSM05风机控制器已批量装车运营,采用分立器件实现低压大电流驱动[93] - BCS01型电源柜已有批量装车运营,有助于公司抢占对应产品市场[94] - EPS高铁应急电源正在进行开发,配套锂电池电源技术应用,可在高铁车辆供电系统故障情况下提供紧急备用电源,保证空调系统继续运行1~2小时[94] - 智慧空调系统已完成装车,有助于提高检修作业效率并降低机车空调运维成本[94] - 二乘二取二冗余架构逻辑控制单元已完成装车并获得SIL4安全等级认证证书,有利于公司抢占更高安全等级的继电器替换改造市场[94] - 三取二冗余架构逻辑控制单元已完成装车,须获得SIL4安全等级认证证书,有利于公司抢占LCU高端产品市场[94] - 城轨列车电抗器KTNO4.0散热风机已完成第三方型式试验,解决电抗器散热风机交付瓶颈问题,有利于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95] - BMS01电池管理系统正在试装车,计划在郑州和肃宁机务段进行加装改造和试运行,后续在各铁路局段推广,重新定义电源柜市场的核心竞争力[95] - IECS智能电气控制系统产品已交付待装车,旨在推广新造机车使用智能屏柜替代,有助于公司抢占屏柜市场[95] - 机车EPS供电系统产品已交付待装车,开发出适用于机车车辆的应急供电系统,有利于公司抢占机车应急供电系统市场份额[95] - PSPR电源模块平台正在进行开发,完成DC/DC模块、DC/AC逆变模块、充电机模块的设计开发,通过模块化研究降低产品成本,使公司在同类产品上更具市场竞争力[95] 业务运营与市场 - 公司形成电源产品、智能控制产品、电机及风机产品三大主营业务类型[36] - 公司产品应用于铁路机车、城轨车辆、高铁动车及地面充电系统等领域[37] - 公司在线运行电源类产品超2万台,覆盖国内外市场包括中亚及非洲地区[38] - 智能控制产品采用热备冗余技术保障列车网络数据安全传输[42] - 公司建立全国售后服务网络,在多个铁路局设检修基地提供维保服务[44] - 公司采用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52] - 公司开展新造产品生产和存量产品维保业务[51] - 公司为地铁公司提供超过2,500台国产化地铁辅助逆变器[66] - 设立成都通业(注册资本5000万元)和武汉通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两家子公司[85] - 石家庄通业电气制造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231.61万元[132] - 石家庄通业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86.3万元[132] - 石家庄通业电气制造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4808.01万元[13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9亿元,同比减少4.22%[30] - 2021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5条和运营里程1168公里,同比增长15%[32] - 2021年客运量同比增长35%,增加61.2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水平99.2%[32] - 2021年平均客运强度达0.82万人次每公里日,同比增长14%但较2019年下降28%[32] - 长三角规划2025年轨道交通总里程超2.2万公里,新增里程超8000公里[32] - 长三角城市轨道交通营业里程约3000公里,多个核心城市实现网络化运行[33] -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4万公里[140] - 2021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4208公里,其中高铁2168公里[140] - 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为2.17万台,其中内燃机车0.78万台占35.9%,电力机车1.39万台占64.1%[141] - 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为7.8万辆,其中动车组4153标准组、33221辆[141] - 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为96.6万辆[141] - 预计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135] - 预计2021-2025年全球轨道交通车辆需求为630-730亿欧元[139] - 长三角轨道交通规划到2025年总里程达2.2万公里以上,新增里程超8000公里[136] -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预计203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20.0万公里,高铁达4.5万公里[139] - 普速铁路网规划到2025年规模达13.1万公里,规划实施既有线扩能改造2万公里左右[142] - 轨道交通行业持续发展,新增线路和车辆密度增加带动车辆需求[143] - 维保市场将成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收入的重要来源[143]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 公司计划扩大市场版图,提升服务质量并增加产品种类[144]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及下游市场需求变动的风险[147] - 市场竞争加剧,社会资本投资意愿增强导致行业竞争更加激烈[149] -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利润目标承压[149] - 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将销售回款作为业绩考核重要依据[152] - 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带来管理风险,分公司及子公司增多[153] - 公司面临技术更新和高端人才流失风险,需加强自主创新和人才激励机制[154] - 新冠疫情持续可能导致轨道交通客运量和货运量下滑,影响机车检修和新造需求[155]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均加入公司超过10年以上[64] 公司治理与人员 - 公司法定代表人徐建英,董事会秘书黄楚雄,证券事务代表王姣[14][16] - 2021年9月6日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80] - 2021年9月6日多名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因任期届满离任,包括谢玮(董事)、闫永革(总经理)、赵懿清(独立董事)、周钢(独立董事)、何煦(独立董事)、周丽霞(监事)、傅雄高(董事会秘书)[178] - 