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联航空(30090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广联航空广联航空(SZ:300900)2022-03-1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37.48万元[5] - 净利润同比下降61.83%[5] - 营业收入为2.37亿元,同比下降24.5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37.48万元,同比下降61.83%[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56.95万元,同比下降82.02%[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股,同比下降70.0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0%,同比下降10.72个百分点[21]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37.396百万元,同比下降24.56%[33]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3748百万元,同比下降61.83%[33]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39.66万元,同比下降24.56%[6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7.48万元,同比下降61.83%[6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37亿元,同比下降24.56%[66]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030.90万元,环比大幅下降[23] - 公司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3,378.28万元,同比下降6.65%[63] - 公司2021年发生费用49.548百万元,同比增加62.69%[33] - 费用4,954.80万元,同比增加62.69%[63] - 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40.05%,同比上升6.39个百分点[73] - 制造费用占营业成本比重34.22%,同比下降8.49个百分点[73]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6.77%至4666万元,主要因员工薪酬及财务顾问费用增加[86]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5.93%至125万元,主要因借款时间缩短及利息收入增加[86] 各业务线表现 - 航空工装业务营业收入11,293.83万元,同比增长37.05%,毛利率39.72%[64]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营业收入11,979.26万元,同比下降46.27%,毛利率46.82%[64] -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行业收入为2.34亿元,同比下降25.27%,占营业收入比重98.42%[67] - 航空工装产品收入为1.13亿元,同比增长37.05%,毛利率39.72%[69]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产品收入为1.20亿元,同比下降46.27%,毛利率46.82%[69]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3.65%,同比下降10.81个百分点[69] -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销售量47,794套,同比下降20.52%;生产量134,172套,同比上升131.53%;库存量88,964套,同比上升3,340.22%[71]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为25.9451百万元,同比增长90.93%[33][38] - 研发投入2,594.51万元,同比增长90.93%[63]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26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16项[58] - 截至2021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到17.02%[60] - 研发项目大载重长航时无人机载重量达15kg以上,续航时间50分钟以上[89] - 研发人员数量2021年达到179人,较2020年80人增长123.75%[92] - 研发人员占比2021年为17.02%,较2020年12.62%提升4.40个百分点[92] - 研发投入金额2021年为2594.51万元,较2020年1358.85万元增长90.99%[92][9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021年为10.93%,较2020年4.32%提升6.61个百分点[92][93]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2021年39人,较2020年12人增长225.00%[92]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2021年133人,较2020年65人增长104.62%[92] - 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连续三年保持0.00%[92] - 某型固定翼无人机完成平台研制并实现首飞[91] - 电源品质检查仪项目已完成并通过全军武器装备招标采购转化[91] - 复合材料S型管件成型方法研发完成并解决脱模难题[9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42.05万元,同比下降55.72%[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为-3,642.05万元,同比下降55.72%[6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55.72%至-3642.05万元,主要受航空行业回款周期较长影响[94][9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79.84%至-5.46亿元,主要因募投项目投入及收购成都航新、景德镇航胜所致[94][9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42.65%至4.53亿元,主要因并购业务及项目筹资减少所致[94][9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减少128.02%至-1.3亿元[94] 资产和债务变化 - 资产总额为23.29亿元,同比增长38.11%[21] - 长期借款大幅增至5010.7万元,上年同期为500.7万元[78] - 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642.9万元[78] - 合同负债为6.88万元[78] - 应交税费同比下降55.4%至52.11万元[78]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4.91个百分点至15.60%,主要因募集资金投入所致[100] - 在建工程占总资产比例上升8.81个百分点至14.03%,主要因募集项目投入所致[100] - 长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新增16.03个百分点,主要因增加并购贷款及项目贷款所致[100] - 商誉新增11.42个百分点至2.66亿元,主要因收购成都航新产生溢价[101] - 公司净资产大幅增加资产规模迅速扩张[140] 投资和并购活动 - 公司通过收购成都航新和景德镇航胜扩张产业布局[34] - 公司引进航空工业产业基金和国家产业投资基金[36] - 公司现金收购成都航新70%股权,合并成本2.80亿元,形成商誉2.66亿元[76] - 成都航新购买日至期末收入686.25万元,净利润333.93万元[75] - 公司报告期投资额15.4亿元,较上年同期1.45亿元增长961.93%[106] - 收购成都航新70%股权,投资金额2.8亿元[108] - 收购景德镇航胜51%股权,投资金额3586.75万元[108] - 对西安广联两次增资合计1.4亿元,持股比例均为60%[109] - 新设晋城广联70%股权,投资金额7000万元[109] - 对共青城航鑫投资2560万元,持股40%[109] - 金融衍生工具初始投资成本1.45亿元,累计投资收益390.71万元[111] - 公司投资集中于主营业务领域通过投资融资并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131]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2020年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85,647.54万元[114] - 截至2021年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9,496.32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81.13%[115] - 报告期内使用募集资金31,833.45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37.16%[114][115]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16,993.89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19.84%[115] - 航空复合材料零部件项目投资进度65.88%,累计投入18,445.31万元[117] - 航空金属零部件项目投资进度92.26%,累计投入9,225.9万元[117] - 超募资金13,547.54万元中29.97%(4,06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18] - 超募资金70.03%(9,500万元)用于西安航空产业基地项目[118] - 西安航空产业基地项目投资进度100.11%,超预算10.37万元[118] - 补充资金项目已100%完成,累计使用24,000万元[117]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5916.77万元[119] - 西安广联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1553.37万元[119] -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3924.72万元[119] - 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8277.18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85647.54万元[11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实际使用募集资金69496.32万元[119] - 累计取得利息收入843.02万元[119] - 累计支付手续费0.35万元[119]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16993.89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19.84%[119]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1.876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80.32%[84] - 最大客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销售额为1.403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60.06%[85]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3574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3.07%[85] - 公司客户包括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等军工央企集团下属主机厂及科研单位[45] - 公司应收账款客户集中主要为军工央企且周转率较低[141]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754.01万元[26] - 投资收益585.67万元占利润总额14.02%,主要来自银行理财到期[98] - 信用减值损失-921.06万元占利润总额-22.05%,主要因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98] 管理层讨论和未来指引 - 公司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因疫情导致产品验收延迟而大幅下降[32]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研发中心目标三年内升级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35] - 公司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研发平台[135] - 公司未来三年将发展新材料和航天领域新技术[134] - 公司加强军用市场论证并开拓民用航空零部件领域[137] - 公司面临军方订单波动风险受审批程序和采购计划影响[139]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快速增长带来的呆账和资产减值风险[141] - 公司持续监控应收账款客户财务状况并加大管理力度[141] 生产和运营模式 - 公司采购模式为按需采购,根据客户订单编制采购计划并分批向供应商采购[43] - 公司建立了专职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采购,对供货商进行质量追踪和业绩评价[43] - 生产模式中技术部门根据客户提供的数模、图纸等完成产品设计和工艺方案[44] - 销售模式采取直销方式,通过任务分派、综合评标、议标和公开竞标获取订单[45] - 研发模式拥有专业团队从事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具备无人机整机研制能力[47] - 盈利模式根据客户要求以销定产,通过销售航空工装、零部件和无人机等产品盈利[48] - 公司投入大型数控龙门铣床(最大加工范围34000mm8000mm2000mm)及热压罐(最大加工直径φ6200mm*25000mm)等设备[38] 行业背景和驱动因素 - 军用航空产业驱动因素包括数十个型号飞机实现首飞、鉴定和设计定型[49] - 民用航空产业形成大中型运输机、涡桨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等产品体系[50] - 