2021年9月6日新任人员选举任命:傅雄高(董事)、牛红军(独立董事)、汪吉(独立董事)、汪顺静(独立董事)、刘涛(总经理)、黄楚雄(董事会秘书)、彭琦允(监事)[179] - 董事长徐建英自2006年7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长,具有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181] - 副董事长闫永革自2021年9月起担任公司副董事长,曾任公司总经理、董事等职务[182] - 公司于2021年9月6日完成高级管理人员换届聘任,共有5名高级管理人员[195] - 公司于2021年9月6日完成监事会换届,截至2021年12月31日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191] - 公司职工监事1名[191] - 刘涛自2021年9月起任公司总经理[183] - 黄楚雄自2021年9月起任公司董事会秘书[200] - 傅雄高自2021年9月起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87] - 谭诗干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86] - 吴新明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84] - 牛红军自2021年9月起任公司独立董事[188] - 汪吉自2021年9月起任公司独立董事[189] - 公司董事会设9名董事(含3名独立董事),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164]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含1名职工代表监事),履行财务和合规监督职责[165] - 公司建立董事、监事及高管绩效考评体系,实施短期与中长期激励结合机制[168] 股东与股权 - 董事长徐建英持股数量为16,991,461股[176] - 离任董事谢玮持股数量为39,951,487股[176] - 董事兼副总经理闫永革持股数量为5,440,000股[17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情况:刘涛持有2,720,000股[177],吴新明持有2,720,000股[177],谭诗干持有2,720,000股[177],傅雄高持有1,360,000股[177],乐建锐持有1,020,000股[178],陈力持有300,000股[178],彭琦允持有300,000股[178],黄楚雄持有1,360,000股[178],合计持股74,882,948股[178] 投资者关系与信息披露 - 公司2021年通过"互动易"平台开展投资者关系活动,披露产品研发及行业地位信息[158]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00%[174]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00%[174]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10%[175]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17]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266.6百万元,实际使用21.1百万元,未使用资金245.5百万元以存款方式存放[118] -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102.4百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38.41%[118]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合计1988.24万元人民币,其中募投项目投入1602.04万元人民币[119]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为2亿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末实际使用5000万元人民币[120] - 募集资金专项账户期末余额为19987.28万元人民币(含理财收益及利息净额)[120] - 轨道交通电气装备扩产项目投资进度为11.62%,累计投入819.71万元人民币[124] - 维保基地及服务网点建设升级项目投资进度为3.35%,累计投入182.28万元人民币[124] - 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25.68%,累计投入817.7万元人民币[124] - 信息系统升级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7.63%,累计投入189.3万元人民币[12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为1.18%,累计投入100万元人民币[124]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项目总额为38656.6万元人民币,累计实际投入2108.99万元人民币[124] - 公司调整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和地点,新增石家庄子公司参与轨道交通电气装备扩产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25]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金额为1602.04万元[126]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合计1988.24万元[1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的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余额为24987.28万元[126] - 轨道交通电气装备扩产项目变更后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7055.6万元[129] - 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变更后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184万元[129] - 轨道交通电气装备扩产项目实际累计投入金额819.71万元,投资进度11.62%[129] - 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实际累计投入金额817.7万元,投资进度25.68%[129] 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02,385,812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