无人机产业中察打一体无人机、中高空侦察机等先进机型已列装部队[52] 子公司和产能布局 - 公司已完成全国产业链布局,在7个城市设立制造加工基地并下设10家子公司[35] - 公司拥有10家子公司和1家参股合伙企业[123] - 天津广联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479.63万元[123] - 子公司成都航新抵押机器设备评估价值6639.33万元,获取借款5000万元[105] - 子公司景德镇航胜通过售后回租方式分别获得借款132万元、124万元和80万元,抵押净值分别为143.71万元、129.6万元和85.69万元[105] - 子公司西安广联抵押土地使用权评估价值1.11亿元及在建工程1.52亿元,获取最高额借款2.5亿元[105]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2021年度共召开6次股东大会[149]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51]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董事会会议13次[151]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52]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监事会会议13次[152]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54]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3.80%[160]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4.04%[160]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4.73%[160]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4.58%[160]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4.11%[160] - 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3.66%[160] - 董事长王增夺期末持股65,890,000股[162] - 董事兼副总经理于刚减持175,400股后持股7,524,600股[162] - 离任董事兼副总经理朱洪敏减持10,000股后持股4,990,000股[162] - 离任董事兼副总经理胡泉减持20,000股后持股3,430,000股[162] - 监事会主席王希江离任并减持股份,减持数量为825,000股,占其持股的75%[163] - 职工代表监事耿绍坤离任并减持股份,减持数量为93,750股,占其持股的75%[163] -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吴铁华离任,持股数量为1,000,000股[163] - 总经理杨怀忠持股数量为305,000股[163]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数量为84,570,000股,报告期内净减持511,650股至84,058,350股[163] - 董事长王增夺于2021年1月23日因个人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164] - 杨怀忠于2021年1月23日被聘任为总经理[164] - 彭福林、齐德胜、胡令金于2021年1月23日被聘任为副总经理[164] - 胡令金于2021年4月14日因个人原因辞去副总经理职务[164]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职工代表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165] - 独立董事杨健在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担任副教授自2014年8月1日起[183] - 独立董事于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担任教授自1994年7月1日起[183] - 独立董事王涌在大庆华科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自2020年5月1日起[183] - 独立董事王涌在哈尔滨理工大学担任副教授自1995年10月1日起[183] - 监事会主席赵韵自2013年1月起担任公司总审计师[174] - 职工代表监事孙兆君自2013年1月起在公司任职现任研发专员[175] - 副总经理彭福林自2019年3月起在公司任职现任副总经理[179] - 副总经理齐德胜自2021年1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180] - 董事会秘书毕恒恬自2014年8月起在公司任职现任董事会秘书[181] - 财务总监郝艳芳自2018年3月起在公司任职现任财务总监[182]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10万元每年含税按月发放[184]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10.21万元[187] - 董事长王增夺获得税前报酬39.3万元[187] - 三位独立董事刘东进鞠红兵吕淑平各获得税前报酬5万元[187] - 董事兼副总经理于刚获得税前报酬23万元[187] - 董事兼副总经理朱洪敏获得税前报酬37万元[187] - 总经理杨怀忠获得税前报酬37万元[187] - 副总经理彭福林获得税前报酬24万元[187] - 副总经理齐德胜获得税前报酬24万元[187] - 2021年董事会共召开13次会议所有董事均全勤出席无缺席[191] - 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审议西安航空产业加工制造基地项目超募资金使用议案[195] - 审计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审议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196] - 薪酬委员会审议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196]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97] 人力资源和员工结构 - 公司2021年员工总数达1200余人[35]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052人,其中生产人员652人(占62.0%),技术人员235人(占22.3%)[199] - 员工教育程度中大专及以下学历890人(占84.6%),本科及以上学历162人(占15.4%)[199] - 母公司在职员工648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570人[199] - 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1,218人,超出在职员工数量[199] - 薪酬政策实行末位淘汰制并设立总经理特别奖[200] - 公司无需要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199] 公司基本信息和主营业务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900[18] - 公司注册地址为哈尔滨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哈南三路3号[